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廚房就像一個家的心臟,它生機勃勃時,便能提供能量,給家庭帶來明媚的活力?!?/span> 但冷清的廚房,看似一塵不染,卻增添了家人間的距離感。 而熱鬧的廚房,不僅提供可口的飯菜,還會帶來一屋子的歡聲笑語。 父母通過食物表達自己的情感,每一餐飯,一瓢飲滲透著對孩子的關(guān)懷與愛意。 其實,看廚房的溫度,便可判斷一個家庭幸福指數(shù)。 在熱氣蒸騰的廚房下長大的孩子,自然幸福指數(shù)也會更高。 在電視劇《少年派》中,有這樣一段故事。 鄧子琪的家境富裕,媽媽也很愛她,給她請最貴的家教、最好的保姆,買最好的衣服,最貴的化妝品…… 不過,因媽媽的生意太忙,很少陪她在家吃飯,更沒時間給她做飯。 有次,媽媽答應(yīng)陪子琪回家吃飯,子琪開心得不得了。 于是,她放學(xué)后便早早回家。 媽媽到家后,保姆已做好媽媽最愛吃的魚,子琪貼心給媽媽盛飯,盛湯。 但媽媽坐下后,僅吃了兩口,便說: “我中午還有個合約,就不陪你吃飯了。今天的合約特別重要,簽成能賺一大筆錢?!?/span> 子琪聽到后瞬間失落透頂。 看到女兒心情低落,媽媽便安慰道:“等媽媽忙完后,再陪你吃大餐”。還說,安排她去歐洲旅游。 即便如此,鄧子琪也高興不起來。 再大的房子,給再多的錢,也滿足不了她內(nèi)心渴望擁有一個彌漫著煙火氣的家,一個能陪自己吃飯的媽媽。 連一頓飯都沒時間做、沒時間吃,孩子也很難感受父母的愛意。 缺少煙火氣的家庭,似乎讓家人間的感情也減少很多。 廚房由冰冷鍋具組成,本身并不會傳遞熱量。 但房子里有了愛的人,鍋具在灶臺上滋滋聲響,炊煙伴隨著飯香,讓生活有了煙火氣,這個家才有了溫度。 清晨,一碗溫熱的白粥,除了解決饑渴,更是給予孩子一份內(nèi)在的愛意和安全感。 看過一句話:“儀式感,是讓我們擁有愛的感知力,并用心去感知這個世界。” 而熱氣騰騰的廚房里,就是一種表達愛的儀式感。 廚房本身沒有意義,但有了煙火氣,家便有了暖意。 黃磊曾說:“幸福是爸爸手中的大勺,也是孩子碗里的飯菜。孩子的快樂,就藏在吃飯這件小事上?!?/span> 愿意花時間燒一桌美味佳肴的父母,想必也是對家人傾注了十足的愛意。 而幸福的孩子,大多源于有愛的家庭。 作家蔣勛講過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在那個年代,經(jīng)濟條件有限,物資匱乏,不像現(xiàn)在有各種山珍海味。 可即便如此,他的媽媽,每天還是會做精美的晚餐,等下班的丈夫和放學(xué)的孩子。 最關(guān)鍵的是,媽媽每天的飯菜都很新奇。 就算簡單的一道面食,母親都別出心裁,想法兒換花樣,切成不同形狀的面食,做出變化萬千的樣式。 他說每天放學(xué)回家最幸福的事,便是推開家門的驚喜。 長大后談起媽媽時,他記憶中最多的便是媽媽的廚房: “那雖然是一個不太大的地方,但是媽媽的愛卻讓我覺得那里好大好寬闊。” 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工作忙碌完回到家,母親圍著圍裙,鐵鏟在鍋內(nèi)翻炒,不一會飄出香味,父親再張羅把飯菜端上桌,一家人其樂融融地邊吃邊聊。 其實,所謂幸福的生活,并非擁有多大的房子,多精美的裝修風格。 而是一家人在煙火味里的彼此守候,在瑣碎的生活中,傳遞給孩子最踏實的安全感。 被愛浸泡過的孩子,未來才有能力愛人,也才有能力抵抗歲月煩擾。 認同這句話:“原生家庭的溫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而給孩子提供有愛的環(huán)境,便是每位家長此生最大的追求。 孩子的成長是一場無法回看的直播,錯過了便成遺憾。 而父母走心的陪伴,便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禮物。 聽過一個小故事。 小萌的媽媽是一位企業(yè)家,每天忙碌是必不可少。 但她小時候記得,媽媽每周都會抽出四五天時間,在晚上六點鐘的時候回家吃晚餐。 飯后,大約晚七點,他們再掏出一本書,全家坐在一個小圓桌前進行半小時的閱讀。 讀完以后,他們再進行15-30分鐘的家庭討論: “這段故事,在每天的學(xué)校生活、工作生活有什么影響?自己收獲了什么?” 在父母陪伴滋養(yǎng)下,小萌自然也成為非常優(yōu)秀的人。 她現(xiàn)已連續(xù)出版十幾本暢銷書,還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未來可期。 密歇根大學(xué)曾做過一項調(diào)查: 調(diào)查顯示,對行為得體、考試名列前茅這兩件事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作業(yè)的數(shù)量,也不是家長督促學(xué)習的程度,竟然是家庭聚餐的頻率和時長。 其實,一個孩子良好的品質(zhì),學(xué)習能力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形成的。 董卿在《朗讀者》中也說: “陪伴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失去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span> 而和孩子一起吃飯,便是最好的陪伴方式。 《窮爸爸,富爸爸》有句話說的好: “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span> 如奧巴馬任職總統(tǒng)期間,無論當天有多重要的事情,都會在下午6點半,坐下來和妻子米歇爾、女兒們一起吃飯。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心愛的父母一起吃。 在我們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和家人一起吃飯,也是提供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提供互相鼓勵、支持的空間,從而增添家人間相互關(guān)愛的紐帶。 每周固定至少三次聚餐,每次至少有十分鐘高質(zhì)量談話,便是高質(zhì)量陪伴。 而花時間高質(zhì)量的陪伴,才是最高級的家庭教育。 心理學(xué)家戴維·埃爾金德說: 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在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被足夠的愛滋養(yǎng),生活會更從容淡定。 而食物便是父母表達愛意的方式,廚房里的煙火氣,也是傳遞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態(tài)度。 舌尖連著心間,孩子眼中的幸福很簡單,就是在一粥一飯中用心陪伴。 如黃磊所說:“做父母的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就是那些給孩子的一餐又一餐的飯?!?/span> 余生,讓孩子們在熱氣蒸騰的廚房下長大,讓我們助力孩子內(nèi)心的溫暖,支持他一路向陽而行。 作者 | 江小羽,公眾號:滿媽記。
|
|
來自: bulaolindtsg > 《各類文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