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0月28日,紅軍第1方面軍根據(jù)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組成紅軍第9軍團,羅炳輝任軍團長,蔡樹藩任政治委員,轄第3、第14師和獨立第1、第4團。 1933年11月,紅軍第4方面軍開始反六路圍攻。 四川軍閥劉湘根據(jù)蔣介石的命令,于10月就任四川“剿匪”總司令。11月初,劉湘糾集四川軍閥部隊約20萬人,采取分進合擊、步步為營、穩(wěn)扎穩(wěn)打的方針,分六路對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發(fā)動圍攻,企圖在3個月內(nèi)將紅軍圍殲于川陜邊境地區(qū)。 這時,川陜革命根據(jù)地日趨鞏固,紅軍第四方面軍已有8萬余人。紅4方面軍在根據(jù)地人民群眾的支持下,仍然采取“收緊陣地”的作戰(zhàn)方針,以第4、第33軍和第9、第30軍主力共28個團配置于萬源以東,南至宣漢、達縣的東線地區(qū),對付川軍第5路(24個團)、第6路(18個團);以第31軍主力和第9、第30軍各1個師共12個團,配置于北起廣元,沿嘉陵江以東至營山、渠縣以北的西線地區(qū),分別牽制川軍第1、第2、第3、第4路;以4個團分別置于旺蒼壩以北三道河地區(qū),通江縣北部的碑壩地區(qū)和西鄉(xiāng)以南地區(qū),鎮(zhèn)巴以南地區(qū),警戒陜南之敵。 12月中旬至1934年8月上旬,川軍接連發(fā)動4次總攻,紅軍4次主動收緊陣地。在收緊陣地的過程中,紅軍依托山險,頑強阻擊和適時反擊,殺傷了大量川軍,并逐步集中主力,準備反攻。在川軍以攻占萬源為主要目標的全線進攻受挫后,紅軍從8月9日開始在東西兩線先后反攻。黃貓埡一戰(zhàn),殲川軍10多個團,紅軍乘勝收復通江、巴中、南江等縣城,占領蒼溪、閬中縣城,控制了北起廣元、南至閬中的嘉陵江東岸大片地區(qū)。至9月,紅4方面軍勝利的粉碎了川軍的六路圍攻,俘其2萬余人,繳獲各種槍3萬余枝(挺),炮100余門,擊落飛機1架,沉重地打擊了四川軍閥部隊,鞏固和擴大了川陜革命根據(jù)地。 紅軍第9軍團各級領導成員名錄(1933年10月,由第3師、第14師和獨立第1、2團組成) 軍 團 長 羅炳輝 政治委員 蔡樹藩 參謀長 張 翼 郭天民(后) 政治部主任 李湘舲 蔡書彬(后) 組織部長 劉 英(代) 衛(wèi)生部長 吳清涪 第3師 (原第1軍團第3師) 師 長 羅炳輝(兼) 吳皋群(代) 張經(jīng)武(后) 政治委員 蔡樹藩(兼) 劉 英(后) 參謀長 郭天民 政治部主任 劉 英(兼) 第7團 團 長 劉華香 政治委員 周 彪 第8團 團 長 劉雄武 楊梅生(后) 政治委員 謝秀芳 第9團 政治委員 羅桂華 第14師 師 長 張宗遜 政治委員 朱良才 參謀長 潘 同 政治部主任 唐天際 供給部長 歐陽朗榮 第40團 團 長 王濟民 高化祥(后) 政治委員 陳永祥 第41團 團 長 馬良駿 政治委員 王益之 第42團 團 長 畢占云 咸 欽(后) 紅軍第4方面軍川陜(反六路圍攻)時期各級領導成員名錄(1933年11月—1934年9月)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 主 席 張國燾 副主席 陳昌浩 徐向前 參謀長 倪志亮 參謀處主任 黃正平 紅軍第4方面軍 (1933年秋擴編到五個軍,共八萬余人) 總指揮 徐向前 總政治委員 陳昌浩 副總指揮 王樹聲 政治部主任 陳昌浩(兼) 副主任 曾傳六 周純?nèi)ê螅?/p> 政治保衛(wèi)局局長 曾傳六(兼) 總經(jīng)理部長 鄭義齋 總醫(yī)院院長 蘇井觀 總醫(yī)院政治部主任 張琴秋 婦女獨立團 (1934年春,由婦女獨立營擴編組成) 團 長 張琴秋 曾廣蘭(后) 政治委員 張琴秋 少年先鋒隊 (1933年底組成) 團 長 陳繼武 彭楊紅軍學校 校 長 倪志亮 第4軍 軍 長 王宏坤 政治委員 周純?nèi)?/p> 張廣才(后) 王建安(后) 副軍長 劉世模 政治部主任 徐立清 第10師 師 長 汪乃貴 政治委員 甘良發(fā) 副師長 張新福 政治部主任 張世謙 第28團 團 長 張傳成 張道容(后) 政治委員 高厚友 副團長 葉德恩 第29團 團 長 劉先潤 政治委員 范朝利 第30團 團 長 涂錫忠 政治委員 涂學淵 政治處主任 程再當 第11師 師 長 陳再道 政治委員 葉成煥 副師長 葉成湖 陳錫聯(lián)(后) 政治部主任 彭瑞珍 第31團 團 長 周光策 政治委員 李發(fā)意 政治處主任 李慶雍 第32團 政治委員 陳伯稚 副團長 劉善德 第33團 團 長 熊德臣 政治委員 胡奇才 吳誠忠(后) 副團長 雷德弟 第12師 師 長 張才千 政治委員 徐長勛(兼) 副師長 劉善德(?) 政治部主任 吳世普 李德明(后) 第34團 團 長 李德義 政治委員 徐勝洲 第35團 (1933年10月組成) 第36團 團 長 汪忠誠 汪烈清(后) 李香恒(后) 政治委員 徐高金 劉治朝(后) 第9軍 軍 長 何 畏 政治委員 詹才芳 副軍長 許世友 參謀長 王學禮 政治部主任 王新亭 經(jīng)理部長 韓紀能 第25師 師 長 許世友(兼) 韓東山(后) 政治委員 陳海松 副師長 潘幼卿 第73團 團 長 劉理運 政治委員 張少槐 副團長 余 元 第74團 團 長 潘幼卿 于 明(后) 王祖營(后) 政治委員 易漢文 副團長 徐仕貴 魏新濤(后) 第75團 團 長 韓東山(兼) 政治委員 潘幼卿(兼) 政治處主任 陳學柱 第26師 (1933年10月組成) 政治委員 陳少猛 第76團 政治委員 舒賢文 第27師 師 長 劉理運 政治委員 梅宏華 梅華樊(?) 副師長 汪成功 第79團 團 長 林英儉 政治委員 楊思暢 第80團 團 長 李興發(fā) 陳家柱(后) 政治委員 胡山宗 副團長 譚德云 余文化(后) 第81團 團 長 胡宗萬 政治委員 鄭維山 政治處主任 金先國 第30軍 軍 長 余天云 政治委員 李先念 副軍長 程世才 政治部主任 李天煥 參謀主任 文建武 陳增連(后) 第88師 師 長 汪烈山 熊厚發(fā)(后) 政治委員 王建安 副師長 王德元 政治部主任 汪加申 第263團 團 長 邵烈坤 黃耀宗(后) 政治委員 陳錫聯(lián) 黃英九(后) 第265團 團 長 黃清友 周洪坤(后) 政治委員 黃英祥 第268團 團 長 王德清 趙玉環(huán)(后) 政治委員 秦泰山 政治處主任 秦泰山(兼) 第89師 師 長 柴洪儒 王志凱(后) 政治委員 張文德 副師長 王志凱 丁紀才(后) 汪成功(后) 第262團 副團長 黃述生 第264團 團 長 李子龍 副團長 羅登元 第90師 師 長 徐盛禮 (徐圣禮) 政治委員 程世才 副師長 丁紀才 政治部主任 李達芳 趙基梅(后) 第267團 政治委員 金榮華 副團長 祝守金 第269團 (1933年10月組成) 政治委員 蔡宏安 第270團 團 長 王志遠 政治委員 易迺有 第31軍 軍 長 王樹聲(兼) 孫玉清(后) 政治委員 曾傳六 副軍長 李 特 參謀長 李 特(兼) 龔炳章(后) 政治部主任 林英安 張成臺(后) 第91師 師 長 朱德崇 政治委員 杜義德 副師長 王友均 參謀長 漆先玉 政治部主任 胡青山 第271團 團 長 王友均 易文洮(后) 政治委員 李成芳 第272團 (1933年10月組成) 團 長 孟傳清 副團長 馮元洪 第273團 團 長 潘子乾 第92師 師 長 陳友壽 政治委員 楊朝禮 副師長 韓家松 第274團 團 長 韓家松(兼) 副團長 羅登元 政治處主任 馮學志 (洪學智) 第276團 政治委員 方應全 陳緒潤(后) 副團長 祝守金 政治處主任 李皮剛 張國學(后) 第93師 師 長 葉道智 政治委員 王德安 第277團 團 長 洪美田 孟傳清(后) 副團長 鳳元義 第278團 (1933年底組成) 團 長 徐深吉 政治委員 程少清 第279團 團 長 洪 禮 沈傳贊(后) 政治委員 苗宗元 副團長 王其康 丁子高(后) 第33軍 (1933年10月底,由川東游擊軍改編。全軍共一萬余人) 軍 長 王維舟 政治委員 楊克明 副軍長 羅南輝 政治部主任 何志余 經(jīng)理處主任 徐正昌 獨立團 團 長 黃中炳 第97師 師 長 羅南輝(兼) 蔣群麟(后) 政治部主任 金先國 第291團 團 長 唐全弟 第98師 師 長 蔣群麟 政治委員 龔堪彥 第294團 團 長 葉良品 余立貴(后) 第99師 師 長 冉南軒 第295團 團 長 漆承龍 第296團 團 長 吳子太 政治委員 吳誠忠 第297團 政治處主任 李長燕 川陜省軍區(qū)指揮部 指揮長 張廣才 副指揮長 林英安 徐長勛 李隆興(后) 川陜省游擊總指揮部 (1934年春組成) 總指揮 周純?nèi)?/p> 東路游擊指揮部 (指揮萬源、宣達、城口、紅勝等地游擊武裝) 司 令 丁武選 南路游擊指揮部 (指揮江口、渠縣、巴中、營山、丁山等地游擊武裝) 西路游擊指揮部 (指揮廣元、南江、恩陽、長赤、紅江等地游擊武裝) 司 令 袁克福 北路游擊指揮部 (指揮赤北、赤江等地游擊武裝) 司 令 李隆興 第89師秦泰山 秦 |
|
來自: 蘭州家長 > 《中央蘇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