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從前年開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是“幸福課”,聽課人數(shù)超過了王牌課《經(jīng)濟學導論》。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年輕講師,名叫泰勒·本-沙哈爾。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塔爾博士在哈佛學生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受到學生們的愛戴與敬仰,被譽為'最受歡迎講師'和'人生導師'。 在一周兩次的“幸福課”上,本-沙哈爾沒有大講特講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淺出地教他的學生,如何更快樂,更充實、更幸福。 一、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jié)合 “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點點滴滴?!?/span> 本-沙哈爾竟然從漢堡里,總結(jié)出了4種人生模式。 當年,為了準備重要賽事,除了苦練外,他須嚴格節(jié)制飲食。開賽前一個月,只能吃最瘦的肉類,全麥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發(fā)誓,一旦賽事完了,一定要大吃兩天“垃圾食品”。比賽一結(jié)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愛的漢堡店,一口氣買下4只漢堡。當他急不可待地撕開紙包,把漢堡放在嘴邊的剎那,卻停住了。因為他意識到,上個月,因為健康的飲食,自己體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漢堡的美味,很可能會后悔,并影響自己的健康。望著眼前的漢堡,他突然發(fā)現(xiàn),它們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可以說,代表著4種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種漢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誘人,但卻是標準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樂,但同時也埋下未來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時享樂,出賣未來幸福的人生,即“享樂主義型”; 第二種漢堡,口味很差,里邊全是蔬菜和有機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會吃得很痛苦。犧牲眼前的幸福,為的是追求未來的目標,他稱之為“忙碌奔波型”; 第三種漢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還會影響日后的健康。與此相似的人,對生活喪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對未來抱期許,是“虛無主義型”; 會不會還有一種漢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種“幸福型”漢堡。一個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當下所做的事,又可以獲得更美滿的未來。 End 郁今香簡介:
|
|
來自: 樂康居 > 《幸福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