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陰不足型臨床表現(xiàn)為胃痛隱隱,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干,消瘦乏力,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治法:養(yǎng)陰益胃。處方:益胃湯、麥門冬湯、橘皮竹茹湯(三方)、芍藥甘草湯、沙參麥冬湯、百合烏藥散。 益胃湯 【方源】 清·吳瑭《溫病條辨》。 【組成】 沙參9g,麥門冬15g,冰糖3g,細生地15g,玉竹4.5g。水煎服早晚各一。 【功效】 養(yǎng)陰益胃。 【驗案】 薛某,女,60歲,干部家庭,患者胃脘痛2年多,醫(yī)院診斷為萎縮性胃炎。癥見口干舌燥,渴不思飲,肌不欲食,脘痛腹脹,心煩低熱,大便干燥,四五日一行,舌紅少津,有裂紋,中部有1cm2大的剝脫紅斑,脈細弱。既往史有老年性陰道炎,慢性膀胱炎?;颊吣赀^六旬,正氣虛弱,久病傷陰,津液不足,胃陰隨之虧虛,漸發(fā)脘痛。治應(yīng)益氣養(yǎng)陰,和胃止痛。擬方:玉竹12g,北沙參10g,麥門冬10g,生地10g,炒白芍10g,川楝子10g,生黃芪20g,太子參10g,雞內(nèi)金10g,火麻仁12g,粳米15g,甘草3g,6劑,每日一劑,水煎食后服。因病人不同意,故只針三陰交、足三里,3次。 二診:脘痛有減,大便通暢,咽干口渴仍在,脈舌同前,再服八劑。胃痛基本消失,咽干口渴大減,舌中部光剝消失,裂紋仍在,但較潤澤。上方制成丸劑服2個月。3個月后諸癥消失,再未復(fù)發(fā)。 【按語】 益胃湯本為吳瑭用于治療“陽明溫病下后汗出,胃陰受傷”之證。此案例胃痛為胃之氣陰兩傷所致。所以投以益胃湯養(yǎng)陰和胃,方中沙參、麥門冬、生地、玉竹養(yǎng)陰清熱生津,再加黃芪、太子參以補氣,芍藥、甘草緩急止痛,雞內(nèi)金、粳米健脾和胃,火麻仁潤腸通便,川楝子行氣除煩。藥證合拍。 麥門冬湯 【方源】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組成】 麥門冬42g,半夏6g,人參9g,甘草6g,粳米3g,大棗3枚。水煎服。 【功效】 清養(yǎng)肺胃,降逆下氣。 【驗案】 康某,女,42歲,2004年6月12日。胃脘灼痛、反酸反復(fù)發(fā)作2年余,加重2個月。2年前漸次出現(xiàn)胃脘痞悶、呃逆、反酸、灼烤感,時輕時重,伴乏力,口干口苦,不思飲食,大便干結(jié),五心煩熱,體力日見衰退,心情不暢,夜臥不寐,心悸胸悶。曾經(jīng)心電圖、超聲、鋇餐檢查示:心臟供血不足,肝膽脾未見異常,胃蠕動欠佳。近兩月來,癥狀加重,胃鏡檢查示淺表性胃炎。舌質(zhì)紅,苔花剝、有苔處黃干,脈細數(shù)。診為陰虛胃痞。藥用:太子參、沙參、炒棗仁、丹參、海螵蛸各15g,麥門冬、龍骨、牡蠣各30g,玉竹、花粉、知母、雞內(nèi)金、生麥芽、佛手各12g,柴胡、陳皮、清半夏、烏梅、木瓜各6g,白芍18g,枳實、生甘草各9g。每日1劑,水煎服。5劑后即感癥狀緩解,灼痛、反酸基本消除,夜可睡4小時左右,食欲已開,口干口苦減輕。繼服10余劑,精神大振,五心煩熱好轉(zhuǎn),晨起稍有口苦,夜可睡6~8小時,基本可正常飲食,右脅部稍有不適,偶有胸悶,舌質(zhì)轉(zhuǎn)淡紅、苔薄白稍干,脈細緩。上藥加川芎10g,香附12g。繼服半月余,諸癥向愈。 《孟繁華治療陰虛型胃病經(jīng)驗舉隅》[趙建民.山西中醫(yī),2008,24(2):13]。 【按語】此為孟繁華醫(yī)案。此類陰虛型胃病患者多病程久遠。孟老治善以主方加味,顧乎兼夾諸癥。陰虛諸癥必須注意不可大隊清涼滋潤,以免滋膩不化,傷及陽氣??膳湫袣庀持?,助其功用,復(fù)其納降之職。然陰傷后恢復(fù)較慢,需要告知患者,堅持服藥,方能取得預(yù)期效果。諸多醫(yī)家臨床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本方臨床運用中辨證準確而效果不明顯的原因大多為方藥用量上,麥門冬與甘草之比為7:1,調(diào)整藥量之后收效明顯,足見中醫(yī)在臨床運用之精微。 橘皮竹茹湯 【方源】 宋·嚴用和《濟生方》。 【組成】 赤茯苓10g,橘皮10g,枇杷葉10g,麥門冬10g,竹茹10g,半夏10g,人參10g,炙甘草10g,生姜6g。水煎服早晚各一。 【功效】 和胃清熱,降逆止嘔 【驗案】 金,男,38歲,5月,上海。熱郁中焦,胃失和降,食入即吐,口干而苦,齒齦腫痛,心煩寐少,大便不暢,小溲短赤。脈象弦數(shù),舌苔黃燥。治擬瀉火降逆。姜汁炒川連八分,炒黃芩二錢,制大黃錢半,黑梔三錢,姜汁炒竹茹二錢,鹽水炒橘皮錢半,淡吳萸四分,姜半夏二錢,炒枇杷葉三錢,生姜二片,原干扁斛四錢劈、先煎。二診:前方服后,嘔逆已止,大便暢通,口干咽燥不若前甚。仍守原方出入。姜汁炒川黃連八分,黃芩錢半,姜汁炒竹茹三錢,茯苓四錢,原干扁斛四錢劈、先煎,黑梔二錢,姜半夏二錢半,淡吳茱萸五分,鹽水炒橘皮錢半,生姜二片,麥門冬三錢。 【按語】 此為葉熙青醫(yī)案,為胃火上沖,肝膽之火助之所致嘔逆。治當和胃降逆,清熱止嘔,方用《濟生》橘皮竹茹湯加減,橘皮、竹茹清熱止嘔,半夏、枇杷葉降逆止嘔,生姜為止嘔圣藥,再加黃芩、大黃、梔子、左金以助清熱降逆止嘔,因熱邪傷陰,用石斛以滋陰。 橘皮竹茹湯 【方源】 清·程國彭《醫(yī)學(xué)心悟》。 【組成】 橘皮6g,竹茹6g,半夏3g,人參3g,甘草3g。 【功效】 益氣清熱,降逆止嘔 【驗案】 陳某,男,37歲。食后嘔吐,胸骨后痛,反復(fù)發(fā)作三年余,每因情志不遂或飲食不節(jié)而發(fā),反酸,吞咽困難,口干欲飲,大便干結(jié),舌暗紅,苔黃稍膩,脈弦滑。證屬胃熱內(nèi)盛,胃失和降,當以清熱通降,理氣和胃。藥用黃連、酒川軍各3克,黃芩、山梔、橘皮、枳殼、半夏各10克,竹茹6克,瓜蔞15克,蘆根20克,吳茱萸1.5克,服4劑,嘔吐反酸明顯減輕。續(xù)前法治療,嘔吐反酸消失,飲食增多。 【按語】 此案例為胃火內(nèi)盛,肝火乘之所致嘔吐,法當清熱降逆止嘔。用程氏橘皮竹茹湯加減,方中橘皮、竹茹清熱止嘔,半夏降逆止嘔,再加黃芩、梔子以助清熱,左金清肝止嘔,枳殼、瓜蔞行氣寬胸止嘔,酒川軍逐瘀通便泄熱,蘆根清熱生津、止嘔除煩。 芍藥甘草湯 【方源】 漢·張仲景《傷寒論》。 【組成】 芍藥12g,炙甘草12g。水煎兩次溫服。 【功效】 柔肝和脾,滋陰養(yǎng)血,緩急止痛。 【驗案】 朱某,男,17歲。胃脘陣發(fā)性疼痛,近日加重,夜間尤甚,呈抽掣樣發(fā)作,喜按,飲食無礙,二便正常。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脈弦略數(shù)。診為急性胃痙攣。處方:白芍15g,甘草9g,3劑。第1劑頭煎服后痛減,3小時后煎渣再服,癥狀消失。僅服2劑,痛止而未復(fù)發(fā)。 《關(guān)于加強小方研究應(yīng)用的12個問題》[劉持年,姜靜嫻.山東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79,(3):20]。 【按語】 此為劉持年醫(yī)案。胃痛喜按,乃虛也;痛而抽掣,拘急也;以舌、脈之象,責之于肝也。故柔肝緩急,是為正治,當用芍藥甘草湯。本方用藥量少力專,苦甘酸相合,平肝養(yǎng)血,緩急解痙,醫(yī)家治療胃脘痛中經(jīng)常使用,辨證抓住肝脾不和,陰虛血少而致的胃脘拘急作痛時收效良好。 沙參麥冬湯 【方源】 清·吳瑭《溫病條辨》。 【組成】 沙參9g,玉竹6g,生甘草3g,冬桑葉4.5g,麥門冬9g,生扁豆4.5g,天花粉4.5g。水煎服,早晚各一。 【功效】 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 【驗案】 李某,男,44歲,教師,2007年12月12日初診。胃脘疼痛10余年。自訴十余年前因勞累過度而致胃脘部疼痛,自服香砂六君丸等藥物治療,癥狀反反復(fù)復(fù),每于秋冬換季之時癥狀加重??淘\:患者面部潮紅,雙唇發(fā)干,胃脘隱痛,胃脹,情志不暢則胃脘部灼烤感,后背緊張不適,咽干、咽堵,咽中有痰、質(zhì)黏,不易咯出。納可,寐安,二便調(diào),舌紅少津,多裂紋,尖點刺,邊有小瘀斑,脈沉細略數(shù)。辨證為胃陰虧虛,胃失濡養(yǎng)。以滋陰益胃、和中止痛為治法,方選沙參麥門冬湯加味治療,具體方藥如下:沙參15g,麥門冬20g,玉竹6g,白扁豆15g,桑葉6g,天花粉15g,炙甘草6g,百合30g,烏藥10g,丹參20g,荷葉10g,郁金10g,大貝20g,茯苓10g,砂仁10g。 二診:服藥7劑,癥狀略緩,因路遠不能及時就診,又自購7劑續(xù)服,其痛雖未消失,但逐步減輕,在原方基礎(chǔ)上加減治療半年余而癥狀悉除,囑其可于每年換季之時服中藥調(diào)治,以收未病先防之效。隨訪至今未再復(fù)發(fā)。 【按語】 此為袁紅霞教授驗案。沙參麥冬湯原為吳瑭治療“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所擬。本例患者為教師,平素工作操勞,暗耗營血,累及胃腑,胃陰不足,失卻濡養(yǎng)則胃脘隱痛;陰虛生熱,則面部潮紅;火灼津液,煉液成痰,則痰少而黏,不易咯出;陰血不足,則血運不暢,瘀血、黏痰阻滯氣機,則氣行不暢,故可見咽堵;陰血不足上及咽喉口部則咽干唇干;胃本不足,肝氣一有怫郁則橫逆犯胃,故情志不暢則胃脘部灼烤不適;舌紅少津多裂紋,脈沉細略數(shù),均為陰虛之象。故處方以沙參麥門冬湯滋養(yǎng)胃陰;百合、烏藥養(yǎng)陰行氣止痛;以啟膈散潤燥降氣、開郁散結(jié)、化痰活血;諸藥合用,滋陰益胃、理氣止痛、活血化痰,標本兼顧,虛實并調(diào),而諸癥悉除。袁紅霞教授調(diào)理脾胃不忘緊緊抓住其生理功能的特性。胃為陽明燥土,喜潤而惡燥,要恢復(fù)胃之通降的功能,則需要補其虛損之陰,故凡肺胃氣津兩傷、胃失和降之證,如喘咳短氣、嘔吐、呃逆、嘈雜、舌紅少苔、脈虛而數(shù)等皆以津氣雙補法,宜用沙參麥門冬湯治療。 沙參麥冬湯 【方源】 清·吳瑭《溫病條辨》。 【組成】 沙參9g,玉竹6g,生甘草3g,冬桑葉4.5g,麥門冬9g,生扁豆4.5g,天花粉4.5g。水煎服,早晚各一。 【功效】 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 【驗案】 李某,男,44歲,教師,2007年12月12日初診。胃脘疼痛10余年。自訴十余年前因勞累過度而致胃脘部疼痛,自服香砂六君丸等藥物治療,癥狀反反復(fù)復(fù),每于秋冬換季之時癥狀加重??淘\:患者面部潮紅,雙唇發(fā)干,胃脘隱痛,胃脹,情志不暢則胃脘部灼烤感,后背緊張不適,咽干、咽堵,咽中有痰、質(zhì)黏,不易咯出。納可,寐安,二便調(diào),舌紅少津,多裂紋,尖點刺,邊有小瘀斑,脈沉細略數(shù)。辨證為胃陰虧虛,胃失濡養(yǎng)。以滋陰益胃、和中止痛為治法,方選沙參麥門冬湯加味治療,具體方藥如下:沙參15g,麥門冬20g,玉竹6g,白扁豆15g,桑葉6g,天花粉15g,炙甘草6g,百合30g,烏藥10g,丹參20g,荷葉10g,郁金10g,大貝20g,茯苓10g,砂仁10g。 二診:服藥7劑,癥狀略緩,因路遠不能及時就診,又自購7劑續(xù)服,其痛雖未消失,但逐步減輕,在原方基礎(chǔ)上加減治療半年余而癥狀悉除,囑其可于每年換季之時服中藥調(diào)治,以收未病先防之效。隨訪至今未再復(fù)發(fā)。 【按語】 此為袁紅霞教授驗案。沙參麥冬湯原為吳瑭治療“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所擬。本例患者為教師,平素工作操勞,暗耗營血,累及胃腑,胃陰不足,失卻濡養(yǎng)則胃脘隱痛;陰虛生熱,則面部潮紅;火灼津液,煉液成痰,則痰少而黏,不易咯出;陰血不足,則血運不暢,瘀血、黏痰阻滯氣機,則氣行不暢,故可見咽堵;陰血不足上及咽喉口部則咽干唇干;胃本不足,肝氣一有怫郁則橫逆犯胃,故情志不暢則胃脘部灼烤不適;舌紅少津多裂紋,脈沉細略數(shù),均為陰虛之象。故處方以沙參麥門冬湯滋養(yǎng)胃陰;百合、烏藥養(yǎng)陰行氣止痛;以啟膈散潤燥降氣、開郁散結(jié)、化痰活血;諸藥合用,滋陰益胃、理氣止痛、活血化痰,標本兼顧,虛實并調(diào),而諸癥悉除。袁紅霞教授調(diào)理脾胃不忘緊緊抓住其生理功能的特性。胃為陽明燥土,喜潤而惡燥,要恢復(fù)胃之通降的功能,則需要補其虛損之陰,故凡肺胃氣津兩傷、胃失和降之證,如喘咳短氣、嘔吐、呃逆、嘈雜、舌紅少苔、脈虛而數(shù)等皆以津氣雙補法,宜用沙參麥門冬湯治療。 百合烏藥湯 【方源】 清·陳修園《時方歌括》。 【組成】 百合30g,烏藥9g。水煎服,早晚各一。 【功效】 滋陰潤燥,行氣止痛。 【驗案】 張某,女,53歲,干部。1993年12月4日初診。 主癥:胃脘疼痛10年,曾在山東某醫(yī)院多次做上消化道鋇餐透視及胃鏡檢查,報告為“萎縮性胃炎”。 刻下,胃脘脹痛,食后痛重,噯氣,不反酸,納食可,口微渴,不欲飲,大便干,小便時熱,舌質(zhì)略紅,苔薄白,脈弦細。 辨證:胃有濕熱,氣失和降。 治法:清熱燥濕,理氣和胃。 方藥:香砂陳平湯合三合湯加減。 蒼術(shù)10g,厚樸15g,陳皮10g,半夏12g,云茯苓10g,香附12g,木香10g,砂仁10g,大腹皮10g,黃連6g,黃芩6g,焦梔子6g,高良姜9g,生百合30g,烏藥10g,丹參30g,檀香10g,炒元胡15g,川楝子15g,甘草6g,水煎服。 12月8日二診:服藥4劑,胃脘脹減,二便調(diào),仍噯氣,舌質(zhì)略紅,苔薄白,脈弦細,上方加旋覆花(包煎)12g,刀豆子12g,水煎服。 12月11日三診:胃脘痛減,腹脹減,噯氣少,大便稀,日2次,舌質(zhì)略紅,苔薄白,脈弦細。上方加山藥30g,扁豆30g,水煎服。 12月15日四診:服藥4劑,胃脘痛輕而未徹,腹脹大輕,大便轉(zhuǎn)調(diào),仍噯氣,舌質(zhì)略紅,苔薄白,脈弦細。再以健脾益氣,和中降逆為法,方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黨參24g,蒼、白術(shù)各12g,云茯苓15g,半夏12g,陳皮10g,木香10g,砂仁10g,香附12g,高良姜10g,黃連9g,焦梔6g,生百合30g,烏藥10g,丹參30g,檀香10g,炒元胡20g,川楝子20g,山藥30g,扁豆30g,甘草6g,水煎服。12月25日五診:服藥10劑,胃脘疼痛基本消失,腹脹除,大便調(diào),納食可,時噯氣,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弦細。上方繼服10劑,囑其常服香砂六君子丸以鞏固療效。 【按語】 此案例為中有濕熱,胃失和降。治當清熱燥濕,理氣和胃。方中香砂陳平湯行氣化濕,健脾和胃。百合湯、金鈴子散、丹參飲稱為三合湯,陳修園稱:“以上三方,皆治心胃諸痛,服熱藥而不效,宜之?!逼渲邪俸蠝邪俸献剃幦釢?,《本經(jīng)》謂其“主邪氣腹脹心痛”且防燥濕理氣之品溫燥耗陰,烏藥行氣止痛,兩藥相合潤燥相濟,金鈴子散、丹參飲行氣活血止痛,因濕郁化熱,再加黃連、梔子以清郁熱。藥證合拍,悉癥畢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