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說:“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陽虛的人都愛出汗嗎? #非常病例# 容易出汗,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因為引起汗癥的原因是比較多的,癥狀表現(xiàn)也比較復雜。 就中醫(yī)病因來說,大體有以下4個方面的因素所在: ① 由于陰陽失調而營衛(wèi)不和,所導致的出汗; ② 由于脾氣虛弱而不得收澀,所導致的出汗; ③ 由于肺氣虛弱而不得固攝,所導致的出汗; ④ 由于陰虛火旺而營陰失守,所導致的出汗。 總而言之,就是原因太多,也是變化無常。 接下來,就來說說,腎陽不足是怎么引起多汗的? 在《黃帝內經 · 素問》中有記載:“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 大意是說,陽氣,可以起到衛(wèi)外、防御的作用。形象地來說,就是體表有一層衛(wèi)氣。衛(wèi)氣屬陽,而腎陽、腎氣,又是一身之氣的根源所在。 所以說,衛(wèi)氣,是宣發(fā)于上焦,生成于中焦,但是根源卻在下焦。若是腎陽不足,陽衛(wèi)之氣就會虛弱。于是,肌表就會失于固攝,那么汗水就容易流出來。 一旦到了晚上,肌表衛(wèi)氣入于陰分。固攝就會更加地不足,于是就盜汗頻發(fā)。這就是腎陽不足而引發(fā)多汗的道理。 就比如說,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驚嚇,常常會“冷汗直流”。因為在受到驚嚇的這一瞬間,腎陽為之受傷,陽衛(wèi)之氣一時間固攝不足,于是冷汗就直接流了出來。 其實,由于陽虛所致的愛出汗的問題,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 “少陰病反自汗,脈沉細,宜四逆湯,補其腎也”。 此外,在《景岳全書》中還提到了“陰汗”的概念。也就是說,因為陽氣虛弱而導致的多汗。 腎陽不足的人,愛出汗有哪些特點? 其實,也很明了。就是汗水摸上去,不熱,甚至是冷的,體表溫度有時正常,有時偏涼。出汗之后,可能會有心悸、乏力的感覺。平時,背部和四肢,尤其是足部,發(fā)涼怕冷。小便也比較頻多,而且尿色清,夜尿比較多,腰膝酸軟、舌質淡、舌體胖潤等。 陽氣不足要如何充養(yǎng)? 體內陽氣的充盈與否以及日常的補充,就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維系; 一是:依靠先天的腎中精氣; 就比如說,在平日里,可以用高粱米和羊肉煮粥。而它所針對的,就是腎陽不足所致的多汗。這個多汗,既包括白天自汗,也包括晚上睡覺而盜汗。 二是:依靠后天之本的運化水谷精微的補充。 就比如說,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在《我說參同契》中記載了一個補陽方。原方為: 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 發(fā)中桂圓肉,“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痹谶@里,主要用作補益心脾。 花椒則可以溫中,逐骨節(jié)皮膚死肌,寒濕痹痛。李時珍說,能通三焦,補右腎命門。 艾絨則可以“暖血溫經,行氣開郁之藥也。開關竅,醒一切沉涸伏匿內閉諸疾”。 而我們的神闕穴位于肚臍之上,可以通調周身之經氣,加速藥物的吸收。 加味以后,方中加入了養(yǎng)血安神的酸棗仁,以及滋補肝腎,益精養(yǎng)血的枸杞。方中,大多都是比較容易收集的材料,建議大家可嘗試制作。 用法也很是簡單,只需要在睡覺前貼于肚臍處,天亮時取下即可。若是實在不想自己動手制作,也可以直接使用成品。 |
|
來自: 新用戶2851794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