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部頒發(fā)的《歷史課程標準》明確強調:在歷史教學中要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yǎng)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就為新課程背景下更新教師教育理念、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和歷史高效課堂指明了方向。這里的“高效”,筆者認為既指學生學習成績是否優(yōu)秀,又指課堂教學是否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健全發(fā)展。那么怎樣才能使歷史課堂高效呢?關鍵在于兩點:一是老師,二是學生。教師要轉變觀念不做課堂的主持人,而做課堂的導演,每一個學生都是演員,讓他們參與進來,把課堂真正打造成為鍛煉學生人格和智慧的場所,成為充滿活力的“運動場”。 一、深化背景,構建體系 歷史課堂的活力,不是強調學生一味地參與,基本的學習技能和方法依然需要。學習任何學科都要掌握系統(tǒng)知識,這是提高能力的基礎,如沒有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何談運用知識解答問題呢?新課程下的歷史教材知識點較多,有學生說:這里也要記,那里也要記,最后自己的記憶支離破碎。這當然是學習的大障礙,所以教給他們掌握知識的方法尤為重要。 1.深化背景,自然串線。新課程時空跨度大,使學生對于背景容易錯亂,所以要求學生學會深化背景,明了不同時代的特點,使知識自然連貫起來。另外,為了激發(fā)探究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某種心理體驗,學會自覺地對人物和事件時代背景進行把握,自我入戲,做真正的歷史的主宰者,親身去體會時代特點、時代要求,這也是在解題中運用得最多的方法。 2.有綱有目,構建體系。準確了解教材章節(jié),以及每一章節(jié)在知識體系中的位置,理清歷史的脈絡。比如在學習必修一第十六課《抗日戰(zhàn)爭》時,以日本的侵略作為引線,掌握基本知識的突破口就在背景。日本侵略分為兩個階段:局部侵華和全面侵華;全面侵華時期侵華政策也是兩個階段:從速亡中國、向正面戰(zhàn)場的大規(guī)模進攻到對國民黨基本停止大面積進攻、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主要打擊敵后戰(zhàn)場;這些變化過程明顯受到國際反法西斯形勢發(fā)展的影響;而國共兩黨的合作抗日由于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的并存,認為合作不可能一帆風順。在掌握了本節(jié)基本框架背景的前提下,以“和而不同”來構建知識體系便顯得更加容易、更加自然、更加鮮活。如下: “合”:合作。 (1)原因:民族矛盾繼續(xù)激化 A.七七事變:中共熱烈,蔣仍然猶豫。 B.八一三事變:蔣決心抗戰(zhàn),合作得以實現(xiàn)。 (2)過程 A.初步形成:民族矛盾的變化——救亡運動的發(fā)展——西安事變。 B.正式建立:a.軍隊合:共產黨放棄軍隊獨立編制。 不同:獨立指揮。 b.政府合:共產黨放棄國號(回顧紅色政府)。 不同:兩個不同性質政權的相互獨立。 “不同”:兩種相互配合又各自獨立的抗戰(zhàn)。 (1)國民黨(前期積極):A.片面抗戰(zhàn)路線。 B.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C.指導思想:速勝、速亡論。 (2)共產黨(洛川會議):A.全面抗戰(zhàn)。 B.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C.指導思想:持久戰(zhàn)(國情分析法與國際互動分析法)。 二、問題誘導,激活課堂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迸d趣是思維的動因,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導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帶著問題探究,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新課程的歷史課堂,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將問題作為知識建構的載體,以整體設計的一系列問題將整個教學過程有機串聯(lián),以教師的問題誘發(fā)學生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力,誘發(fā)學生的深層次思考,在質疑和解疑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首先,教師的語言必須生動。教師的語言是師生傳達情感的中樞,教師要巧妙地使用語言,或幽默,或嚴肅,或輕松……都在傳達一種情境,一種溝通。其次,問題的設置必須抓住學生的思維,必須是有價值的問題,就像一個優(yōu)秀的主持人,是把觀眾不自覺地帶進狀態(tài)。一個個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然就成了這節(jié)課的主線。再次,適時的選擇材料,讓學生自己找問題,互問互答,鼓勵他們大膽質疑,自主探索,激發(fā)年輕人的探索精神,也就是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高三教學中講解德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分裂與統(tǒng)一專題時,我們可以通過問題設計,放手讓學生去分析各歷史現(xiàn)象間的關系,準確把握專題知識結構。 1.近代史上德意志的分裂造成什么嚴重后果?這一后果說明19世紀中期德意志歷史的中心課題是什么? 2.德意志統(tǒng)一的道路將如何繼續(xù)?誰將承擔起這個歷史的重任? 3.和平是當今世界發(fā)展的主題,而俾斯麥以鐵血政策、戰(zhàn)爭方式完成德意志的統(tǒng)一,我們又該如何看待? 4.20世紀中期德國的再次分裂是如何發(fā)生的?此次分裂持續(xù)了多少年?又是如何解決的? 5.回顧近現(xiàn)代歷史還有哪個國家也曾面臨嚴重的國家分裂,它又是如何解決國家分裂問題的? 6.當今中國也存在分裂與統(tǒng)一的現(xiàn)實課題,結合德國近現(xiàn)代歷史,我們該如何看待國家分裂與統(tǒng)一的問題? 這些富有“懸念”的一連串問題,一方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對歷史課的期待,另一方面起到承上啟下、理順教學結構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懸念”的制造使課堂教學的內容開放、時空開放,引起學生認知思維的強烈沖突,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 三、學會遷移,感悟歷史 阿爾文·托夫勒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教會遷移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有助于知識向能力的轉化,而且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歷史教學中的遷移應結合歷史學科知識體系的特點、歷史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的關系、歷史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來進行。教師通過運用課本知識的擴充、不同學科相關知識溝聯(lián)、與現(xiàn)實社會的聯(lián)系等知識的遷移教學,既能充實課堂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又能多維地發(fā)揮歷史魅力。 歷史的各個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縱橫聯(lián)系互為因果的。正因如此,歷史的發(fā)展有縱橫兩大坐標:“縱向比較主要從時間角度,對同一民族、不同區(qū)域、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不同發(fā)展層次的歷史現(xiàn)象進行比較?!薄皺M向比較主要從空間角度,對不同民族、同一區(qū)域、不同國家的歷史現(xiàn)象進行比較。”學習歷史必須瞻前顧后、順推逆溯。比如在學習必修一第六單元《現(xiàn)代中國民主政治》時,我引導學生追溯古代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回顧近代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為反封建、求民主而進行的斗爭與探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現(xiàn)代中國民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學生就從整體上把握了我國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制的過程。這是縱向聯(lián)系;在分析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時,點撥學生回憶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在對中外典型政治體例的對比分析中彰顯中國社會主義的民主特色。這是橫向比較??v橫聯(lián)系,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有效遷移,既可“溫故而知新”,又有利于新問題的理解與解決。 還有一種遷移,我認為應綜合運用知識,不拘泥于歷史。歷史學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綜合性,無所不包,無所不及,俗話說,文史不分家,歷史的很多知識和語文聯(lián)系緊密,尤其是古代史部分,廣泛的古詩、文言文等材料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去看文學,從文學的角度去看歷史。比如講到中國古代的商業(yè),聯(lián)系《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市”的特點;講到南北朝佛教盛行,運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例子能讓學生體會到一種“一舉兩得”的快感,也就提高興趣。學生綜合知識的積累和在歷史學習中的運用,都將大大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和遷移能力,使他們在歷史學習中體驗到更多的快樂。 四、師生互動,精神升華 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如果沒有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往,教育的實質就缺乏了,就會影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隨著新課程改革和小班化教學模式的不斷推進和發(fā)展,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產生效能的關鍵。 “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尊”不是怕,是“敬”,是“愛”,是新時代課堂上下師生關系的一種和諧。新課程要求教師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處理好教與學的關鍵。老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把重心下移,師生互動,不恥下問,教學相長。學生渴望平等,渴望認可,尤其是來自于老師的。做到“良師”兼“益友”,學生才能擺脫約束,大膽溝通,大膽質疑,大膽創(chuàng)新。 年輕老師總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更受學生喜愛。他們雖然經驗少,但他們的課堂往往更充滿激情和活力。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他們的觀念不容易受舊思想約束,放得更開。課堂對他們來說就是新的,不斷追求和不斷探索的精神更足。其次就是他們的師生關系更加融洽自然,平等民主。在輕松和諧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學效果自然更好。所以教師無論教齡長短,保持一種年輕的心態(tài),真心地去融入學生,了解他們的想法,感受他們的思想,多給自己和學生交流的機會,對于老師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平等不代表不尊重,當老師真正放下了大架子,真正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老師得到的“尊”來自于學生心底,而學生得到的卻是這個和諧氛圍帶給他們的知識和能力。 最后,學史明智,得到精神的升華,才是最大的收獲和快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誘導,溝通學史的感悟,聯(lián)系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使他們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精神的健康和成熟才是“育人”終極的目標,畢竟不可能人人都步入自己心儀的高校大學,但肯定人人步入社會,精神健康和強大才能成為真正的棟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他們動起來,課堂才充滿活力;他們真正成長,課堂才充滿生機;他們心智的健康和成熟,才真正有利于社會。師生共做新課程改革的弄潮兒,在孜孜追求中體驗探索的樂趣,在收獲成功中總結成功的精髓,讓歷史課堂生機盎然,永遠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