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言丁語 編輯/丁言丁語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的傳統(tǒng)。 在我們的認識里,那些足智多謀的高手們,根本不需出手。 只需耍些“陰謀詭計”,就能將敵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三國時期,有諸葛亮草船借箭,將八十萬曹軍耍得團團轉(zhuǎn)。 后又有,東晉時,謝弦穩(wěn)坐中軍帳,指揮萬馬攻破前秦王苻堅的百萬雄師! 然而,相較于“陽謀”,這些計策過于卑劣和歹毒。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陽謀呢? 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又有哪些呢? 計謀之祖所謂的陽謀,是和陰謀相對的。 它是指,在不依賴他人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完美的計策。 這種謀略,往往光明正大,不藏著掖著。 在使用過程中,甚至還不會令敵人洞悉。 但相較于陰謀的短視,陽謀一旦成功,其效果不僅深遠而且難以改變! 正因此,古人曾將其喻為是“計謀之祖“。 自古以來,能在陽謀上有建樹的人,可謂是寥寥無幾! 就連世人皆知的諸葛亮,也未能在陽謀上立下寸功。 今天,我們就來一睹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4大陽謀,領(lǐng)略下它背后的智慧和影響! 圍魏救趙龐涓 公元前354年,龐涓率領(lǐng)魏國大軍討伐趙國。 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魏國的軍隊便打到了趙國都城邯鄲的腳下。 千鈞一發(fā)之際,趙國國君連夜派人出城,向千里之外的齊國求援。 此時的趙國、齊國早已締結(jié)了盟約,雙方都有保護對方的義務(wù)。 接到趙國的求援信后,齊威王火速派兵支援趙國。 而齊軍的主帥不是旁人,正是龐涓的師弟孫臏。 因為差點被師哥害死,他的肚子里早就謀劃好了計策。 行軍的路上,他偷偷將士兵分為兩部分。 戰(zhàn)斗力弱的,不堪一擊的佯裝去攻打魏軍的軍事要塞。 那些能征善戰(zhàn)的精銳,則由他親自統(tǒng)領(lǐng),繞遠路,直逼魏國的都城大梁。 結(jié)果,那頭的龐涓是左等右等,不見師弟前來報仇。 等到大梁城被圍得水泄不通時,才急忙回軍救駕! 一路來得顛簸,讓本就疲憊不堪的魏軍斗志全無。 當他們打算喘一口氣,歇會兒時。 齊軍突然”從四面八方殺出“! 結(jié)果,一場大敗后,主將龐涓被殺,魏國從此元氣大傷! 這便是著名的典故——圍魏救趙。 背后的智慧: 戰(zhàn)爭初期,孫臏便清晰地看透了自己的劣勢。 千里之外的龐涓,擁雄兵攻城掠地,此時不可與其正面沖突! 只能在其身后,做文章。 經(jīng)過再三的勘探,他洞悉了此時的大梁城內(nèi)部空虛,正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于是便上演了一幕“直搗黃龍,以逸待勞”的好戲! 除此之外,還順便解決了和師兄的仇恨。 縱觀整個計策,可謂是滴水不漏。 不正面與銳敵交鋒,那是智慧。 分兵佯攻,主力偷襲敵軍大本營,那是遠見。 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整個計謀執(zhí)行過程中,龐涓一直蒙在鼓里。 還以為,孫臏是怕自己,遲遲不敢現(xiàn)身呢! 二桃殺三士齊景公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景公非常喜好豢養(yǎng)門客。 在他的身邊,有三個膀大腰圓,性如烈火的勇士。 他們分別是: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 這三人,仗著國君的寵幸,平日里耀武揚威,甚至沒事,還喜歡空著手和老虎搏斗! 看著他們囂張跋扈的模樣,一些臣子們開始擔心國家的安危。 三個勇士 這其中,相國晏子絕對是最能言善道的存在。 一天,他找到齊景公,面色擔憂道: “咱們恐怕快要完蛋了!這三個壯漢不除,國家遲早要出亂子!” 聽完了晏子的解釋,景公難為道: “說是這么說,可我們怎么做呢?一般人根本打不過他們?nèi)齻€!” 不待國君繼續(xù),晏子轉(zhuǎn)了轉(zhuǎn)眼珠子,笑著道: “別急,我有辦法!” 幾天后,在晏子的安排下,齊景公賞賜了兩個桃子給三人。 結(jié)果,三位勇士犯了難。 按照春秋時期的規(guī)矩:國君賞賜的寶貝當由功勛最大的人來享用! 就這么著,三人你爭我搶,誰都不肯認輸! 第一個跳出來的,是公孫接,他大聲道: “我當年空手打死過野豬,還擊敗過正在哺乳的母老虎,誰有我厲害?” 說完,就打算獨享一只桃子。 結(jié)果,一旁的田開疆不樂意了: “我當年上陣殺敵,攻城拔寨,不比你牛?這桃子應(yīng)該是我的!” 說完,就伸手去拿,結(jié)果被古冶子攔住了。 “你們那些事也好意思說?想當年,我親手救了國君一命,這功勛吃多少桃子都不為過!” 此言一出,公孫接、田開疆愣住了,好半晌羞愧道: “和您相比,我們太貪婪了,還有什么臉活著?” 說完,交出手中的桃子,便拔劍自刎了! 這一幕,震住了在場的所有人。 古冶子看著倒下的兩位朋友,悲憤道: “你們是因為我而死的,我還有什么面目茍活于世!” 于是,也揮刀自盡了。 幾天后,景公為三位勇士,準備了隆重的葬禮。 齊國的內(nèi)患,也暫時解除了。 后世為了紀念這件事,便稱之為“二桃殺三士”。 背后的智慧: 晏子 作為計謀的發(fā)起人,晏子的手段可謂是聰明絕頂! 在他眼里,那些高達魁梧,武藝高強的勇士,不過是紙老虎罷了。 僅需三個“桃子”,便能輕易摧毀。 這個陽謀,最核心的部分在于。 直到揮刀自盡的那一刻,這三人都沒有上當?shù)挠X悟! 因為他們不過是在正面自己的“良心”“原則”罷了。 對于齊國來講,三個勇士終究是禍患。 而對于三位勇士而言,能夠含著大義死去,未嘗不是尊嚴! 金刀計慕容垂 南北朝時期,各國混戰(zhàn)不止。 當時的前燕貴族慕容戰(zhàn)功赫赫,威震天下。 只因政敵迫害,投奔前秦。 眼瞧著天降奇才,前秦王苻堅激動的是手舞足蹈! 這可急壞了,身邊的丞相王猛。 作為一代謀略家,他深知慕容垂的重要性。 這會兒,他不過是龍臥淺灘,若不及早除去,將來必生大患! 可誰料,苻堅是個“老好人”了。 沒幾天,便跟慕容垂打得火熱,賜他良田美宅,金銀無數(shù)。 而慕容垂呢,也非常聰明,平日里深居簡出,從不做出頭鳥。 這下子,王猛沒招了。 他只好硬著頭皮,勸諫苻堅殺了這個心腹大患。 結(jié)果,被一口回絕了! 可王猛是誰?一個老謀深算的陽謀家,豈會輕易放棄? 王猛 經(jīng)過再三的斟酌,他把突破口放在了,慕容垂長子慕容令的身上。 這個二世祖,從小嬌生慣養(yǎng),可不像他爹那么謹慎。 公元前370年,機會來了。 王猛奉命統(tǒng)帥大軍去攻打前燕,也就是慕容垂的“老家”。 臨行前,他特意向苻堅上了一道折子。 請求將慕容垂的長子慕容令提拔為大軍向?qū)?,與他一同出戰(zhàn)。 經(jīng)過一番思考,苻堅同意了。 大軍開拔前夜,慕容垂的府上突然來了一位貴客。 不是別人,正是一身鐵甲的相國王猛。 面對這個老狐貍,慕容垂豈敢怠慢? 他好酒好菜,招待相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王猛笑著道: “眼瞧著大軍明日就開拔了,你我兄弟二人不知何日再見,不如你送我個貼身飾物,也好使我睹物思人,不至于太過孤單!” 聽到這句話,慕容垂先是一驚,然后又小聲嘀咕道: “今時不同往日,自己兒子還在對方手里,怎好拒絕?” 于是,一番巡視后,解下腰間的佩刀,便遞給了相國。 這是柄純金打造的腰刀,上面珠光寶氣,華美異常。 平日里,也是慕容垂的象征。 看到此刀,王猛笑得合不攏嘴。 殊不知,慕容垂已經(jīng)掉入了他的口袋。 一個月后,王猛的大軍近抵洛陽,也正是前燕的都城。 在此緊急關(guān)頭,這位統(tǒng)帥突然花重金買下了一人。 慕容垂的親信——金熙。 當夜,在王猛的安排下,金熙手握金刀便走進了少主人的帳中。 慕容令 此時的慕容令還蒙在鼓里。 當他看到老奴手里的金刀時,嚇得魂飛魄散。 “少主人,你父親讓我告訴你,王猛一直虎視眈眈,苻堅又表里不一,我們一大家子留在前秦遲早是個死!不如此時,連夜逃往,投奔母國,再圖大志!因為事關(guān)重大,不方便帶書信,便以金刀為號!“ 聽完老奴的一番話,慕容令整個人都愣住了。 此時的他,望著金刀,不由得不信。 ”好,我這就聽父親的話,連夜動手!“ 經(jīng)過整裝,慕容令以打獵的名義,率領(lǐng)手下慌忙投奔! 很快,慕容令逃亡的消息,便傳到了苻堅的耳朵里。 前秦王 苻堅 一時間,滿朝文武皆驚。 作為當事人的老子,慕容垂更是嚇得連解釋的勇氣都沒有。 帶著家人,收拾好細軟,撩起腿就跑了。 結(jié)果,還沒到藍田,就被抓回來了。 可就在王猛,滿心歡喜,等著看慕容垂人頭落地之時。 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xiàn)了: 苻堅不僅沒有破口大罵,反而安慰道: ”我知道你寄人籬下,心有不甘??裳鄧R上就要滅亡了,你又何必白白陪葬呢?況且,父子兄弟,罪不株連,造反的是你兒子,你又何必狼狽逃跑呢?” 就這么著,一通算計下來,慕容垂命是保住了,但從此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 至于那位長公子慕容令,可就慘嘍。 因為是被騙回國的,前燕對他一萬個不信任。 最終,把他發(fā)配到遙遠的沙城,到那里“為國守疆”。 最后,因為戰(zhàn)亂,被人給亂刀砍死了。 背后的智慧: 王猛作為千古名相,這條”金刀計“足以令他名留史冊了。 相較于之前的陽謀,這條計策,不可謂不毒。 但若站在前秦的角度,收留慕容垂這種英雄,遲早會引火燒身,放虎歸山。 而這也是王猛設(shè)計的初衷。 誰能想到,一柄小小的金刀,可以將兩大強國玩弄于股掌之中? 可憐那慕容父子,整個過程里,都沒有發(fā)現(xiàn)金刀的妙用。 而王猛呢,最終也實現(xiàn)了目的,雖然沒有殺了慕容垂,但也給了對方一個沉重的教訓(xùn)! 金刀計 推恩令西漢初年,劉邦打敗項羽定都長安。 因為汲取了秦國滅亡的教訓(xùn),他開始大封宗室子弟。 那段時間里,只要是跟劉邦打過天下的,劉姓本家的。 有一個算一個,不是王爺就是侯爺。 一時間,天下的土地財富,被這些本家貴族們,占去了大半。 劉邦活著時,還好。 等到他咽氣后,那些有錢的,有兵的,有實力的王爺們,相繼開始蠢蠢欲動。 這其中,吳王劉濞絕對是最強勢的一個。 他是劉邦的侄子,坐擁著最富庶的土地,養(yǎng)活了一群虎狼之士。 劉邦臨死前,曾經(jīng)挽著他的衣袖,囑咐道: “孩子啊,長大后千萬不要造反,好好的輔佐朝廷,善待臣民” 原來,有方士發(fā)現(xiàn),劉濞長有反骨,這個家伙在劉邦死后,會反叛朝廷。 “叔叔您多慮了,我哪敢反叛朝廷,我一定盡心盡力輔佐天子!” 看著劉邦懷疑的目光,劉濞哭的是泣不成聲。 可人算不如天算,這一天還是發(fā)生了。 公元前154年,因為不滿漢景帝削藩,吳王劉濞率先發(fā)難,在廣陵拉起造反的大旗。 結(jié)果,一呼百應(yīng),其余六個諸侯王相繼響應(yīng),這便是著名的”七國之亂“。 倉促間,天子只能匆忙迎戰(zhàn)。 結(jié)果,雙方打得難解難分,天下百姓生靈涂炭。 戰(zhàn)后,景帝雖然贏了,但朝廷損失巨大,賦稅沉重,苛捐叢生。 一時間,好不容易積累的富足毀于一旦。 漢武帝登基后,初期,與民生養(yǎng)休息。 因為擔心”七國之亂“重演,整日憂心忡忡。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xiàn),才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主父偃。 他在給漢武帝的奏疏中寫道: ”以前的規(guī)矩,諸侯王死后,財富盡歸嫡長子繼承,這導(dǎo)致諸侯勢力逐漸做大。如果允許諸侯將自己的財富土地,分割給其他孩子們,并且由郡縣長官管理,那么諸侯國就會越分越小,再也不用擔心自家人會造反了!“ 漢武帝讀罷,那是拍案叫絕,如醍醐灌頂。 幾天后,便頒布了這個”遺產(chǎn)規(guī)則“,并稱之為”推恩令“。 果然不出所料,法令剛一頒布,諸侯們便亂了套了。 那些大國,在老諸侯王死后,分崩離析,變?yōu)榱肆邆€,乃至十幾個小的諸侯國。 而財富呢,更是一減再減,一削再削。 就拿三國時期的劉備來說。 他的祖上是中山靖王劉勝。 想那劉勝,當年也是地跨千里的主。 結(jié)果”推恩“到了劉備父親那一代,家里只剩一頭牛和一間破草房了。 背后的智慧: 由此可見,所謂的”推恩令“,不過是變相的”削藩“。 但它高明就高明在,前者是主動的,自愿的,笑呵呵的。 而后者,會引起諸侯王的恐懼,甚至是造反。 畢竟,在那些王公貴族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給哪個都過意不去。 正因為,可以起到限制諸侯的效果。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里,推恩令這種方式一直屢試不爽。 貫穿于殘酷冷血的政治博弈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