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匯于指甲!對照看看,沒有這6種指甲,你的經絡就是通的[左上] 從中醫(yī)理論角度來說,指甲是筋的延伸,為肝所主,指甲的變化體現(xiàn)了肝氣、肝血的變化。 古人講:“手太陰氣絕......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jié),津液去皮節(jié)則爪枯毛折......”這說明,肺氣對于支架的枯榮也有影響。 《靈樞》中說:“真心痛,手足青至節(jié)”說明心對于支架也有影響。 如何通過指甲判斷身體的問題呢?就大部分人來說,只要沒有這六種情況,氣血經絡就是暢通的: 1.白色指甲 指甲顏色晄白,沒有血色,考慮元氣虧虛、肝血不足。其中,指甲蒼白,沒有光澤,屬于脾腎陽虛。顏色淡白,多考慮血虛。此類人經絡阻滯、氣血不和。 2.指甲發(fā)青 一般說明體內有寒。如果青得發(fā)藍,多說明體內有淤血。很多冠心病患者如此。指甲忽然變得青了,那是肝氣欲絕的表現(xiàn)。此類人身體也多痛癥,為經絡滯澀表現(xiàn)。 3.指甲發(fā)黑。 拋開外傷導致的淤血之外,如果一個人的指甲常年發(fā)黑,或有帶狀的黑斑,或者整個指甲都黑,按壓之后黑色不退,這考慮體內有淤血,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忽然灰指甲發(fā)黑,而且黑中帶著枯槁,沒有光澤,那考慮腎氣衰絕。 4.指甲干枯而脆。 這在一些老年人、中老年身上常見。往往考慮心陰不足、心血虧虛,或肝血不足。他們的經絡在沒有氣血濡養(yǎng)的狀態(tài)下,滯澀不痛,常會感覺到身體局部的疼痛,多有一些慢性病,或者久病傷及氣血。補益氣血是此類人的當務之急。 5.溝棱指甲。 有些人的指甲,要么是橫著出現(xiàn)凹陷的小溝,要么是豎著出現(xiàn)縱溝,如棱條一般。這種情況,多說明一個人肝中的陰血不足,或者素體陰虛,津液難以輸布。肺陰虛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容易這樣。 6.凹甲。 有些人指甲有凹陷下去的,主要就是中央部位凹陷,明顯低于四周。這樣的人,一般多考慮肝腎功能不佳。如果伴發(fā)容易疲勞、精神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現(xiàn)象,多考慮先天精氣不足,容易患上不育癥。 中醫(yī)說的經絡,到底是什么?有多重要?今天這則分享,小白也能看得懂。 練好八段錦,百病不來找!整理出來一套簡易可愛的八段錦動圖,快來收藏每天一起做! 中醫(yī)經驗分享 21小時前 前段時間,有位臨潼的讀者問我:“我最近手腳發(fā)麻,有人說我是頸椎不好,有人卻說我是濕氣太大了?!?br> 他這個手腳發(fā)麻已經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問了周圍不少人,眾說紛紜,總之什么原因都有,去醫(yī)院查了查,結果什么問題也沒有查出來。 于是問我:如果真的是頸椎病或者濕氣太大的話,這是什么原因呢?該怎么調養(yǎng)呢? 因為沒有親眼看到他的情況,所以不能隨便妄下定論。不過,說起來這個濕氣,我還是可以為大家解疑答惑的。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濕氣確實是可以導致手腳發(fā)麻的。我們經常所說一個人有濕氣的很多表現(xiàn)這些表現(xiàn)往往都是濕氣侵表的,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濕氣侵犯了臟腑呢? 就拿手腳發(fā)麻來說,和濕氣有沒有關系呢?答案是有。 拋開其他原因,一旦痰濕瘀滯阻滯了經絡,結果之一就會發(fā)生手腳發(fā)麻的情況。痰濕,它存在于我們的身體里面,是可以到處流竄的,流到四肢人就會阻滯經脈,四肢末端為痰濕阻滯,氣血不能濡養(yǎng),就會導致發(fā)麻。 而這樣的人群,一般情況下往往有頸椎病,腰椎病,但歸根結底,真正的根源還是在于痰濕。所以,你去醫(yī)院檢查能檢查出來痰濕嗎?要是沒有一些實質性的檢測結果,還真有可能就是找不到原因。 在應對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和大家說說,痰濕是怎么來的?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說起這痰的產生,水液停滯自然是脫不了干系的。《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里面就說:“其源出于脾濕不流,水谷津液停滯所致也”。水液停滯才有濕,有濕才有痰。想要化痰,必須利水。這是其一。 痰濕的形成,還和氣機不利有關系。如果一個人氣行有常,他是不會輕易有痰濕在體內積累的。這就是所謂“治痰先治氣,氣順則痰消”的體現(xiàn),這是其二。 1,咳嗽痰多,而且痰色白,一咳嗽就咳出一大灘來。這是痰濁生成之后,上犯于肺,肺失宣降所致。 2,胸悶,呼吸不暢。這是痰濕阻遏胸膈,導致氣機不暢而形成的。 3,惡心嘔吐。這一點在很多肥胖人士的身上可能多見,就是生活中總有惡心欲嘔的感覺。這是痰濕淤積在中焦,導致胃失和降而形成的。 4,四肢乏力。痰濕困脾,脾主四肢,所以痰濕重的人,一般不太勤快,總是感覺肢體沒力氣。 5,頭暈。這是痰濕上犯,阻遏清陽所致。 6,心悸。這是痰濕上犯而凌心所致。用中醫(yī)的專業(yè)術語來說,這就是“水氣凌心”。表現(xiàn)出來,就是心慌、心律不齊、早搏、心臟在胸腔亂跳。 7.手腳發(fā)麻。這就是痰濕阻滯了經脈,堵在四肢末端,氣不通就發(fā)麻。 這些現(xiàn)象,就是標準的痰濁癥候。痰也有很多類型的,中醫(yī)將其分為風痰、燥痰、寒痰、熱痰等等。今天我們所說的,指濕而生痰,所以我們一般濕、痰并稱,叫做痰濕,你明白了沒有? 痰濕的生成又豈在一朝一夕,一次性去濕祛痰根本就是耍流氓,因此我通常用的都是食療的方子,就拿這個祛濕來說: 用橘皮,桑葉,茉莉花,赤小豆,芡實,檸檬,荷葉,薏苡仁,決明子,山楂等二十幾味按照比例泡水喝。 這里面的這些成分剛好及時按照我上面所提到的原因去走,而且都是藥食同源的東西,長期用百利而無一害,如今現(xiàn)代化發(fā)展快速,很多人并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抓藥,去分配,剛好下面的同款29味濕清茶,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每天一袋,方便簡便。 中醫(yī)經驗分享 22小時前 有個患者說,剛開始用肚臍貼,感覺效果特別明顯,肚子小了、排便順暢、還很會排氣,但是用完兩盒就不明顯了,這是為啥? 上面這個患者的疑問很多用過肚臍貼的人都有曾反應過,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就和減肥一樣的道理。 剛開始是因為表現(xiàn)比較明顯,身體里堵的地方比較多,只要一用馬上就能感覺到了......過一段時間,這些表現(xiàn)都緩解了,用了兩三盒之后感覺又沒有那么明顯的變化了,這其實就是不同階段對比帶來的直觀感受,也是再正常不過的調理過程了。 一個階段有一各階段的變化,如果一個東西和瀉藥一樣持續(xù)性讓你腹瀉,那你說他還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 肚臍貼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作用呢? 我們的肚臍眼,是胎兒還在母體的時候,就通過臍帶跟母體進行能量交換和溝通的。所以,肚臍眼,在中醫(yī)里也是一個能量池,你可以看看很多人洗澡搓澡即便肚臍眼里面污垢很多,也不會專門去清理。 同樣的,這個地方也是最容易受涼,最容易進補的地方。用對了,作用也會很明顯。說白了,這一塊,也是判斷陽氣先天之根是否穩(wěn)固的。 假如不穩(wěn)固了,在中醫(yī)里面就稱作虛狀態(tài),而且,這個虛,指的是缺少陽氣的溫煦之能,是陽虛。 正因為溫煦失職,所以一般人會表現(xiàn)為四肢不溫,畏寒怕冷,小肚子發(fā)涼。脾陽不足,胃納不佳,所以食欲不振。陽虛不化津液,所以成痰,一般腰腹贅肉得不到運化就會堵在這里,小肚子也隨之越來越大。 氣血不豐,所以月經不準時量時多時少。陽氣不足,鼓動乏力,所以脈沉。也正是因為脾腎陽虛,運化失常,所以也就特別容易腹瀉。因此在環(huán)境低溫刺激下容易加重這樣的問題。 那該怎么辦呢? 我的建議的是,用古方桂圓、花椒、白芷、陳皮、桂枝以及茯苓團按照比例打成粉末和艾絨揉成團,晚上睡覺的時候敷在肚臍這個位置,然后用膠貼貼好,第二天睡醒在撕掉。 因為這里面的白芷、桂枝、艾絨、花椒等可以幫助散除寒氣,所謂寒則凝,溫則散。小肚子腰上的贅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痰生濕,濕則寒從而越凝越久堵而不通。茯苓、陳皮幫助把脾胃之功喚醒,正氣強大了,才能對抗邪氣;同時,額外添加的桂圓還能幫助睡眠。 肚臍眼這個位置,在中醫(yī)里也是神闕穴的位置,和他一起的還有氣海,關元這些穴位,這些都是關乎人體先天之氣的。所以平時大家經常用艾灸,或者其他保暖以及按摩的方式刺激這里其實就是對這里的保健。 像這個古方肚臍貼在哪些情況下用是最合適的呢? 1.如果你突然感冒,包括小孩晚上吹空調著涼了,就可以用上一貼,既能預防還能固護; 2.對于宮寒的人來說,經常覺得小腹冰涼,來例假的會痛經拉肚子,貼上一個月效果就出來了,月經量可能會變多,血塊變小,痛經得到緩解; 3.脾胃虛寒的人來說,經常胃不舒服,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貼上,預防脾胃虛寒帶來的各種不適。 4.還有因為濕寒導致的帶脈不通,腰上贅肉明顯,小肚子大,堅持用小肚子贅肉也會慢慢下來。 這個配伍,也是一個老方子,主要是讓大家知道這個辦法以及肚臍對我們的重要性和作用,怕麻煩的你也可以看看下面這個同款的肚臍貼,用的是同款的配伍做成的成品。 中醫(yī)經驗分享 昨天12:47 只知道脾虛,卻不知道是哪種脾虛?今天教你一次性理清,順便教一個老少皆宜的養(yǎng)脾之法! “十人九虛”說明了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著“虛”的一些問題。有不少人問我,“我脾虛,是不是吃一些健脾補脾的就好了?” 脾居中焦,能夠幫我們升清降濁,運化水谷精微,它的運化之能、宣降之能、滋養(yǎng)之能足矣以證明其后天之本的作用,而這4種脾虛之證,先分清才能知道如何補: 1.脾氣虛 脾氣虛是最普遍的一個,顧名思義就是脾氣不足,導致脾胃功能減退,水谷精微的不帶更好的運化,一般表現(xiàn)為面色萎黃,腹脹,便溏,食欲不振,渾身倦怠等。脾氣虛,一半原因在于飲食不潔,勞累過度,也可能是久病損耗了脾氣。 2.脾陽脾陰虛 既然脾氣虛得不到重視,那就會進一步演變?yōu)槠㈥柶㈥幪?。陽,具有推動、上升。四散。溫煦的作用;陰,具有寧靜、濡養(yǎng)、收攝和制約的作用,就像一對相敬如賓的夫妻,相輔相成,相互制約。 既然脾陽虛,那么表現(xiàn)就是脾虛和脾寒的表現(xiàn):浮腫、四肢冰冷,胃脘冷痛、腸胃怕冷,還會有腹瀉、感覺腹部脹滿、渾身乏力、消瘦、舌苔白。 脾陰虛:咽干、口燥、顴紅、潮熱、盜汗、消瘦、小便短黃、大便干結、舌紅少津少苔等癥狀。明白了脾陽脾陰就可以具有針對性調理了。 3.脾不統(tǒng)血 《金匱要略》中說,“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tǒng)攝”。脾統(tǒng)血的作用是通過氣攝來實現(xiàn)的。脾之所以能統(tǒng)攝血液,是因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脾氣虧虛嚴重,氣血生化就會不足,氣的固攝血液功能減退,就會使血逸出脈外,出現(xiàn)各種出血,也就是“脾不統(tǒng)血”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鼻子、牙齒、皮膚出血、尿血、便血、女性月經過多、崩漏等血不循經的癥狀。 4.脾氣下陷 我們知道,脾主要升清,當它虛弱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就升不起來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意思是說,當脾氣不足的會后,中氣下陷,就會導致一些腹部墜脹、脫肛、女性子宮脫垂等癥。 因此,今天教一個辦法按揉脊、臍、小腹、足三里來進行平時健脾。 1.捏脊:一般適用于小兒。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膚,沿脊柱自下而上,雙手交替向前捻動。每捏三下將皮膚提一下,這叫做“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膚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適當,不可擰轉;且要直線前進,不可歪斜。 2.揉臍: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鐘,每日1~2次。 3.擦小腹: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fā)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 4.按揉足三里: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 養(yǎng)脾胃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做出相應的改變。 肝,有多重要?養(yǎng)肝就是養(yǎng)命!分享老中醫(yī)樸實無華的護肝技巧。如果你還不懂怎樣養(yǎng)肝,今天這篇給你講明白! 俗話說:“養(yǎng)肝就是養(yǎng)命”!肝不好,就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導致這樣那樣的問題隨之而來。 肝不好的這3大表現(xiàn),你看看中了幾個: 1.肝氣郁結 愛生悶氣、氣血不暢;臉色暗黃愛長斑;氣血不暢,氣滯血瘀區(qū)體制;容易有結節(jié),經期有血塊。 2.肝血不足 經常熬夜,睡眠質量差,多夢易醒;眼睛干澀發(fā)癢,眼白發(fā)黃;指甲沒光澤,多豎紋易斷裂。 3.肝火旺盛 情緒波動大,易怒容易暴躁;眼睛發(fā)紅,容易出現(xiàn)紅血絲;口燥咽干,嘴巴干澀,舌苔厚膩;食欲不振,口有苦味有口氣。 上個月社區(qū)一個阿姨來找我說,最近總是感覺胃里面亂糟糟的,反酸水,口苦口干。問我,怎么辦才好。 我當時一看,她舌紅少津,脈象弦。就問是不是平時還感覺脅肋部位不舒服呢? 她說:當胃里反酸水的時候,前胸這一片都不舒服,有點脹,還有點火辣辣的。 我告訴她你這不舒服在胃里,其實病根是在心肝里,口苦反酸,胃里火辣辣的這些癥狀肝氣上逆的外在表現(xiàn)而已。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她說:你還別說,最近確實是有心事,因為兒子娶媳婦的事情,成天鬧心,老兩口辛苦一輩子給了兒子70萬做買房的首付,結果談的女朋友以各種幌子,今天買包明天買車,把孩子的錢騙的就剩下5萬了,這下要和他分手,最近一直忙著官司的事情。 而像阿姨這樣情況的人在生活中何止是她一個呢?工作和生活壓力大,情緒壓抑導致這樣的問題的人不在少數。 而造成這種情況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就是——肝氣郁滯。 肝氣郁滯帶來的結果之一,就是肝氣異常。肝氣異常的表現(xiàn)是什么? 肝氣橫逆。橫逆,如何表現(xiàn)?一個就是克犯脾土,令脾胃之氣升降失常。于是,人就容易吞酸。 第二,使得膽氣不降反升,所以這個人就會口苦。 第三,肝經循行之處,會因為肝氣的不暢而出現(xiàn)疼痛感、脹滿感。 《內經》里講肝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而內經里六節(jié)藏象論里更是提到:“肝者,罷極之本也,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 那什么叫罷極之本?罷者,疲也!肝為什么是罷極之本呢? 因為肝主筋,肝氣不足或者肝氣不夠條暢,這筋脈就打不開,當然也就疲勞,所以很多人覺的自己疲憊總是睡不醒,手腳沒勁。 也可以理解為,肝主升發(fā),木為少陽春生之氣,這肝出了問題,這人的陽氣就升不起來,當然也就容易疲勞。 我們常常講的左升右降,很多人只知道這左升右降講的是脾升胃降,陽升陰降,卻不知道我們的老祖宗講的左多半講的是肝! 所以肝養(yǎng)好了,陽氣就已經恢復了一半,身體自然就好了。 【中醫(yī)養(yǎng)肝怎么做?】 老師曾經給我寫過一個代茶飲的方子:是由菊苣,梔子、桑葉、葛根、百合、蒲公英、淡竹葉、茯苓、桔紅等按照比例組成。 它里面主要的菊苣:歸脾、肝、膀、胱經,能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 梔子、桑葉、蒲公英、淡竹葉能夠瀉火除煩,清熱利濕,利尿通淋,還有平肝明目,涼血止血的作用。 百合、桔紅起到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之功效,最后再加一味茯苓,上能健脾,下能利濕,具有健脾寧心的作用。 有人說,吃藥不是好得更快嘛,為什么偏偏要以這種食療的代茶飲來養(yǎng)肝呢? 其實我是不建議吃藥的,因為肝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而這種問題不是突然才有的,正所謂,冰凍三尺三尺非一日之寒,肝處于脾胃之上更是適合慢慢進補的,熬制的藥性太烈,反而會增加肝腎的負擔。 這樣跟給破了的輪胎充氣沒有區(qū)別,只會讓破損的地方越來越大。而且藥物也不能長期吃,能長期吃的只有食物。而這個茶湯就是藥食同源的方子,尤其是里面的菊苣古人經常是做菜來吃的。 《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碧拼侗静菔斑z》對茶的功效描述有這樣一句話:“茶,久食令人瘦”,而《神農本草經》上也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 所以說茶湯養(yǎng)肝才是對肝最大的養(yǎng)護,而這里的菊苣梔子茶湯從肝入手,滋養(yǎng)脾胃,鞏固腎陽,身體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好了。 現(xiàn)在新出活動菊苣梔子茶湯: 買2到手3盒! 買3到手5盒! 買5到手10盒! 流傳金方菊苣梔子茶 ... 全文轉發(fā) 評論 2 中醫(yī)經驗分享 昨天11:20 中醫(yī)高手總結的114個用藥經驗,學會了堪稱半個中醫(yī),記得收藏備用! ... 全文89 107 575 中醫(yī)經驗分享 前天19:02 9種頭痛類型,你被哪一個折磨過?圖末附:緩解技巧! ... 全文轉發(fā) 評論 5 中醫(yī)經驗分享 前天17:12 濕氣?到底是不是中醫(yī)的千年騙局呢?老師說:問這個問題的人,腦子一定不好使,他告訴我一個“祛濕”的訣竅,一開始我不相信,后來用得爐火純青。 濕氣?到底是不是中醫(yī)的千年騙局呢? 我也并不是例外,曾經對于這個問題思考過一段時間,為此我專門去請教了老師,老師說:“濕,生于是脾,堵在頭!”能問出這樣的問題,你腦子里是不是裝的都是水。 中醫(yī)認為,濕氣無外乎兩大類——內濕和外濕。 外濕,即中醫(yī)所謂六淫之一,一般指的是長夏季節(jié)自然界的一種陰邪,性重濁而黏膩。它可以阻滯人體氣機的活動,脾胃的運化,令肌肉酸重疼痛、消化不良、大便不爽。比如說現(xiàn)在這個時候,全國多地有雨。這個時候,天地間就有濕氣。 其實,咱們老百姓說得更多的是內濕。所謂內濕,往往指的是人體的代謝垃圾。也就是說,由于脾運化失常,沒有辦法把吃進來的東西,全變成精微物質去有效吸收、利用,而剩下的那部分,就成了濕氣。 不管是外濕還是內濕,中醫(yī)看一個人濕氣重的表現(xiàn),靠的就是全方位的辯證和觀察,從來都不是什么猜測和騙局,都是一個個細節(jié)組合起來,就像濕氣重的人一般的表現(xiàn): 1.大便粘膩、不成型,馬桶沖不干凈; 2.舌苔厚膩,頭油多,頭發(fā)一束一束被油黏在一起; 3.身材偏胖,脂肪多,肌肉少,身體軟綿綿的; 4.四肢沉重,不愛動彈,上樓梯步伐沉重,走到一樓,五樓都能聽得見; 5.不精神,嗜睡,腦袋反應慢,眼神呆滯,做什么事情都沒有興趣; 6.腹脹、胸悶、憋氣,以及食欲不振或者食量很大; 7.經常腹瀉,腹痛,濕疹、牛皮癬等等。 8.四肢關節(jié)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 所有的這些,就是濕邪在人體內的細節(jié),組成的象就證明你有濕邪了。用中醫(yī)的術語講就是癥候。 我隨便說一個案例吧。之前有一個女性患者找到我,她說最近一段時間肚子里面總是響,走路的時候也晃蕩,中脘部位怕冷,有時候還脹悶,整個人乏力,懶言,不愛吃飯,有時候時不時還嘔吐。 最近一段時間來,心情也非常低落,睡覺多夢,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舌質淡紅,苔白滑。 我沒有給她開什么大藥,就是通過食療的一些東西,通過我根據古方濕清茶改良而來的,二十九味濕清茶。 老師曾說:濕清茶是個好東西,可惜很多人不會用,自行購買的紅豆薏米,雖然大家聽著效果不錯,但是并不能從根源上去濕健脾,自然也就很容易反復,看不到結果,治標不治本。 就像這個濕清茶里面的蒲公英——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消炎的功效,蒲公英中含有非常豐富的鐵元素,如果經常食用,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另外蒲公英還有緩解便秘的作用,蒲公英富含纖維,直接食用,長期食用蒲公英泡水,可以增加腸胃蠕動,緩解便秘。 1、蒲公英中含有鉀元素,鉀元素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以改善水腫引起的肥胖。 2、蒲公英是寒性食物,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飲用后可以很好的緩解內熱、消減痘痘、改善濕疹。 3、蒲公英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最高,維生素C有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美白皮膚、淡化色斑的作用。 還有比如說薏苡仁——薏苡仁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苡仁它能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活血調經止痛、利尿、消水腫的作用。 《景岳全書》: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能去濕利水。以其去濕,故能利關節(jié),除腳氣,治痿弱拘攣濕痹,消水腫疼痛,利小便熱淋。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膿,利膈開胃。以其性涼,故能清熱,止煩渴上氣。 改良版的一共有二十九味,從補脾,化濕,健脾、去濕全方位角度幫助去濕?,F(xiàn)在剛好有活動,經過改良版的濕清茶現(xiàn)在活動: 中醫(yī)經驗分享 前天16:00 “濕氣一退,雜病無蹤!”冠心病,心絞痛就是這樣找上我們的,這幾個“信號”,就是在提醒你該養(yǎng)脾了。 想破腦袋也想不到,冠心病、心絞痛和濕氣能有什么關系呢? 我給你舉一個例子:想要種花,適宜低溫度和濕度,以及陽光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們花才能萌芽,生長,直到開花。疾病也是這樣的道理。 中醫(yī)稱濕氣為濕邪,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中的一種,屬陰邪,有重濁,粘滯、趨下的特點。 所以,一般濕氣很重的人都有以下的特點: 1.疲倦乏力、思睡,怕冷,這是陰邪傷害了陽氣的表現(xiàn)。 2.頭暈腦沉,頭重如被物裹住,這是被陰邪蒙蔽了清竅。 3.口淡無味,不思飲食,惡心欲吐,這是被濕氣困住了脾胃; 4.肢體酸痛,酸脹,沉重這是濕邪留滯于皮膚; 5.當然還有尿急尿頻,腹瀉,腹痛,舌苔白膩,黃膩; 我之前遇到過一個患者他是胸痹,心痛,也就是咱們現(xiàn)在說得冠心病,心絞痛,疼起來他的后背也跟著疼。 經過我的一番觀察,患者在吃過東西后,容易胃脹,并不消化,梗阻在腹中,難受的時候,還有嘔惡之感”一看舌脈,舌苔白膩。 此時我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思路,這就是:“寒客中焦,厥氣上逆,犯胃貫膈,濁陰鼻塞。” 接著,我就給他寫了一個方子,這個方子,并不是讓他煎湯藥喝,而是作為代茶飲,每日泡水喝。 冠心病,心絞痛是怎樣找上他的? 1.一般舌苔白膩之人,痰濕重者。有痰濕必然脾胃不佳,脾虛,運化失常,才會有痰濕。所以這類人一般也會胃脹阻梗,甚至嘔吐。 2.便秘,便溏,腹瀉。黑眼圈素來很重。 你看這兩點,是不是和上述濕氣重就對上了呢?濕氣是從哪里來的呢——脾胃之氣失常。 梗脹,基本同于胃脹了。嘔吐,更是胃氣不降的寫照。胃氣不降,為啥?因為脾的運化失常。脾虛,不升,所以胃氣不降。脾胃失和,排便的問題自然而然也就上來了。 由此,問題就出來了:根本問題,在于脾虛有濕。痰濕之邪作為陰濁之氣,往上返。這一返,不但令人嘔惡難食,更令心胸清陽之地被痰濁阻滯,這就形成了頑固的胸悶心痛。 用上面的話講,就是:“寒客中焦,厥氣上逆,犯胃貫膈,濁陰閉塞”。 而我開的代茶飲的方子里, 1.解毒驅寒祛濕——治標 清熱解毒去濕的茯苓,菊花、桑葉、薏苡仁、赤小豆、都有著祛濕和解毒的作用,主要驅寒祛濕,解決寒客中焦的問題。 2.健脾消積,化中焦之濕——治本 想要從根源解決,還得從健脾入手,蕎麥、白扁豆、茯苓、大麥、紅棗、橘皮、山楂、薏苡仁、槐花等從健脾利濕,理氣暢中,消積健脾入手。 3.養(yǎng)肝護肝 除了固護脾胃,通心陽之外還養(yǎng)肝護肝,梔子、菊花、淡竹葉、荷葉、金銀花、馬齒莧、茉莉花、蒲公英、芡實、玫瑰花決明子等等起到清肝明目,保護肝臟的作用,肝主疏泄,只有肝給了出路,上焦和中焦的功效也才能起到。 如此一來,中焦?jié)裥盎?,上焦?jié)彡幫巳ィ€得清凈之地,脾胃升降之機恢復,可以說小小的方子,用了各種手段,化解中焦的寒濕陰邪,可謂力大勢沉。 而且,因為這里面都是藥食兩用的食療資源,平時作為提升自身免疫力,緩解心情,調節(jié)內分泌,去除口氣,緩解睡覺虛汗多,便秘等改善各種因為脾胃失和造成的雜病情況。 小小一包可以隨身攜帶,泡水喝上一杯,隨時隨地祛濕氣。 中醫(yī)經驗分享 前天13:01 小王和我哭訴,母親還不到60,卻整日到處胡說:“堵住了,耳朵被堵住了!聽不真切咯!”而當我見過阿姨之后,我狠狠地斥責了小王一番! 前幾天,兒子單位的小王過來找我開點調理腸胃藥,夏天到了不忌口,隔三差五就鬧肚子了。 拿過藥后我順便問了問他母親近來身體狀況,這一問,我狠狠地斥責了小王一番。 他說:“其他的倒是還好,就是從前幾個月母親老說“耳朵被堵住了!聽不真切咯!” 我說:“糊涂!這分明就是耳鳴,趕快帶我去看看。' 見過小王母親之后,我斥責小王對母親不用心,經過一番了解,除了耳鳴,他母親還有這幾個情況: 牙齒松動,腰膝酸軟、頭暈,睡眠質量不好,心煩,乏力,手足心發(fā)熱的表現(xiàn),這個耳鳴的情況就像蟬鳴一樣,近來也是越發(fā)頻繁。 看過之后,我給寫了一張方子:人參、桑葚、枸杞子、黃精、茯苓、荷葉、蒲公英、甘草、梔子、山楂、大麥、百合、橘皮、淡竹葉、百合等等。 把這些按照比例,放入大茶杯里頭,倒入剛燒開的沸水,蓋好蓋子,悶泡15分鐘之后飲用??梢苑磸蛶状翁砑娱_水。上午一劑,下午一劑,適合長期用。 這里面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什么,陽氣“飄”起來了,問題也就來了。 中醫(yī)將腎分腎陽和腎陰,里頭分別藏真陽和真陰。陰陽相濟,相互平衡,我們的身體才會舒服。如果腎精虧虛,腎陰不足,這就導致陰陽失衡。 陰的一面,弱了。它收斂不住陽的一面,母親管不住孩子了,孩子在外面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一樣。腎的虛陽浮越,會浮到哪里呢?答案之一,就是耳朵。腎開竅于耳。 于是,就開始耳鳴了。 另外還有牙齒松動——腎精虧虛,腎陰不足。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精虧虛,不養(yǎng)齒根,于是牙齒松動。 腰膝酸軟——腎主腰膝。腎精虧虛,則腰膝酸軟乏力。 頭暈迷糊——腎陰不足,則肝陰受損,肝風內動,于是頭暈迷糊。 睡眠不好——虛熱擾及心神,所以睡眠不好。 手足心熱——心腎之陰不足,心經和腎經又都走手心、腳心,因此會手腳心發(fā)熱。 清楚了這些,簡單說說這里面的原因: 方子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這里黃精,枸杞子,桑葚、茯苓、百合、蒲公英、淡竹葉、梔子、荷葉把陽氣先收斂下來,然后補精滋陰。作為腎精腎陰的基礎。 人參、甘草,山楂,大麥這些就是用來善后的,也是我常用的操作,脾胃不顧及,就相當于穿了一個漏風的棉襖一樣。 搭配在一起效果就不一般了,重要的是這些還都是藥食同源,進行合理搭配后,并不會功法之力那么明顯對人體造成傷害。補腎藥一般都是大熱性,但是這里面的就不會,整方勝在平和,溫補緩補,讓身體從食物中吸取的營養(yǎng)也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