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腫痛、口臭便秘、煩熱口渴、牙宣出血、頤腫面赤,是胃熱熾盛化火的病變。這些現(xiàn)象,中醫(yī)稱之為“胃火”。 一、胃火的病因病機胃火的主因為:胃受熱邪侵襲,或過食辛溫香燥、嗜酒、嗜食辛辣食物。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陰陽”處于平衡狀態(tài),一旦陰陽失衡,就容易上火。“陽”就是體內(nèi)的陽氣,“陰”則是血液、汗液、唾液等體內(nèi)津液。 二、胃火的虛實之分胃火有虛實之分,實火就是陽盛,虛火是津液不足導(dǎo)致的陰虛。兩者都會有小便量少、大便干、口燥咽干等表現(xiàn)。 1、胃實火 胃實火主要表現(xiàn)為胃部灼痛、消化快容易餓、口臭、口苦、牙齦腫痛出血、口渴喜冷、便秘、小便短黃、舌紅苔黃等癥狀。 胃實火以口臭、口苦、苔黃作為特點。 2、胃虛火 胃虛火則表現(xiàn)為胃部隱隱灼痛,有胃腸鳴音,容易餓但不想吃飯,干嘔、口舌干燥、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赤、舌紅少苔等癥狀。 胃虛火以口干,舌紅少苔為特點。 三、胃火的穴位治療1、內(nèi)庭穴 內(nèi)庭穴在腳背上,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滎穴。《難經(jīng)·六十八難》指出:“滎主身熱。”滎穴主要應(yīng)用于發(fā)熱病癥。 有人把內(nèi)庭穴稱之為牛黃解毒丸,此穴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的功效。 取穴位置:內(nèi)庭穴位于在第二腳趾和第三根腳趾之間,腳趾縫盡處的凹陷中。 直刺或斜刺0.5~0.8寸。 2、解溪穴 解溪穴屬足陽明胃經(jīng)。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在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針灸甲乙經(jīng)》:“熱病汗不出,善噫,腹脹滿,胃熱譫語,解溪主之?!?/span> 直刺0.5—0.8寸。 實火逆經(jīng)而針,虛火順經(jīng)而針。 四、胃火的食物療法1、荸薺蓮藕湯 材料:荸薺、蓮藕,兩者比例為1:1,冰糖適量(按需添加) 做法:荸薺洗干凈,去皮切成小塊,蓮藕洗凈后切片,將兩者放進鍋中,加水沒過食材,大火燒沸后,再小火燉20分鐘后,再加適量冰糖燉10分鐘即可。 方解:荸薺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經(jīng),有清火和胃、清熱止渴、利濕化痰的效果。蓮藕歸心、肝、脾、胃經(jīng),生蓮藕甘寒,能除熱清胃、涼血散瘀,熟蓮藕甘溫,能健脾開胃、消食。 注意:濕重、血糖高的朋友可以不放冰糖,能吃甜的朋友適量加冰糖。
2、茉莉薄荷茶 做法:茉莉花和薄荷各3克,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即可服用。 方解:薄荷屬于辛涼制品,有醫(yī)食雙用,清新怡神,疏風(fēng)散熱之能。 茉莉花《食物本草》:“主溫脾胃,利胸隔。”《藥性切用》:“功專辟穢治痢,虛人宜之?!薄?/span>本草再新》:“解清座火,去寒積,治瘡毒,消疽瘤?!?/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