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年,宋朝第八位皇帝徽宗繼位。不久后,流放在儋州的蘇軾接到新天子的召喚,啟程回京。 不過這一次他不再像年輕時那么奔波了,他一路慢慢行走,仿佛在等待一個命定的時刻,終于在走到常州時,這位大才子安靜地去世了,享年64歲。 就在去世前兩個月,他為自己的一生寫了一首頗為傷感的短詩:
黃州、惠州、儋州是蘇軾被流放的地方,黃州是今天的湖北黃岡,惠州在廣東,儋州在海南島。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從京師開封到海南島,得大半年。 新黨人士殺不了蘇軾,只能選擇將他流放,天南海北,不得安寧。 林語堂|湖南文藝出版社 蘇軾20歲時就已名揚天下,31歲正式走上仕途,不過他在政治上并沒有太大的野心,他更愿意做一些關(guān)乎百姓民生的具體事務(wù)。但因為反對變法遭遇“烏臺詩案”,后半生幾乎都在流放中度過。 好在這位才子性格灑脫,待人接物“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正因如此,他的朋友遍布天下,即使在流放之地,也活得逍遙自在。 無論是少年意氣,臨朝做官,還是被迫流放,蘇軾始終都進退自如,寵辱不驚,像清風(fēng)一樣度過了一生,這就是東坡居士的魅力。 名動天下 蘇軾是四川眉州人,家庭環(huán)境相當不錯,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也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他一生有三任明媒正娶的妻子,育有四子,最小的兒子早夭,所以很多人以為他有三個孩子。 他的一生,妻賢子孝,兄弟和睦,幸福的家庭是他精神自由的避風(fēng)港。 20歲時,蘇軾和父親、弟弟三人進京趕考,全部高中。主考官是當時的文壇領(lǐng)袖歐陽修,看了蘇軾的文章后,夸贊道:“蘇軾文章獨步天下,三十年后沒人再談?wù)撐?,但還會談?wù)撎K軾。” 如此,蘇軾名動天下。 仁宗皇帝對他也非常認可,說:“我給我的后代選了一個宰相?!?/p> 但蘇軾一開始的官職是“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判官”,級別不高,以京官的身份派他到陜西鳳翔給當?shù)亻L官當助理,相當于到地方歷練,蘇軾便帶著老婆王弗到陜西上任。 王弗是個賢內(nèi)助,鳳翔的公務(wù)也不繁忙,這段時間他游歷陜西周邊,結(jié)交了不少好朋友,其中一個就是章惇。兩人年紀相仿,惺惺相惜。 一天,兩人相約去爬山,走到一個陡峭懸崖邊上,章惇提議跳到對面去,在崖壁上提詞。蘇軾說我不去,太危險了。于是章惇自己抓著藤條蕩到對面提了個“蘇軾章惇游此”。 蘇軾見狀說,你終有一天會殺人的。 章惇問何出此言,蘇軾講,“你連自己的性命都不在乎,還能在乎別人的嗎?” 這時候他一定沒想到,自己竟然一語成真,章惇日后成了自己日后最大的克星。 鳳翔三年任期滿后,蘇軾回到京城述職。這時蘇軾人生中的第一次打擊來了,回京當年,妻子王弗去世。 他們的感情非常好,著名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便是寫來紀念她的。守喪兩年期滿后,蘇軾續(xù)弦,娶了第二任妻子王閏之,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同樣賢惠。 這一年蘇軾31歲,是蘇軾一生的分水嶺,在這之前,他的人生過得還算順利,在這之后則是“流放”,從此不僅沒有再回過家鄉(xiāng),也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穩(wěn)定住過三年以上,他永遠在路上。 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 朝堂之上,風(fēng)云變幻。仁宗皇帝駕崩,新登基的皇帝是神宗,王安石出任宰相,開始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蘇軾的許多朝中師友,如司馬光、歐陽修、范仲淹……皆為仁宗皇帝留下來的老臣,也都反對變法,全部被調(diào)離京城。 朝中分成兩派,一派是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主張變法。另一派是以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派。 輪到蘇軾了。王安石問,“你看法如何”。蘇軾回,“我不清楚”。 蘇軾被調(diào)任杭州太守,接著又被調(diào)到密州、徐州、湖州,一去便是九年。 變法的本意是好的,但由于違反經(jīng)濟規(guī)律,朝廷的錢不能賠,各項政策在執(zhí)行時被搞成了攤派。年成好的時候,拼命讓百姓貸款,可年成好時百姓并不需要錢,等于強迫百姓給朝廷交利息。 到了年成不好時,又不貸給百姓,怕還不起。結(jié)果怨聲載道,皇帝動搖,王安石罷相退休。 蘇軾為官不喜口號,主張做一些改善民生的工作,比如興修水利、抗旱防洪、放糧救災(zāi)、開官辦的醫(yī)院等等。加上蘇軾是大才子,又沒有官架子,在就任的每個地方都很受百姓歡迎。 蘇軾也喜歡搞工程建筑,所以修樓臺、筑堤壩的活兒他沒少干,著名的杭州西湖經(jīng)他治理和設(shè)計作為知名地標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還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名句。 在杭州做官的這段時間里,妻子王閏之買了一個聰明伶俐的丫鬟叫王朝云,這個丫鬟后來成為蘇軾的第三任妻子。 接到調(diào)湖州任命時,蘇軾照例給朝廷寫了一封奏疏感謝。結(jié)果沒想到惹出個大麻煩,便是有名的“烏臺詩案”。 蘇軾在奏疏里寫了一句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意思是我趕不上新形勢,比不了新人。本意自謙,結(jié)果被新黨人士指為諷刺皇帝,于是將蘇軾投入大牢待殺。 退休在家的王安石得知此事,出面力阻,蘇軾這才被放了出來。 王安石是正人君子,他退休后,變法實驗基本算是宣告結(jié)束。但情況壞在他提拔起來的這批“新進”,變法之爭自從王安石退休后,變成了赤裸裸的黨爭。 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這一次,蘇軾被貶黃州。 死里逃生,蘇軾在精神上也更向往自由,在這段時期,他寫下了著名的《赤壁賦》和《定風(fēng)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被貶黃州,俸祿微薄,吃飯都成問題。好在當?shù)亻L官對蘇軾不錯,劃了十來畝坡地給他。他把這片地取名“東坡”,自詡“東坡居士”。 此時蘇軾年近五十,預(yù)備就此終老,但世間的事誰也說不好。 神宗皇帝駕崩,九歲的哲宗繼位,由他的祖母高太后臨朝聽政。 高太后將司馬光、蘇軾這批老官員全部重新啟用,新黨勢力被打壓下去了。 蘇軾奉命還朝,一年之內(nèi)連升幾級,直到翰林學(xué)士,等于進了宰相預(yù)備班。 這時候,蘇軾的名氣和官職都到達了巔峰,一眾因黨爭失敗被降職的人都把蘇軾看作眼中釘,這里面就包括他的老朋友章惇。 蘇軾厭煩派系之爭,不想再參與,于是又自請調(diào)任地方官。不過那些想除掉他的人,并不會就這么算了,他們在等待機會。 三年后,蘇軾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去世,同一年高太后也去世了,已經(jīng)十八歲的哲宗親政。蘇軾的老朋友章惇抓住機會卷土重來,出任宰相,這一次,他決定把老官員一網(wǎng)打盡。 對蘇軾而言,隨之而來的便是一段更加艱苦的流放歲月,先后被流放到惠州和儋州。 遠在天邊,路途危險,此時的蘇軾已經(jīng)快六十歲,身體也不如以前。不過這個大才子經(jīng)歷了起起落落,在精神上已經(jīng)不可能被打敗了。 流放生活雖然艱苦,但并不寂寞,他自己動手搭建茅屋,朋友不斷從天南海北趕來看望他,還有賢惠聰明的妻子朝云陪在身邊。 不能做官,那就繼續(xù)研究美食吧,東坡肉、桂花酒、青菜羹、油酥餅……還有什么不能琢磨出來呢? 他寫了很多跟吃有關(guān)的詩,可愛至極:“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西崦人家應(yīng)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薄ⅰ笆旨t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不過,這段流放歲月時間并不算長。年輕的哲宗皇帝命短,二十四歲就死了。徽宗繼位后大赦天下,蘇軾接到新天子的召喚,啟程回京。 這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悲天憫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散文家,新派的畫家,偉大的書法家,釀酒的實驗者,工程師,假道學(xué)的反對派,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月下漫步的詩人…… 一路慢慢行走,最終在常州迎來了自己命定的時刻。 這一生,蘇軾看破了君王之道,識清了權(quán)力之途,明白人生逆境又是如何沒完沒了。 他知道,得意失意,都是一時,他坦然地接受窮困、接受親骨肉離散,以及接受死亡。 林語堂評價他:“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而林語堂寫《蘇東坡傳》,是兩代文人的隔空對話,也是文人之間獨有的惺惺相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