不典型和惡性腦膜瘤的治療 Atypical and malignant (WHO grade 2 and 3) meningioma 腦膜瘤,約占原發(fā)性腦脊髓腫瘤的三分之一多。 大多數腦膜瘤是良性的,定為WHO-1級。 還有多達1/4的此類腫瘤,被劃分為不典型的、WHO-2級腦膜瘤,或惡性的、WHO-3級腦膜瘤。 假如腫瘤內有囊性變,鄰近顱骨骨質增生、和/或骨質破壞,腫瘤延伸至顱底,腫瘤周圍腦水腫,低表觀擴散系數(ADC)值,腦血容量增加,則高級別的腦膜瘤可能性就大些。不典型、或惡性腦膜瘤的確診,需要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來證實,組織標本可在手術切除、或活檢時來獲取。腦膜瘤患者的治療,需要在腫瘤的徹底治療、和避免治療引起的神經損傷之間,取得合適的平衡。患者的特異性因素,如有無癥狀、年齡、共患病、腦膜瘤相對于關鍵腦結構和區(qū)域的位置、以及腦膜瘤的組織病理學特征(WHO分級),都是決定最佳治療的重要因素。如果腦膜瘤位于手術可及的部位,則完全手術切除是優(yōu)選初始治療方法。因為完全切除腫瘤及其附著的硬腦膜,可達到治愈效果。不典型和惡性腦膜瘤,即使肉眼全切除后,復發(fā)的風險仍然是顯著增加的;但輔助放療,可改善局部控制情況。①對于3級的惡性腦膜瘤患者,無論手術切除程度如何,均推薦行放療。②對于接受不完全切除、或活檢的、2級的、不典型腦膜瘤患者,推薦在術后行放療,而非觀察隨訪。③對于接受肉眼下全切除了的、2級不典型腦膜瘤患者,放療的潛在益處與其副作用,和遲發(fā)毒性的風險大致相當??稍黾臃暖煵l(fā)癥風險的因素包括:年齡較大、體能狀態(tài)低下、照射野較大、以及鄰近關鍵結構。④對于放療并發(fā)癥風險較低的患者,建議術后給予輔助放療,而非觀察。如果患者特別擔憂放療毒性,可以選擇不行輔助放療,而行影像學監(jiān)測隨訪。⑤對于放療并發(fā)癥風險較高的患者,建議進行觀察,而非輔助放療。如果患者想要盡可能避免復發(fā)、并且愿意承受治療相關毒性的風險,也可選擇輔助放療。所有不典型和惡性腦膜瘤患者,均需在初始治療后接受積極監(jiān)測,以觀察是否有復發(fā)。對于不典型腦膜瘤患者,會在術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時復查MRI,之后5年期間每6~12個月復查1次,再之后每1~3年復查1次。大多數腦膜瘤復發(fā)位于放療區(qū)域、或其鄰近部位,且大多見于切除術后2~3年內。復發(fā)疾病的治療常采用再次手術和/或放療。全身性治療通常無效。與WHO-1級腦膜瘤相比,不典型和惡性腦膜瘤的局部復發(fā)風險增加,總生存率下降。并且,患者的生存質量會受到腫瘤本身、手術和放療的短期、和長期后果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