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 / 讀 / 藝 / 術(shù) / 學(xué) / 院 VIVA - 足不出戶 聆聽大師 - 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顏真卿《祭侄文稿》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 今天要講一個書生,和一卷流傳千年的“草稿紙”的故事。 書生出身名門,祖先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的顏回。 他自幼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學(xué)識淵博,在書法上造詣頗深。 開元盛世,大唐王朝最好的一段時光,書生進士及第,歷任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書生工作的時候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替百姓謀福利,疏通河道、懲治貪官污吏、平反冤假錯案……頗得民心。 書生為人正直,不肯做溜須拍馬的事兒,因此得罪權(quán)貴被貶。 此后的歲月里,書生的人生開始發(fā)生大轉(zhuǎn)折,他不再僅僅是一個書生而已,他是守城將領(lǐng),他是大唐最硬的骨頭。 安史之亂中,書生兄長滿門被殺,侄兒的頭顱,被裝在盒子里,送到書生面前。 痛徹心扉的書生寫下悼文“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最后的最后,將近八十歲高齡的老書生,去招安反叛的淮西節(jié)度使,不肯歸順叛軍的書生,也和他的兄長一般,罵賊而死。 在之后的千年歷史中,書生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世人稱其為“楷書四大家”之一,又與柳公權(quán)并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是的,書生叫做顏真卿,有很多人臨摹過他的字帖,卻難得其風(fēng)骨。 他寫給侄兒的悼文,是被稱做“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份被保存千年,顛沛流離千年的,禁不得一絲損壞的“草稿”,即將被臺灣當(dāng)局跋山涉水送去日本展覽。 千年前行文者和文中記敘的苦難,可能要再次被它經(jīng)歷一番。 《祭侄文稿》共23行,234字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40歲時,顏真卿被調(diào)回京城,彼時的唐玄宗坐享開元盛世,終日與楊貴妃作樂,朝堂大事盡數(shù)掌握在楊國忠手中。 生性秉直的顏真卿不屑曲意逢迎,因而得罪了只手遮天的楊國忠,被貶至平原——那里,是安祿山的管轄地帶。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安祿山率軍15萬,在范陽(今北京)起兵,其屬下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噪之聲震地。 河北都是安祿山統(tǒng)轄范圍內(nèi),叛軍所經(jīng)過的州縣,都望風(fēng)瓦解,當(dāng)?shù)乜h令或者開門迎接叛軍,或者棄城逃跑,或者被叛軍擒殺。 偌大的河北,只有兩所城池的將領(lǐng)孤軍奮戰(zhàn),反抗安史叛軍。 一處是顏杲卿所守的常山,另一處,便是顏真卿所在的平原。 顏杲(gǎo)卿是顏真卿堂兄,曾是安祿山部下,安史之亂時,他與兒子顏季明死守常山,殺叛將,練士卒,在他的影響下,河北十七郡縣紛紛響應(yīng),震動天下。 第二年,史思明率軍攻打常山,顏杲卿向王承業(yè)求救未果,只得晝夜防守,拼死作戰(zhàn),但城內(nèi)兵員短少,寡不敵眾,顏杲卿父子及一眾將領(lǐng)彈盡糧絕被捕。 安祿山見了顏杲卿,斥責(zé)其不為己所用。 顏杲卿輕蔑的笑了笑,“世為唐臣,常守忠義?!?/p> 安祿山以其子顏季明的命威脅,顏杲卿怒目而視,一言不發(fā),隨即,顏季明慘死叛軍手中。 而顏杲卿,被安祿山綁在天津橋上,遭受凌遲之罪。 安祿山對顏杲卿恨之入骨,一邊審訊一邊吃他的肉,顏杲卿罵不絕口,叛賊鉤斷了他的舌頭,說:“看你還能罵嗎?” 顏杲卿在含糊不清的罵聲中遇害,時年六十五歲。 這一天,他的親人,部下,同僚,一門三十余口,均被殘殺,無一投降。 顏杲卿的尸身,更是只剩下一只腳的腳骨和幾縷頭發(fā)。 第二年,死守睢陽的張巡,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與叛軍交戰(zhàn)四百馀次,遮蔽江淮地區(qū),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 最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 多年后,國破家亡回天無力的文天祥,在獄中寫下《正氣歌》,“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蕩氣回腸。 《祭侄文稿》 顏杲卿一家遇害兩年后,50歲的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訪季明的尸骨,卻只找回一顆頭骨。 面對侄兒的頭顱,回想起兄長滿門忠烈,卻無辜慘死,顏真卿悲憤交加,一氣呵成寫下《祭侄文稿》。 這著實不能算是一篇漂亮的書法,甚至連工整都算不上,它被寫在一卷打草稿用的破紙上,情緒激動的書法家,屢屢涂抹,重寫,字跡潦草。 但它的意義與價值,卻不能以是否好看論。 《祭侄文稿》的背后,滿滿都是書法家的心血和信仰,上至整個大唐王朝的滄桑,下至兄長滿門被害,都藏在文字中,一句“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道不盡的杜鵑啼血,痛徹心扉。 《祭侄文稿》局部 1933年,北平故宮博物館開始南遷文物,《祭侄文稿》是當(dāng)時第一批打包的,時任院長易培基有言,“國亡尚有復(fù)國之日;文化一亡則永無補救。” 就這樣,《祭侄文稿》跟隨其他一萬多箱文物顛沛流離兩萬里地,輾轉(zhuǎn)走過南京、上海、長沙、貴州等半個中國的土地。 解放戰(zhàn)爭期間,海軍“中鼎”輪、“昆侖”艦和招商局“海滬”輪上,2,972箱故宮文物漂洋過海,來到了臺灣。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便在“中鼎”輪上。 從此,《祭侄文稿》長居臺灣,公開展出的時間少之又少,上一次展出,已經(jīng)是2008年。 《祭侄文稿》成書于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61年,就是這樣一卷比《蒙娜麗莎》還老,珍貴程度不亞于《清明上河圖》的文物,卻要被臺灣當(dāng)局送至日本展覽。 相關(guān)負(fù)責(zé)人,不說及時止損,反而相互推諉,不肯承擔(dān)責(zé)任,著實令人心痛。 微博博主“蘇耷水”發(fā)出感慨,“書法是最能表現(xiàn)一個人所有特質(zhì)的心電圖,這才是中國藝術(shù)最高貴絕倫之處。沒有了李白杜甫,沒有了顏真卿懷素張旭李龜年,就幾個瓶瓶罐罐,幾件陪葬的冥器,那還算是盛唐么?《祭侄文稿》是我們能看到的最鮮活的大唐遺跡,沒有之一。那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老英雄,一代書法宗師,在那樣一個空前的盛世崩塌的時刻,把半生的淚留在了那張破紙上?!?/p> 《祭侄文稿》上的一枚印章,“子孫保之” 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讓我們將時間軸播回大唐,看一看顏真卿最后的命運。 安史之亂后,大唐王朝走向衰落,顏真卿宦海沉浮,如履薄冰,他的剛正不阿招來權(quán)貴不滿,屢次被貶。 建中四年(783年),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謀反,在奸相盧杞的建議下,唐德宗李適派顏真卿前往李希烈軍中招安。 滿朝文武皆知盧杞用意,有人勸他不要去,但顏真卿還是去了。 此時回想,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顏真卿,究竟是早已做好以身殉國的準(zhǔn)備,還是面對圣旨不得不妥協(xié),我們不得而知。 但我們知道的是,誘降不成的李希烈,恐嚇顏真卿,要挖坑活埋他,割下被捕兵將的耳朵給他看,顏真卿不為所動,自己寫好了遺書、墓志和祭文。 第二年,李希烈見大勢已去,派人縊殺顏真卿。 就這樣,這位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大唐名臣,大書法家,死于叛賊之手,終年76歲。 半年后,叛亂平定,淮西節(jié)度使陳仙奇派軍將護送顏真卿的靈柩回京,德宗為他廢朝五日,追贈司徒,謚號“文忠”。 關(guān)于顏氏兄弟,關(guān)于《祭侄文稿》,那是一段悲壯的歷史,是顏氏一族拼死捍衛(wèi)大唐王朝的見證,或許也是,中華民族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縮影。 -END- |
|
來自: 西一里2l6sluho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