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覺察 回歸本源 有這樣一句古語:“喜怒不形于色,好惡不言于表;悲歡不溢于面,生死不從于天。” 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喜歡的和討厭的不直接說出來,傷心和快樂都不會表現出來,生與死都不會屈服于上天的安排。 這些話,常常用來形容人的城府,既有貶義也有褒義。 不管是什么,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人,往往內心有更大的格局。 遇事不動氣 是一個人的格局 在《莊子·庚桑楚》中有言: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 一個人,受人敬重不狂喜,受人侮辱不暴怒。 這是一種難得的定力,看淡悲喜,看淡名利,看淡榮辱。 一個人只有將一切看淡,才能夠真正地穩(wěn)定下來,才能夠處理任何事情時,以客觀的態(tài)度進行。 對于一個人而言,受人尊敬而不狂喜也許還很容易,但是被人侮辱卻不動怒就有一些挑戰(zhàn)。 過榮辱關,是每個人必經的關卡。 比如說,在生活中,陌生的人誤解了我們,我們可能并不在意。 我們能夠允許陌生的人對我們有誤解,因為我們不在乎。 但若是親近的人,誤解了自己,可能就會火冒三丈。 因為內在有一個認知,你和我這么親近,竟然還會誤解我。 本質上,陌生人和親近的人是一樣的,不管別人是否誤解了我們,那只是別人的看法而已。 我們的動氣了,意味著我們的榮辱關沒過,意味著還不能容。 凡是有格局的人,都能夠做到遇事不動氣。 若我們動氣了,只能說明我們內心的修養(yǎng)還不夠,格局還不夠。 而這個時刻,正是我們修心的時刻。 見的事多了 心自然就寬廣了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span> 我們會發(fā)現,生活中越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對一些事情看得就越淡。 這種淡泊的心態(tài)是閱歷以及經歷帶來的。 一個人見得越多,經歷的事情越多,心態(tài)就越坦然,心量也就越大。 很多時候,我們在意的不過是一點點事情而已,也就是說那些小事,束縛了我們的自由。 非馬在《鳥籠》里說:打開鳥籠的門,讓鳥飛;把自由,還給鳥籠。 鳥生性是自由的,把自由的鳥關在籠子里,鳥失去了自由,籠子也失去了自由。 就像我們在意的,放不下的事情,我們抓住了那些小事,我們也失去了自由。 人要不斷地在事情中經歷,只有在事情中,才能看得清,自己這顆心究竟有多少容量。 在事情中不斷的磨礪,我們才能做到遇事不慌,才能將一切變化看淡。 困難,就是經歷,放下,就是放過自己。 修一顆平常心,萬事隨緣,不怒不驚。 修一顆平常心 將一切看淡 《了凡四訓》有一句古訓:“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span> 從前的往事再多,到今天為止就全部無關了。以后的事情,不管發(fā)生什么,從今天開始就當重頭來過。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告別,也是新生。 每一天,不管怎么樣安排,時間都是流逝的。
接納變化,接納時間的流逝,接納新的事物不斷源源而來,這是我們對生命的尊重。 莊子說:不滯于物,不困于心,不亂于人。 不被客觀的物體所局限,不讓雜事擾亂自己的心,不受他人的影響。 人要學會從心的局限中走出,走向更廣闊的空間中。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人生的低谷,人生的昏暗,不過是因為一件小事而起。 有的時候是一次口角,有的時候是一次爭執(zhí)。 如果我們困于其中,負面的能量會吞噬我們,讓我們產生更多的憤怒與怨恨,也就會連接到更多的負面的能量。 歸根結底,起因于一件小事,可能放大成更灰暗的時刻。 如果我們看淡小事、放下糾結就能走向更廣闊的道路。 一生說長不長,余秋雨說:人生既是有常,也是無常。 外面下起了雨,是悲傷的還是喜悅的,在于我們看待的視角。 若能修一顆平常心,將一切看淡,便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 |
|
來自: 小橋流水1i79ra >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