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憑什么位居“宋四家”之首?看了這幅字,讓你心服口服!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位居“宋四家”之首,是宋代書法的領軍人物。 作為出了名的豪放豁達之人,蘇軾的人生并不如他表現(xiàn)出的那般云淡風輕。 1080年,時年45歲的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筑房居于東坡,便自號“東坡居士”。 這時的蘇軾,人到中年,橫遭貶謫,這事要擱別人身上,說不定怎么痛苦難捱,自憐自艾呢。 但蘇軾不,用現(xiàn)在的話來講,蘇軾是骨子里的貴族,無論經歷多少世事變故,在他這里永遠都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甚至于被貶黃州后,蘇軾還潛心研究出了豬肉的新吃法,鼎鼎大名的“東坡肉”。 但人終究不是機器,再豁達的人也會偶爾有點小情緒,這幅《黃州寒食帖》中所書的兩首詩就是蘇東坡先生的紓情之作。 卷后有黃庭堅稱贊此作的跋語:“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之處”。 司馬遷曾言:“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睂懴麓俗鲿r的蘇軾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也是為何蘇軾的這幅《黃州寒食帖》能夠成為佳作的一大原因。 蘇軾自己曾經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將蘇軾視為良師益友的黃庭堅也認為:“蘇軾以天資寫書,善書乃其天性”。 乘興作書,古人最擅此道,王羲之、米芾、懷素是這樣,蘇軾也是這樣。 在這幅《黃州寒食帖》中,蘇軾傾注了自己的感情,并將這種情感寓于點畫線條的變化,結字的大小不同,和布局的疏密有度之中。 這其中最為神來一筆是這個“年”字,筆酣墨飽,神充氣足,并且不同于蘇軾一貫的“短扁”字形。 這個“年”字格外的高長,尤其是結筆的豎,好似離弦之箭,緊繃直立,鋒芒畢露,筆力雄健,情真意切全篇再無一豎可以超過這一筆。 蘇軾終究不是傷春悲秋之輩,即使是傷感之作,也要配以恣肆跌宕,飛揚飄灑的書法,不失其豪放豁達的本色。 這幅《黃州寒食帖》和他的作者蘇東坡一樣,經歷了不少的波折。先是差點焚毀于圓明園大火,后被日本藏家買走,又險些因東京大地震深埋地下,但最后都有驚無險地留存了下來。 蘇東坡這樣的人物,史書千載,也只此一人而已!世間再不會有第二個蘇東坡,更不會有第二幅《黃州寒食帖》。 后來這幅蘇軾的行書原跡作品被從日本買回,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而今,我們經過多方努力,將此原作進行了超高清的1:1復刻,復原出跟原作細膩無差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學習和臨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