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二十出頭的時候,被人問起年齡,習(xí)慣性報虛歲,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幼稚。如今到了即將奔三的年紀(jì),跟人報年齡總是報周歲,這有種掩耳盜鈴的意味,仿佛是為了暗示自己還不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被孔子種了心錨。比如,我30歲了,真的立起來了嗎?我40歲了,我的生活和精神,還充滿迷惑嗎?幾乎,每個年齡階段都伴隨著焦慮。焦慮是對現(xiàn)狀的不滿,如果一個人不焦慮,可能他已經(jīng)選擇躺平了,而躺平的人生是一潭死水,看不到希望。 前些日子,又重溫了電影《阿甘正傳》。阿甘干一件事成一件事,是橄欖球冠軍,是越戰(zhàn)英雄,也是億萬富翁。阿甘的內(nèi)心充滿力量,在我看來他的力量來源于跑步這項運動。 我對朋友提過一個觀點:人到中年,有間教兩件事值得堅持,運動和閱讀。運動是訓(xùn)練身體,閱讀則是錘煉思想。 無論閱讀也好,運動也好,主要是可以讓一個人保持一種向上的狀態(tài)。畢竟一個人想頹廢太容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