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平
寒雨如箭冷風起,漫漫大霧遮天兮。車行似蟻繞山道,翻越九梁靄更密。
不辭辛勞觀昭陵,蒼天潑雨是何意?難道太宗知我來,天水洗陵看清晰。
九嵕山巔猛虎臥,居高臨下眈眈視。龍息高梁起巨塚,千秋萬代揚威儀。 23
陵前太宗氣宇昂,天日之表龍鳳姿。龍繞石柱欲騰飛,莊嚴華表矗然屹。
六駿雄姿立本畫,碑里走刀立德師。千百年來伴墓前,主人黃泉當坐騎。
陰云翻滾濃霧涌,寒徹透骨雨更疾。觀瞻圣像撫駿碑,身冷心熱讀宏史。
太宗少年飽儒學,弱冠苦練騎射藝,胸裝乾坤經國才,濟世安民寓大志。4
隨父征戰(zhàn)奔疆場,跨馬開弓飛流矢。煬帝逼民天下反,世民勸父樹旗幟。5
忽聞霹靂呼嘯聲,奮蹄六駿仰天嘶。晉陽舉兵反隋朝,收拾山河改天地。
殺聲震天刀光閃,沙場蹀血人馬廝。指揮萬馬踏長安,統(tǒng)帥千軍揮刀戟。
十萬大軍東都克,三路伏兵段達斃,隋朝傾廈楊侑廢,李淵稱帝大唐立。67
開疆拓土擴大唐,縱馬揮鞭固統(tǒng)治。神州滄海軍閥據(jù),關中河東天龍憩。8
三山五岳各有姓,五湖四海別無李。銳兵堅甲擂鼙鼓,狼煙烽火發(fā)戰(zhàn)事。
大唐雄風掃六合,列國濃云卷陰翳。朗朗乾坤馳神駿,滔滔江河飛舟楫。
天下未定澮州陷,金剛鋒銳囂張氣。秦王揮鞭特勒驃,應策騰空把危濟。9(10)
神馬載主沖敵陣,晝夜接戰(zhàn)數(shù)十次。摧敵天險半空中,平定金剛建功績。
蒼白雜色是青騅,足輕電影發(fā)天機。建德趁亂稱夏王,策茲飛練伐竇氏。1112
秦王威武率勁旅,一馬當先破萬敵。身中五箭馬身后,奔馳如電定戎衣。
自稱鄭王王世充,占據(jù)洛陽來抗抵。兩軍爭鋒虎牢關,凌空飛奔什伐赤。1314
一道紅光斧鉞寒,朱汗騁足踏萬騎。臀中五箭血染天,生死一統(tǒng)歸旌旗。15
邙山決戰(zhàn)鬼驚心,威凌八陣颯露紫。驍勇善戰(zhàn)丘行恭,救主張弓四射敵。1617
箭無虛發(fā)將軍怕,徒步橫刀腥風起。紫燕超越詟三川,英雄卷須刻碑里。
黑嘴毛卷拳毛騧,天駟橫行悲壯泣。夏國東王劉黑闥,勾結突厥山河撕。1819
曲周決壩浪卷殺,九箭穿身揚蹄疾。大河滾滾血波涌,崇嶺巍巍江山屹。20
追風駿足白蹄烏,鬃鬣迎風長劍倚。狼出甘肅薛仁杲,屯兵割據(jù)把唐襲。2122
兩軍相峙奪關中,正面誘敵巧施計。四蹄騰空一夜奔,聳轡平隴定安西。
班師凱旋百姓迎,旌旄招展京都熙。秦王馬首朝天闕,光芒四射如日爔。
星漢燦爛飛長虹,日月運行吐浩氣。南征北戰(zhàn)保家國,出生入死衛(wèi)神器。23
其父曾許事成后,繼承皇位封太子。圣上恩被李建成,更弦易張諾言失。24
秦王助父功勛大,太子排他玩心機。兩人水火視寇仇,煮豆不忘燃豆箕。
時值突厥馬向東,揮鞭長安把劍指。邊關烽火連天燒,蹄踏馬嘶血染衣。
太子設計奏父皇,齊王率兵抗來敵。二人聯(lián)手生圖謀,欲把秦王兵權移。25
不顧同胞血肉情,為爭權利處心積。暗室磨刀嚯嚯聲,刺殺秦王昆明池。
秦王金睛早窺透,安插臥底細探秘。密報飛傳秦王冷,六親不認順天理。
真龍?zhí)熳佣囝V?,常人堪比才怪事。心狠如鐵先下手,大凡偉人皆如此。
武德九年七月二,玄武門外藏殺機,宮城巍峨陰云佈,云將化雨把血洗。26
太子齊王勝券握,父皇撐腰心歡喜。秦王只要失兵權,穩(wěn)穩(wěn)當當坐龍椅。
風云突變人難算,宮門蕭墻橫禍起。太子齊王遭暗箭,嗚呼哀哉頭落地。
兵變血染玄武門,刀劍寒光相煎急,同胞骨肉互殺戮,仁婦慈嫗多嘆息。27
自古宮廷多紛爭,弒父殺兄平常事。大唐漸盛始玄武,史官持中書唐史。
圣皇無奈自吞果,秦王三天封太子。權利盡攬世民懷,宮闕輝煌一手制。
兩月之后父讓位,當仁不讓穿龍衣。高居云端稱寡人,巨手輕握掌玉璽。
次年年號改貞觀,石破天驚掃陳跡。貞觀之治興大唐,雄圖霸業(yè)留青史。28
勸農減賦安樂居,耕者有地均田制。租庸調制國庫盈,五谷豐登強社稷。
朱門柴闥夜不閉,商賈街市日繁熙。歌坊笙簫奏仙樂,云裳羽衣飄天際。
謹記隋朝車覆恨,黃老之術無為治。倡導節(jié)儉身體行,江山得來不容易。
廣開言路設諫臣,敵方賢臣不拋棄。魏征嘴利不留情,良藥苦口忠言逆。
宮廷諫官二百余,朝堂挑刺大膽議。太宗洗耳任進言,虛懷納諫第一帝。
浩浩千古多阿諛,堂堂萬歲少驕逸。水可載舟亦覆舟,順天尋道遵民意。
以史為鑒知興衰,假銅為鏡正冠衣。自古天子無錯處,唯有太宗改咎之。
文成公主和吐蕃,從此漢藏根連枝。外夷崇他天可汗,大唐國泰日盛日。
世界多國咸朝拜,對外開放接納喜。絲路暢達四海通,炎黃文化皆學習。
貞觀傳到開元時,封建社會達頂級。煌煌中華耀環(huán)宇,萬里江山萬里綺。
九嵕山上龍虎吟,六駿如生神采奕,代代憑吊俱仰慕,巍巍華表矗天際。
注釋:
1,昭陵為唐太宗的墳墓,在陜西省禮泉縣九嵕山。六駿碑是豎在昭陵前的六塊浮雕碑刻,六駿是唐太宗騎過的戰(zhàn)馬。為紀念六駿,李世民令畫家閻立本和工藝家閻立德所制,并列于陵前。
2,九嵕山山勢形如臥虎。
3,唐代以前帝王陵均平地起墓,唐代以山起陵。
4,相傳太宗4歲時,一面相先生曾對其父說,李世民20歲后必能安民濟世,李淵便采“濟世安民”之意,為其取名“李世民”。
5,樹旗幟,即晉陽起兵,公元617年李世民勸父起兵反隋。
6,段達,為隋將,占據(jù)洛陽,李淵起兵后,李世民率軍先攻入長安滅隋,接著進攻洛陽,在王陵設三路伏兵擊敗段達。
7,楊侑廢,楊侑,煬帝之孫,隋恭帝,隋朝最后一位皇帝,公元618年農歷五月李淵廢楊侑,稱帝,改國號為唐。
8,天龍憩,唐建立后,疆土只有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因此,李世民四方征戰(zhàn),逐步消滅各地割據(jù)勢力。
9,澮州,在今陜西境內,唐初隋將宋金剛兵鋒甚銳,攻克了澮州。李世民將其消滅,收復了失地,鞏固了唐朝的北方。
10,特勒驃,昭陵東面第一駿,為李世民平定宋金剛時所乘,唐太宗為它的題贊是:“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
11,青騅,陵前東面第二駿,為李世民平定竇建德時所乘。
12,竇建德隋軍將領,據(jù)說是李世民的母舅,其趁亂自稱夏國國王。在虎牢關戰(zhàn)役中,擒獲了竇建德。石刻中的青騅作奔馳狀,馬身后部中了五箭,足見其飛奔的速度,唐太宗對其贊曰:“足輕電影,神發(fā)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13,王世充,在隋末唐初自稱鄭王,占據(jù)洛陽,與竇建德結好,被李世民擊敗。
14,什伐赤,東面第三駿,這是一匹來自波斯的汗血寶馬,為李世民征討王世充時所乘。
15,石刻上的駿馬做凌空飛奔狀,馬臀上中了五箭。唐太宗為其題詞“瀍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方歸”。題詞中流露出李世民在這一戰(zhàn)役中基本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青旌凱歸的喜悅之情。
16,颯露紫,西面第一駿,是李世民平定東都擊敗王世充時所乘。唐太宗贊語:“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詟三川,威凌八陣”。
17,丘行恭,為李世民的一員猛將,是在六駿碑刻中唯一附刻的人物。公元621年,在邙山一戰(zhàn)中,李世民的坐騎颯露紫被射中前胸,李世民被敵軍重重包圍,危急關頭,丘行恭前來營救,他張弓四射,又將自己的坐騎讓給李世民,自己徒步執(zhí)刀沖殺。唐太宗特將他的英雄形象刻在碑上立于昭陵前。
18,拳毛騧,是李世民平定劉黑闥時的戰(zhàn)馬,它前中六箭,背中三箭,太宗贊曰:“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孤矢載戢,氛埃廓清”。
19,劉黑闥,本是瓦崗寨李密的裨將,竇建德失敗后,他占據(jù)了夏國,勾結突厥,自稱東王,后被李世民擊敗。
20,曲周決壩,公元622年,劉黑闥主力渡河時,李世民在上游決壩放水,并趁機掩殺,奪得勝利,自此,唐王朝統(tǒng)一大業(yè)宣告完成。
21,白蹄烏,西面第三駿。馬身黑色,四蹄皆白,為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時所乘。石刻上的白蹄烏昂首怒目,四蹄騰空,鬃鬣迎風。唐太宗題贊:“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22,薛仁杲,薛舉之子,唐初盤踞蘭州,自稱秦帝。公元618年,唐軍初占關中,薛氏父子大舉進攻,與唐軍爭奪關中,被李世民擊敗,薛仁杲投降,平隴成功。
23,神器,指帝位和政權。
24,被(音pi)同披,即覆蓋。李建成為唐高祖李淵的長子。
25,齊王,即李元吉,唐高祖李淵第四子。
26,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
27,玄武門之變,公元626年7月2日,為爭帝位,李世民在長安宮城玄武門射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三天后,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兩月后,即公元626年9月4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與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為帝,次年改元貞觀。
28,貞觀之治(627——649年),“貞觀”為唐太宗的年號,出自《易?系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思是即以正道示人?!柏懹^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唐太宗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他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以農為本,厲行節(jié)約,休養(yǎng)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平定外患,穩(wěn)固邊疆,最終取得了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故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為后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推向鼎盛時期。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代英主,為后世所傳頌。
2017.3.1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