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發(fā)展變化:陶器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草書—楷書—行書 主要書體:篆書:甲骨文(卜辭文)、金文(鐘鼎文,銘文)、石鼓文(千古篆法)、大篆、小篆 隸書:蠶頭鳳尾 草書:章草、今草 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 新石器時代:陶器文=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目前還不識得,只能稱為符號。 商朝:甲骨文:,又稱卜辭,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是成熟的文字,也是書法藝術(shù)的開端。 西周:金文: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古代把銅稱作金,所以又稱金文,商周主要把文字刻在鐘或鼎上,又稱鐘鼎文。特點:筆畫趨于圓潤,結(jié)構(gòu)疏密有致,字體莊重典雅,排列布局整齊。學(xué)習(xí)金文必學(xué)《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散氏盤》 西周早期:《大盂鼎》1849年出土周康王時期,注銘文19行,291字,字體莊重凝練,用筆方整,行款整齊劃一,氣度恢弘。 西周中期:《大克鼎》1890年出土,銘文2段28行,290字,筆畫均勻,飽滿圓潤,布局完整,較為簡化。 西周晚期:?《毛公鼎》1843年出土,周宣王初期作品,42行,497字,是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它是金文書法中最重要的文字。 《散氏盤》又稱夨人盤(清出土周厲王時期,銘文19行357字)被譽為金文中草書、 其它有墻盤(1976年出土,18行284字)、虢季子白盤(清出土,西周周宣王年間公元前815年,銘文8行111字) 大篆:出于西周晚期,特點:布局均勻整齊,字形長行和方形,端莊凝重,筆力穩(wěn)健遒勁,結(jié)構(gòu)平整。 ??小結(jié):本人認(rèn)為《毛公鼎》《散氏盤》是書法必學(xué)的,同時參考《大盂鼎》《大克鼎》《墻盤》等;近代臨本墨跡以吳大澂為佳。 春秋戰(zhàn)國:?石鼓文:唐朝發(fā)現(xiàn),四言詩共十首,718字,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465字,明范氏天錄462字,公元前219年造是大篆到小篆的過渡的文字,小篆之祖,最早的石刻文字,屬于篆籀系統(tǒng)。流傳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有明代安國藏的《先鋒》、《中權(quán)》、《后勁》等北宋拓本。特點:結(jié)字嚴(yán)謹(jǐn),筆法圓勁,布局均勻,氣韻古樸渾厚,是大篆到小篆的過渡文字。 ??小結(jié):石鼓文是大篆和小篆的必學(xué)的版本,近代以吳昌碩的墨跡臨本為佳。 秦代: 小篆特點;形體長方,用筆圓潤,結(jié)構(gòu)均勻,筆勢瘦勁俊逸,體態(tài)典雅寬舒。小篆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泰山刻石》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共144字;后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傳有宋拓本,存字136個,明嘉靖年間,僅存二世詔書四行二十九字,嘉慶二十年(1815)已斷為二,僅存十字。宣統(tǒng)時修了亭子保護它,已經(jīng)僅存九字了。《瑯琊臺刻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現(xiàn)所傳明拓本存篆書十三行,每行八字,,總計86字。是秦代傳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會稽刻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碑文三句一韻,每字四寸見方,以小篆書寫,共289字,原石唐以前已失,至元代有重刻本,《嶧山刻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該碑刻文今已毀37字,尚存185字。左側(cè)面以行書刊刻跋語,記述摹刻經(jīng)過。 ??小結(jié):秦篆的《秦詔版》和《泰山刻石》是學(xué)習(xí)小篆的必臨。同時參考《瑯琊臺刻石》《會稽刻石》《嶧山刻石》等。近代可 參考的墨跡本以鄧石如的臨本為佳。 秦隸:秦隸稱為“古隸”,易圓以方,筆畫簡便,字形仍有篆書特點。1975年12月在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1100余枚墨書竹簡,上為墨書秦隸。《魯孝王刻石》又名《五鳳二年刻石》。是西漢時孔廟前大殿的峻工基石,石側(cè)刻有銘文三行:“五鳳二年,魯世四年六月四日成”,全文十三字。字幅高、廣皆0.27米,方形。前兩行,每行四字,后一行五字。書體為古隸,神采奕奕。 前行四字:“五鳳二年”當(dāng)是天子—西漢宣帝劉詢的年號。 秦簡:《青川木牘》1980年出土四川, 戰(zhàn)國晚期 秦武王二年(前309)的手跡,被視為目前年代最早的 古隸標(biāo)本。木牘為墨書秦隸,筆法流暢,率意而不呆板,結(jié)體錯落有致,并有篆籀遺韻,有些字形已體現(xiàn)篆隸之間的轉(zhuǎn)化軌跡。《天水放馬灘戰(zhàn)國秦簡》1986年發(fā)掘出土的甘肅,戰(zhàn)國晚期,出土秦簡共四六一枚;與《青川木牘》相比,此簡顯得粗重草率,但筆意大致相同。簡中橫畫均藏鋒起筆,收筆有向右發(fā)鋒的波挑意,反映了同期古隸的共同特征。《云夢睡虎地秦簡》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竹簡共1155枚,殘片80枚,這些竹簡長23.1~27.8厘米,寬0.5~0.8厘米,內(nèi)文為墨書秦篆,寫于戰(zhàn)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郭店楚墓竹簡》一九九三年冬出土于湖北,文字是典型的楚國文字,字體典雅、秀麗,是當(dāng)時的書法精品。最早的《老子》傳抄本,《太一生水》是一篇佚文,《緇衣》的作者是子思。 漢朝:漢篆:為官方文書。在東漢時期,篆、隸、真、行、草五體都已具備 漢篆:《袁安碑》明代時就已被人發(fā)現(xiàn),東漢永元四年(公元92)立。篆書,共10行,滿行16字,下截殘損,每行各缺 1字僅存139字。字體結(jié)構(gòu)寬博流暢,筆畫較瘦。碑側(cè)有明萬歷二十六年題字。在用筆上,漢篆還一變秦篆的圓轉(zhuǎn)整飭為微微帶上些提按和方折的味兒。《袁敞碑》民國十一年(1922年)出土于河南,刻于東漢元初四年(117年)的一方碑刻,碑身陰刻篆書10行,每行存4-8字不等。共存70余字,書法上,其結(jié)體寬博,筆畫瘦硬,流暢而厚重,與《袁敞碑》極為相似。《祀三公山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元氏縣令 王治岐重新訪得,始有拓本行世,漢元初四年(117)刻,篆書,10行,行17—20字,字體在篆隸之間,又稱“ 繆篆”。《嵩山開母廟石闕銘》東漢延光三年(123年)刻,闕以石條壘成。 ??小結(jié):漢篆以《新莽量銘》和《祀三公山碑》為小篆必學(xué),墨跡臨本以來楚生和黃易的為佳。 漢隸:漢隸為“今隸”東漢時期隸書到了成熟期,用筆技巧豐富,在波挑中充分發(fā)揮了筆毫的變化,提按頓挫,起筆止筆,波勢明顯,一波三折,有“蠶頭鳳尾”之稱。四大漢碑《禮器碑》《曹全碑》《張遷碑》《史晨碑》。 古樸自然瀟灑,意趣盎然:?《石門頌》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隸書。1960年出土。原刻為豎立長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縱261厘米,橫205厘米。全文共655字。將隸書的整飭變?yōu)殪`動,把規(guī)整變?yōu)楸挤牛墓P畫,逆入逆出,含蓄蘊藉,橫畫不平,豎畫不直,行筆處又道勁有力,如挽舟逆行,力逾千鈞。轉(zhuǎn)折處或方或圓,又往往《石門頌》斷筆另起。筆畫橫豎撇捺粗細(xì)變化不大,就是燕尾或捺畫的末端,也不過分加重。 《西狹頌》東漢建寧四年(171年)六月,仇靖撰刻并書丹的摩崖石刻,隸書書法作品。陰刻隸書20行,共385字,每字約4厘米見方。頌之左為題名,隸書豎行12行,計142字。它雖然是隸書成熟時代的作品,但又帶有較濃的篆書意味,所以有人說它“結(jié)體在篆、隸之間”。但是它用筆本身的撇、點、捺和橫畫蠶頭燕尾等特色,仍然是隸書筆法。它結(jié)字高古,莊嚴(yán)雄偉,用筆樸厚,方圓兼?zhèn)?,筆力遒勁。 《楊淮表記》刻于東漢熹平二年(173),為摩崖隸書,碑文7行,行25、26字不等,共計173字。該碑書法奇逸古雅,與《石門頌》相近。 優(yōu)美整齊,秀逸端莊:?《乙瑛碑》立于東漢永興元年(公元153年)隸書作品,碑文18行,每行40字,字取橫勢,粗細(xì)相間,起筆藏鋒,回筆回鋒,長短參差,波筆彎弧大挑,折角圓和,用筆方圓兼?zhèn)?,點畫嚴(yán)謹(jǐn),輕重變化,用墨有潤燥,行筆流暢生動。有淹留遲澀,用力屈曲,或疾徐頓挫,一波三折。結(jié)體的俊美。章法上縱成行,橫有列。 《禮器碑》東漢永壽二年(156)立,碑陽16行,滿行36字,碑陰 3列,列17行;左側(cè)3列,列4行,右側(cè)4列,列4行。此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屬于平正端莊、俊挺寬博一路。用筆,以方筆為主,凝整沉著,要求每一點畫要做到筆筆送到底,強調(diào)運腕力寫,下筆時均須茂鋒逆入,提筆逆鋒上行,出鋒方向根據(jù)各種點畫的姿態(tài)而有所變化,捺角粗壯斜行,長波尾部尖挑。結(jié)體緊密又開張舒展。章法處理是縱有序,橫有列;字距寬,行距密。選擇彈性較強的兼毫筆,著重練習(xí)筆力。章法處理是縱有序,橫有列;字距寬,行距密。 《華山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四月刻,是漢碑隸屬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毀于地震。隸書,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漢隸中典范,結(jié)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齊整,波磔秀美。”《華山碑》傳世拓本只有四種:長垣本,華陰本,四明本,李文田本。除長垣本為宋拓外,其余均為明拓;以四明本為最佳,兼有《衡方碑》之樸茂,《曹全碑》之怡美流動,和《夏承碑》之圓轉(zhuǎn)古拙。 《桐柏廟碑》:建于163年,15行33字,原碑已失,傳世本多為元代本。 《孔廟碑》建于164年,碑陽隸書十五行,行二十八字。碑主人孔宙,字季將,孔融之父,孔彪之兄,孔子的第18世孫。此碑文字結(jié)體端莊而飄逸,風(fēng)度翩翩。與乙瑛碑,史晨碑,華岳廟碑相近。 《衡方碑》東漢建寧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是衡方的門生朱登等為其所立的頌德碑。隸書碑23行,滿行36字,共815字,字徑4厘米;字體方拙樸實,以拙取勝,間架穩(wěn)實厚重,如虎臥闋下,筆畫端正粗壯,筆筆如磐石,折角棱條分明,有嚴(yán)峻之態(tài)。章法行密字滿,于平正之中存欹斜變。 《史晨碑》建寧二年(169)立。兩面刻,前碑刻于東漢建寧二年(166年)三月。17行,行36字。后碑刻于建寧元年(165年)四月。14行,行36字。傳為蔡邕書。結(jié)字工整精細(xì),中斂而四面拓張,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筆致古樸,神韻超絕,為漢隸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書法的典型。與乙瑛碑、禮器碑合稱孔廟三碑。 《夏承碑》全稱《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又名《夏仲兗碑》。東漢建寧三年(170)立,隸書。14行,行27字。原碑久毀。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 《景云碑》:建于173年,與張遷碑風(fēng)格相近,是東漢后期書法藝術(shù)成熟和鼎盛的代表作。碑高240厘米,寬95厘米,厚33厘米。全碑陰刻,共13行,每行約30字,全文共367字,是2004年3月出土的難得隸書精品,現(xiàn)藏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最早的書法理論家: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才女蔡文姬之父,東漢時期名臣,文學(xué)家,書法家。創(chuàng)造了“飛白書”。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一種獨特的書體,對后世影響甚大。蔡邕因負(fù)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論著附合成蔡邕名義的偽作也不少。據(jù)說其真跡在唐時已經(jīng)罕見。《熹平石經(jīng)》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為維護統(tǒng)治地位,靈帝下令校正儒家經(jīng)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jīng)(《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石書立于當(dāng)時的國立大學(xué)——太學(xué)門前。共46塊石碑,每塊3米多高、1米多寬,一共刻了8年。《筆論》,《九勢》、《大篆贊》、《小篆贊》、《隸書勢》 《袁博碑》:建于154到181年間,1922年在洛陽出土,碑殘為二塊,共314字,書體規(guī)整秀美,筆法雄健,字勢舒展,開魏碑之先河。 《曹全碑》立于東漢中平二年 (185)。風(fēng)格秀逸多姿和結(jié)體勻整著稱,。明萬歷初年在陜西郃陽舊城莘村掘得此碑,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碑陽20行,滿行45字;碑陰分5列,每列行數(shù)字?jǐn)?shù)均不等。結(jié)構(gòu)舒展,字體秀美飛動,書法工整精細(xì),秀麗而有骨力,風(fēng)格秀逸多姿。 古樸勁鍵,方整雄渾:?《張遷碑》東漢中平三年刻立(公元186年)。明初出土。碑陽十五行,行四十二字,共五百六十七字,字徑3.5厘米,隸書;碑陰刻立碑官吏四十一入銜名及出資錢數(shù),共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三行,共四十一行三百二十三字,隸書,字徑3.5厘米;古樸淳厚,雄強大氣,該碑用筆以方為主,許多筆畫棱角分明,《鮮于璜碑》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立。1972年到5月與天津武清縣高村出土。碑呈圭形,高242厘米,寬83厘米。隸書。碑陽16行,行35字,有界格;碑陰15行,行25字,有界格。共827字。額陽文篆書10字。書風(fēng)方整樸厚,筆法方圓結(jié)合,在存世漢碑中,與晚于它的《張遷碑》同屬方筆一派而有別具特色。碑陰字大小不一,不甚工整。 漢簡:《銀雀山漢墓竹簡》1972年發(fā)掘出土于山東臨沂銀雀山兩座漢墓中。簡文書體為早期隸書,寫于公元前140~前118年(西漢文景時期至武帝初期)。銀雀山漢墓竹簡共計有完整簡、殘簡4942簡,。其內(nèi)容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晏子》、《守法守令十三篇》、《元光元年歷譜》等先秦古籍及古佚書。這些古籍均為西漢時手書,是較早的寫本。居延漢簡:1930年,發(fā)現(xiàn)的一萬余支簡牘。最早的紀(jì)年簡為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最晚者為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武威漢簡:1959年出土,時間是西漢到新朝王莽時期。1959年涼州計木簡10枚,史學(xué)界稱之為“王杖十簡”。1972年涼州計木簡78枚,每枚長23~23.4厘米,一類寬 0.5厘米,另一類寬1厘米;出土木牘14枚,每枚長22.7~23.9厘米,厚0.2~0.6厘米。簡牘內(nèi)容涉及臨床醫(yī)學(xué)、藥物學(xué)、針灸學(xué)等。1959年,人們在涼州磨嘴子墓群中發(fā)現(xiàn)了469枚27298字的儀禮簡。都是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 帛書:馬王堆帛書: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放在一涂漆木匣中。有寫在整幅帛上的和寫在半幅帛上的兩種。字體有篆、隸之分。篆書的抄寫于漢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右,隸書的約抄寫于漢文帝初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共有28種,計十二萬余字, 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統(tǒng)稱,后漢潁川劉德生所造,即 正書之小訛,務(wù)從簡易,故謂之行書。點劃以露鋒入筆居多,以側(cè)代替平整,以簡省筆畫代替繁復(fù)的點劃;以勾挑牽絲來增加點劃的呼應(yīng),以圓轉(zhuǎn)代替方折。在 漢末,行書沒有普遍地 應(yīng)用。劉德升,字君嗣,潁川(今禹州市)人,東漢桓帝、靈帝時著名書法家。紆書書法創(chuàng)始人,因創(chuàng)造了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字體,又被后世稱為“行書鼻祖”。晉衛(wèi)恒《四體書勢》記載:“魏初有鐘,胡二家,為行書法,俱學(xué)之于劉德升?!?span style="color: rgb(0, 0, 0);text-indent: 28px;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直至 晉朝 王羲之的出現(xiàn),才使之盛行起來。 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崔瑗東漢書法家,尤善草書,生于 章帝初二年(公元七十七年),卒于順帝 漢安元年(公元一四二年),年六十六歲。他寫有一篇 《草書勢》可說是他作書實踐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崔瑗的草書,后世評價很高。后來張芝取法崔、杜,其書大進, 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鐘繇(151年-230年),字元常。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是蔡邕書法的第二代傳人。鐘繇少年時就跟隨劉勝學(xué)習(xí)了三年的書法,后來又學(xué)習(xí)曹喜、劉德升等人的書法。鐘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相當(dāng)重要的地位,他和東漢的張芝被人合稱為“鐘張”,又與東晉書圣王羲之被人并稱為“鐘王”。對于漢字書法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流變都有重要作用。現(xiàn)存鐘繇書法藝術(shù)性最高的作品,但都不是鐘繇的真跡?!缎颈怼肥翘拼鶄魍豸酥R本?!墩{(diào)元》、《力命》、《賀捷》三表,也是后人臨本,但成就亦較高?!端]季直表》可信性最強,在唐宋時期由宮中收藏,毀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今僅存其影印件。 草書:章草:最早的草書,起源于漢代的軍事文牘之中。始于秦漢年間,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字形扁平,有波磔用筆,它保留了隸書筆法的行跡,上下字獨立基本不連寫,是“今草”的前身。《急就章》相傳為皇象所書。三國吳時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洋洋大觀,無一復(fù)字,為童蒙識字之書,文詞雅奧,非他蒙學(xué)諸書可及。《天發(fā)神讖碑》三國吳天璽元年(267)刻。吳的最后一位君主孫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記功。世傳為皇象書,宋時原石斷為三段。上段21行,中段17行,下段10行,共存213字,故又稱《三段碑》、清嘉慶十八年(1813)八月毀于火。 張芝,字伯英。約卒于漢獻(xiàn)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草圣”、“草書之祖”,韋誕、索靖、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書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輩書家有兩個:一個是曹魏的鐘繇,一人是東漢的張芝。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墨跡僅北宋《淳化閣帖》,收有五帖三十八行。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秋涼帖》《冠軍帖》。羊欣云:“張芝、皇象、鐘繇、索靖,時號“書圣”,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斯為當(dāng)矣”。 魏晉南北朝:魏碑中國魏晉南北朝(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以北魏為最精,大體可分為碑刻、墓志、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此時書法是一種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過渡性書法體系,魏碑書法對后來的隋和唐楷書體的形成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魏碑風(fēng)格多樣,樸拙險峻,舒暢流麗。極有名的如《鄭文公碑》《張猛龍碑》《高貞碑》《元懷墓志》及《張玄墓志》,已開隋、唐楷書法則的先河。現(xiàn)存的魏碑書體都是楷書,因此有時也把這些楷書碑刻作品稱為“魏楷”。 《鄭文公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jiān)使持節(jié)督兗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南陽文公鄭君之碑》,又名《鄭羲碑》??逃诒蔽盒涞塾榔剿哪辏ü?11年),系崖刻,共有內(nèi)容近同的上、下兩碑。上碑在山東平度縣天柱山,下碑在掖縣云峰山。下碑51行,每行23~29字,比上碑書寫略晚,字亦較大,剝泐較少,因而比上碑更為著名?!多嵨墓ㄏ卤访C穆莊重、氣宇軒昂, 北魏《元懷墓志》,一九二五年在河南洛陽出土,北魏熙平二年(517)八月刻,1925年河南洛陽張羊村出土,原石現(xiàn)藏開封市博物館。北朝諸墓志,則體態(tài)多姿,不勝枚舉,各具風(fēng)韻,其中《元懷墓志》平正工整,茂實剛勁,儼然已是唐人楷書的景象。志文楷書,十六行,行二十字。志石縱八一厘米,橫八○厘米,厚一九厘米。國家圖書館藏有原章鈺舊藏拓本,上有章鈺題簽,鈐“霜根”印。無撰書人鄉(xiāng)名。 《刁遵墓志》全稱《雒州刺史刁惠公墓志銘》,刻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高約80厘米,寬70厘米,厚15厘米。字共28行,滿行32字。志陰2列,33行。右下角出土?xí)r已殘,缺150余字,”風(fēng)格近《鄭文公碑》,是北魏墓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張猛龍碑》全稱《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無書寫者姓名,碑陽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陰刻立碑官吏名計十列。額正書“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評價其書“正法虬已開歐虞之門戶”,向被世人譽為“魏碑第一”。為正宗北碑書體。碑石在山東曲阜孔廟。 《高貞碑》又名《魏故營州刺使懿侯高君之碑》,碑文計二十四行,每行四十六字,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立石篆書題額,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刻。在乾隆末年于山東省德縣出土的,此碑始由陸耀《金石續(xù)篇》介紹于世,后孫星衍的跋語。碑文記載了他一生中的功德,此碑是北朝碑刻中方筆楷書的代表作品,電畫清峻勁健,結(jié)字穩(wěn)健俊整,字形微扁,底盤稍大,顯得莊重穩(wěn)健,在風(fēng)格上已十分接近唐人楷法,由是可知《高貞碑》與《張猛龍碑》同屬北碑中之佼佼者。 《張玄墓志銘》全稱《魏故南陽張玄墓志銘》。清代因避清圣祖玄燁之諱而改稱《張黑女墓志》??逃诒蔽?/span>普泰元年(531年)十月,正書,二十行,行二十字。原石久佚不存。清道光年間何紹基得剪裱舊拓孤本,乃著世至今,拓本共十二頁,每頁四行,滿行八字。出土地不詳。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chuàng)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中國楷書的發(fā)展史分為四個時期:即楷書的萌芽期——秦漢,楷書發(fā)展期——魏、晉、南北朝,楷書繁榮期——隋、唐、五代,楷書守成期——宋、元、明、清。初期“楷書”,正書之祖,師從“蔡邕”;古雅渾樸,圓潤遒勁,古風(fēng)淳厚,筆法精簡,自然天成。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jié)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鐘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力命表》、《調(diào)元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jīng)》等,可為代表作。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真所謂空前。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quán),其楷書作品均為后世所重,奉為習(xí)字的模范。 索靖(239-303):《月儀帖》西晉書法家索靖(239-303)所書,擅章草書,傳張芝法,險峻堅勁。是章草名帖。《索靖·草書狀》是一幅古代流傳下來的書法,對書法演變、風(fēng)格、氣韻、用筆及章法等作了全面精辟的論述,有些基本觀點,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出師頌》紙本, 章草書,章草墨跡曾留存有兩本,一為此“紹興本”,一為“宣和本”。 衛(wèi)恒(?-291年),西晉書法家?!端捏w書勢》是存世最早和比較可靠的重要書法理論之一,“八王之亂”中,他的一家都死于這場斗爭,他的書法墨跡也早已蕩然無從。 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西晉人,書法介于章草與今草之間。其《平復(fù)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衛(wèi)夫人,晉代著名女書法家(272—349年)。名鑠,字茂漪。其父衛(wèi)恒,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wèi)夫人。師承道士鐘繇,尤善楷書。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高徒有王羲之。代表作有《名姬帖》及書論《筆陣圖》等。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史稱“王右軍”稱為“書圣”。早年從衛(wèi)夫人學(xué)書法,后來改變初學(xué),草書學(xué)張芝,正書學(xué)鐘繇。被奉為“書圣”。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后人摹本。行書以《蘭亭序》為代表作,草書以《初月帖》、《十七帖》,正書以《黃庭經(jīng)》、《樂毅論》最著名。 行書《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是東晉時所寫。草書代表作有《十七帖》 王獻(xiàn)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東晉書法家、詩人、畫家、官員。他的傳世草書墨寶有《鴨頭丸帖》秀媚飄灑,靈動自然,婉轉(zhuǎn)妍媚,得體適中、行草《中秋帖》,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見,皆為唐摹本。《十二月帖》,楷書《洛神賦十三行》 王洵:王珣生于晉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卒于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王羲之之侄。《伯遠(yuǎn)帖》紙本,行書,5行共47字,縱25.1厘米,橫17.2厘米。無勾摩痕跡,行筆峭勁流暢,瀟灑古淡。 隋唐時期:崇尚:“楷書”。隋朝:孫志勇:創(chuàng)建“永字八法”,《真草千字文》。《龍藏寺碑》(河北)隋碑第一,對初唐諸家影響很大 初唐四家:1、歐陽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朝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決》《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xué)書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歐體,筆力險峻,筆勢方整??瑫毒懦蓪m醴泉銘》《化度寺碑》、《皇甫誕碑》。行書《卜商帖》、《張翰帖》 2、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虞世南拜智永為師,深得王羲之真?zhèn)?,由此名聲更大?span style="color: rgb(0, 0, 0);">書體圓潤,遒麗多姿,傳世書跡石刻楷書《孔子廟堂碑》《破邪論序》、行草《汝南公主墓志銘》?!短迫四μm亭序三種》其中之一為虞世南墨跡。 3、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史稱他的書法初學(xué)歐陽詢、史陵,然后學(xué)習(xí)舅父虞世南,終法為“二王”(王羲之和王獻(xiàn)之)且融會貫通漢隸,自創(chuàng)一體,楷書方整挺拔,含有北碑風(fēng)韻。楷書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圣教序》。其它作品32種。《孟法師碑》 4、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作品傳世《信行禪師碑》書法作品還有《中岳碑》、《洛陽令鄭敞碑》、《升仙太子碑》、《佛石跡圖傳》等,其中頗不乏歷代公認(rèn)的書法精品。 鐘紹京 (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江南第一宰相。著名書法家鐘繇的第17代世孫,歷史上把鐘姓這兩個著名書法家,鐘繇稱“大鐘”,鐘紹京稱“小鐘”。有著名的《靈飛經(jīng)小楷字帖》、《唐人小楷字帖》,雖然真跡極少,但董其昌認(rèn)為趙孟頫的楷書就是學(xué)習(xí)鐘紹京小楷的。 李陽冰: ﹙721—785﹚本名李潮,字陽冰、,約生于唐開元年間。唐代書法家。字少溫,初師李斯《嶧山碑》,以瘦勁取勝。他善詞章,工書法,尤精小篆。行書《三墳記》鐵線篆,為李陽冰代表作。傳世刻帖有《三墳記》、《城隍廟碑》、《謙卦銘》、《怡亭銘》、《般若臺題名》、《吳季札墓志》等,均為后世翻刻本。 《懷仁 集王圣教序》雖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為拼接組合而成。此碑于宋以后中斷,傳世以未斷宋拓本(墨皇本)給以高度評價。字跡稍肥,筆鋒使轉(zhuǎn)處瑩絲可見。《大唐三藏圣教序》,簡稱《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稱《唐集右軍圣教序并記》,或《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因碑首橫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集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寬一零八、厚二十八厘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楷書的“顏筋柳骨”: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別號應(yīng)方,擅長行、楷。初學(xué)褚遂良,后師從張旭,楷書特點;用筆肥厚粗拙,端莊雄偉,氣勢開張;結(jié)體寬厚大度,字字嚴(yán)謹(jǐn)??瑫额伡覐R碑》、《多寶塔感應(yīng)碑》、《麻姑仙壇記》、《東方朔畫像碑》《顏勤禮碑》《中興頌》;行草《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爭座位碑》。 柳公權(quán)(778年-865年),字誠懸,初學(xué)王羲之,自創(chuàng)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著有作品《金剛經(jīng)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楷書特點:結(jié)字嚴(yán)謹(jǐn),頓挫轉(zhuǎn)折明確,骨力遒健,行書《蒙詔帖》又名《翰林帖》,白 麻紙,七行,二十七字。此帖非柳書,乃是宋人仿本。 草書:狂草出現(xiàn)于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rèn),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小草學(xué)獻(xiàn)之、大草學(xué)羲之,狂草學(xué)張旭不如學(xué)懷素。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rèn),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顛張狂素”:張旭(約685年-約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善狂草,千變?nèi)f化,氣勢綿延,極富節(jié)奏感,稱為“草圣”,傳世書跡有《古詩四貼》《肚痛貼》。 懷素(俗姓錢,737年-799年),字藏真,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fēng),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千變?nèi)f化,法度具備。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圣母帖》《食魚帖》《論書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紙本、《四十二章經(jīng)》《藏真帖》《律公貼》《七帖》《北亭草筆》等。 孫過庭 (646~691),中國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名虔禮,以字行。擅楷書、行書,尤長于草書,師承王羲之、王獻(xiàn)之、筆勢堅勁,直逼二王。著《書譜》2卷,已佚。有墨跡《書譜》傳世。字字區(qū)別,不相連接,而筆意活潑、秀媚。《千字文》、《景福殿賦》三種,都是草書墨跡, 張懷瓘(生卒年不詳)唐代書法家、書學(xué)理論家。正楷、行書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書欲獨步于數(shù)百年間,沒有手跡存世。著有《書議》《書斷》《書估》《畫斷》《評書藥石論》《六體論》《論用筆十法》《玉堂禁經(jīng)》《文字論》等,為書學(xué)理論重要著作。 五代:楊凝式攻于行草,尤其顛草,《韭花帖》天下第五大行書,《神仙起居貼》。 宋代:宋四家:1、蘇軾:號東坡居士,用筆多取側(cè)式,結(jié)體扁平稍肥,“側(cè)臥筆”,《黃州寒食帖》天下第三大行書。《赤壁賦》 2、黃庭堅:擅長草書、楷書;行書《松風(fēng)閣詩》、草書《藺相如列傳》。《李白憶舊游詩》 3、米芾:恪守晉法,崇尚二王,擅長臨摹,提倡“平淡天真”“八面出峰”,行書《蜀素帖》、《珊瑚貼》《苕溪詩帖》。 4、蔡襄:講究結(jié)構(gòu),用筆嚴(yán)謹(jǐn),端莊婉麗,楷書《萬安橋記》、行書《登心堂貼》?!?span style="color: rgb(0, 0, 0);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虹縣帖》、《謝賜御詩書帖》 宋徽宗趙潔:創(chuàng)造“瘦金體”,筆畫瘦直挺拔,結(jié)構(gòu)內(nèi)勁外展,頓挫分明,收放有致。 張繼之:楷書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端莊;《汪氏報本庵記》。 元朝:復(fù)古主義思潮。趙孟頫:崇尚二王,擅長楷行書,《膽巴碑》《洛神賦》《玄廟觀重修三門記》。 鮮于樞:點劃多姿,骨力強勁。《唐詩冊》、《蘇軾海棠詩》 明朝:追求完美主義,注重抒發(fā)個人情懷,將碑學(xué)推向高潮。 臺閣體:明代官場書體。1、三宋:宋克,宋廣,宋璲。2、二沈:沈度,沈粲 晚明四家:董其昌、邢侗、張瑞圖、米萬鐘。 明代的書法家有很多,在初期有宋克、宋璲和宋廣,及詹希元、杜環(huán)等。明朝中期有李東陽,吳寬,沈周,張弼、張駿、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明朝晚期有如徐渭、邢侗、張瑞圖、董其昌、米萬鐘、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此外,還有創(chuàng)草篆的趙宦光,專工隸書的宋玨等。明初書法“一字萬同”。沈度沈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wěn)的小楷推向極致。明代歷經(jīng)276年,因此明代書法的發(fā)展可主要分為三個時期,在明代書法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是開一代書風(fēng)的應(yīng)推董其昌。 清朝:王鐸、劉墉(碑學(xué)大家)、金農(nóng)(擅長漆書)、鄧石如(擅長篆書)。 清朝相對最有水平的書法家有傅山(開啟一個時代)、何紹基(中間人物)、金農(nóng)(中間人物)、鄧石如(中間人物)、鄭爕(中間人物)、趙之謙(中間人物)、蒲華、吳昌碩(結(jié)束一個時代)等人,除了首尾兩位跨越時代外,中間幾位算是清朝六大書法家。至于其它的人,如黃易、張照、翁方綱、劉墉、梁同書、吳大澄、孔繼涑、沈道寬、楊沂孫、王文治等等等等,都太一般了,都是相對著名罷了,沒有顯著的藝術(shù)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