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古語有云:“人生有欲,欲而不止則爭,爭則亂?!?br> 很多人活著就想爭個高低上下,成敗輸贏。 殊不知,爭到最后,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1 爭來爭去,損福招災(zāi) 古語有云:“惠迪吉,從逆兇,惟影響?!?/strong> 順應(yīng)天道的人懂得處世不爭,待人和善,這樣的人必有大吉。 而那些居心叵測,愛算計他人的人,災(zāi)禍便會不斷。 據(jù)記載: 西漢建立初期,劉邦封賞各位功臣。 為了爭搶富饒的土地,眾大臣都心懷詭計,最后搶的頭破血流。 唯獨蕭何不爭不搶,選了一塊荒蕪蠻地。 別人笑他故作清高,但蕭何卻笑著說道:“不屬于我的,爭來了也只會徒增煩惱?!闭f完便拂袖而去。 大家原本以為,蕭何家族會自此沒落。可沒想到的是,當初權(quán)貴家族的土地遭受了戰(zhàn)爭之禍,良田和家財都毀于一旦。 而蕭何的土地卻遠離是非戰(zhàn)亂,越來越肥沃,蕭何的子孫后代更是興旺延綿,福蔭不盡。 為了爭和人玩套路,機關(guān)算盡也沒用;為了爭和人耍手段,讓人生厭并遠離。 是你的,不必爭;不屬于你的東西,你硬要爭,最后也只會落得個悲慘下場。 所謂人在做,天在看。 占盡了便宜,丟失了人品;爭贏了面子,折損了福報;奪來了好處,帶來了禍端。 面對萬千誘惑,不要貪得無厭。為人處世,要心存善念,不爭不搶,便能福澤自身。 2 不爭是非,清凈內(nèi)心。 佛經(jīng)有云:“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不爭的人,內(nèi)心清凈,能摒棄雜念,灑脫地面對生活。 號稱“無競居士”的張之洞,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很多人看不起他,甚至奚落嘲笑他。 初任湖廣總督時,當?shù)赜形划嫾耶嬃艘环叭数R聞”的水彩畫辱羞他。 此畫一經(jīng)展出,就被大家當作飯后茶余的笑料。 張之洞的屬下十分氣憤,請求把這個畫家抓起來。 可張之洞得知后,不但不理會這些輿論是非,反而笑著說到:“心地清凈方為道,看淡一點才安寧?!?/span> 甚至還讓屬下買了那幅畫。 此后,再也沒有人敢輕視詆毀他,連皇帝都十分佩服。多次委以重任,成為晚清核心臣子。 他心存大格局,不爭一時之氣,獲得大家尊敬的同時也造就了未來仕途的光明。 周國平曾說:“人要有不爭奪的智慧。” 不爭,就不會陷入是非的旋渦,自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真正內(nèi)心豐盈的人,都懂得看淡世事,一切隨緣。 世間熙攘,不爭則寧。用平常心應(yīng)對,皆寬心以待,不爭瑣碎之事,不奪眼前之利,自然能灑脫自在。 3 人生最好的修行,就是靜而不爭 佛曰:人生有三毒,貪、嗔、癡。 人之所以痛苦,都由貪嗔癡引起的。因為心中有爭,便生出了貪、嗔、癡三種執(zhí)念。 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是強求不來的。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年輕人覺得自己生活壓力非常大,想要尋找到一個解脫的辦法,于是向一位禪師求教。 禪師給了他一個空簍子,讓他背著在坎坷的路上前行,并且要求到:每走一步便撿一顆石子放進簍子。 那人按照禪師所說的做完后,感覺一路走來,越來越沉重。 便再次去找禪師詢問緣由:這和我想要解脫有何關(guān)系呢? 禪師回答道:“我們這一生也如同這般,剛出生時也是一個空簍子,當我們越往前走一步,空簍子里面就會增加一樣?xùn)|西,因此也會越來越累?!?/span> 那人又問道:“那到底有什么辦法可以減輕這些負重呢?” 禪師反問:“那你能把名利、財富這些外在之物都舍棄嗎?你裝的太多,又舍不得放棄一些,生命自然承受不起?!?/span> 所有的煩惱、阻礙都是因為爭求的太多。 老子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去爭奪追逐那些無謂的欲望,從而錯失生命的美好。 只有摒棄過多的欲望,回歸簡單淳樸,學(xué)會靜而不爭,知足常樂,才能留有從容待之,云淡風(fēng)輕。 ▽ 經(jīng)云: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世間天地有輪回,因果報應(yīng)皆是定數(shù),你爭來爭去,到頭是一場空;你算天算地,臨了成橫禍。 金也好,銀也好,去時一件留不住。不如一切隨緣,做自己的善事,積自己的功德。 人這一輩子,是非自有天道,人不還你,天還你! 記住,你失去的東西,終究會有一天回到你身邊! 往后余生,愿你我不負擁有,釋懷失去,從容不爭!你只管做好自己,上天自有最好的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