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網(wǎng)課是親子關系的毒藥”,想必經(jīng)歷過的人不會否認。 尤其是父母、娃雙雙居家的時候。 上海的朋友跟我說“隔離不怕,沒菜不怕,就怕一天到晚和娃吵架?!?/span> 深圳的朋友也是苦不堪言。以前只道是送娃去上學,現(xiàn)在才明白那都是為了保命啊。 網(wǎng)課兩個月,天天在吵架。 “20分鐘你都坐不住,在學校不都在混日子嗎?費那么大勁給你弄個學位房,你就這樣?你這不爭氣的東西……” “你要坐直?。〔缓煤脤W習,你以后就會當乞丐的啊。媽媽不可能養(yǎng)你一輩子。你看我,現(xiàn)在還要外婆給錢花嗎?你沒本事,以后該怎么辦呢?你現(xiàn)在也8歲了,該懂道理了。” 結果,孩子一點聽不進去,反而立馬暴走。 “知道了。你怎么那么啰嗦?!鞭D身走進自己房間,把門砰地一聲狠狠關上。 “無力感”“挫敗感”排山倒海而來,她終于失控了。滿腦子只想打她一頓解氣。氣紅了眼,狂吼著把孩子逼了出來,上去就是一腳,直接把孩子放倒在地上。 一時間哀嚎滿屋,把保安都招來了??纱蛲?,孩子依然那副樣子,甚至更不聽話了。以前還哼哼唧唧,現(xiàn)在一秒飆到高分貝。 “這娃怎么那么難帶呢?全心全意為了她,到頭來養(yǎng)了個廢物白眼狼?” 真的無計可施了嗎?答案當然是No。只是,很顯然,一般的方法無效了。 心理學認為,一切方法都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基礎上。 如果站在對立面,在彼此眼里,對方做什么都是錯的。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軟硬不吃,老是抬杠,只需要記住一點“該修復親子關系了”。 對立的“親子關系”的特點 當然,這樣的孩子只是一小部分。 按“配合度”來分,可以給神獸分出至少5個等級來。 5級:開頭提到的這種,還算不上top級。見過最難搞的孩子,是真的完全放棄了學習,且在生活上也幾乎是垮掉了。 家長內(nèi)心os“是不是該送他去看心理醫(yī)生?要不要讓他休學?” 4級:沒有完全放棄學習,但是非常情緒化。學不學,完全看心情。 家長內(nèi)心os“心累,完全不受控?只能由他去嗎?” 3級:雖然心里不樂意,但大致還是愿意配合的。最大的問題可能是需要家長耳提面命。 家長內(nèi)心os“這孩子一點也不自覺,好像是幫我讀書。我不管著,他就不學。再大一點,我管不到了,就要完蛋了?” 2級:有一定學習的自覺性,但不接受加餐。 家長內(nèi)心os“如果只是一般水平,有什么用呢?現(xiàn)在競爭這么激烈,如果不是非常拔尖,還不是一樣碌碌無為。” 1級:發(fā)自內(nèi)心熱愛學習,自主性強。不用家長催,不用家長管,自我要求高。 如果可以選擇,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怎樣的呢? 也許是一級,但很可能你會失望了。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會完全按照我們期待的那樣發(fā)展。 而且,如果我們一味以孩子配合度來定義孩子是否優(yōu)秀,很容易形成敵對的親子關系。 大致來說,可以從三個緯度判斷一段親子關系好不好:融合度、自由度、涵容度。 融合度指彼此在多大程度上糾纏在一起。邊界感不強的父母容易跟孩子融合度過高。過高意味著控制欲太強或依賴性太強。 自由度指各自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做自己,保持絕對自主性。孩子的自由度過高,意味著沒有規(guī)則意識,被溺愛長大。 而自由度過高的父母往往忽視孩子的正常需求,導致孩子安全感和愛的需求無法被滿足。 涵容度指彼此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無條件接納彼此,支持彼此。孩子成年以前,主要指父母對孩子。父母對孩子涵容度越高,親子關系越好。 簡而言之,親子關系好不好,并不取決于孩子有多聽話,而是取決于親子關系是否有明確的邊界、合適的距離以及足夠的接納。 好的親子關系是每一個孩子自由健康發(fā)展的前提。否則,他就會用各種行為或情緒問題來告訴你“爸爸、媽媽,我們的關系出問題了。” 對立關系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父母哪些行為會導致孩子把我們當敵人呢? 父母一味否定孩子 依據(jù)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發(fā)展勤奮感和勝任感,中學生則是獲得獨立感和自我同一性。 只要孩子正常發(fā)育,到了特定階段,他腦中的這些任務就會自動啟動。 然而,很多時候,父母卻會以愛之名在娃心中腦中親手刻下許多bug。 最最致命的就是否定孩子。 有人也許要說“我沒有貶低他啊。就算有,也是實事求是嘛。想激發(fā)他更努力一點嘛。” 可實際上,孩子在接受貶低信息時非常非常敏感,一切有意無意,言語的非言語的信息都會被敏銳捕捉再無限放大。 比如說,很少夸獎,只會不斷提醒這里錯了那里錯了。孩子就會覺得“媽媽一點也不認可我,就會挑刺。我無論怎么做,她也不會滿意。” 一生氣就口不擇言。“你就是個廢物?!薄澳闵兑膊粫??!薄澳氵@樣子就完蛋了?!?/span> 拿她跟別人比。“你看看你,就不能**學學嗎?她怎么那么懂事?” 盯著缺點不放。只看得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看不到她的獨特性。或者總是不由自主地用很嫌棄的表情看她。 無論哪一種,只要不是正面的肯定,孩子都會覺得你在否定他。 試想一下,如果你無論做什么,你的上司或客戶都這樣回應你,十之八九你會很不爽。 如果自我價值感再低一點就很容易自我懷疑,而小學生的自我價值感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打擊中長大的孩子。 被打擊得多了,就會習得性無助,真的內(nèi)化了你的負面評價。 成長中的孩子就是一張刻錄盤,外界如何塑造他就如何呈現(xiàn)。 自我放棄,從來不是因為他天生不求上進,而是上進心和自信心被打壓了。 為了逃避這種挫敗感,他可能會玩短視頻上癮或玩游戲上癮。因為這些事都能夠得到即時正向反饋。 親子關系疏遠,有效陪伴過少 有血緣關系從來不意味著有很好的親子關系。事實上,很多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相當脆弱。 平時各有各的事,不待在一塊看不出來。 但是,上網(wǎng)課期間,一天24小時黏在一起。尤其是,家長也在家辦公,就很容易相互影響。 家長越忙,往往就越不耐煩,就越容易對孩子發(fā)脾氣。 而孩子呢?眼睜睜看著爸媽都在家卻不理自己,可想而知多么郁悶。雪上加霜的是,都沒地可去,無處可發(fā)泄。 這些情緒在心里不斷發(fā)酵,很容易讓人無法靜下心來學習或工作。結果可想而知。原本處在3級的孩子,可能會變成4級。 反之,如果親子關系比較好,是能夠相安無事的。 甚至,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發(fā)展了許多新的愛好,成績也飛速提升。 而關系不好的,就天天忙著吵架了,陷入惡性循環(huán)中。 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我知道,如果你現(xiàn)在正郁悶。尤其是試了很多方法都無效的情況,很可能壓根都不想聽我說什么。 極有可能,無論你學了什么招,一看她不接招,就會很受挫,很快掉入舊的模式里,直到侵襲關系降到零點。 因此,從實踐的角度,我只有一個建議,先釋放情緒,再解決問題。既然百試不靈,就說明之前用錯了力,何必再執(zhí)著呢? 首先,釋放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 試著記錄一次崩潰的經(jīng)歷。 問一問自己: “假如當時自己的心情特別好,會不會是不一樣的反應呢?” “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溝通方式呢?” “我為什么那么生氣呢?” “情緒背后的信念是什么?” “這是真的嗎?” “我對孩子的期待是什么?合理嗎?” “我們的親子關系健康嗎?” 最好是邀請一個比較理性的朋友幫忙提問?;蜃稍儙熈囊涣模匆豢串敃r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情緒不過是一種投射,尤其是失控的情況。 也就是說,我們不過是借著跟孩子吵架,宣泄自己內(nèi)心的不安和焦慮罷了。 而這些不安和焦慮其實與孩子無關,只與自己有關。孩子只是無辜的替罪羊。 反復地問自己以上問題。最好是說出來。一邊宣泄,一邊梳理,直到心情平復,不再將自己的情緒過度投射到孩子身上。 幫助孩子釋放情緒 極有可能,當你釋放了自己的情緒后,孩子自然而然就不再跟你對著干了。無數(shù)實踐表明,你想要的“母慈子孝”往往就是來得如此簡單。 不過,受傷過深的孩子,可能無法自然療愈,需要家長的幫助。畢竟青少年本身情緒控制能力差,很容易走極端。 可以直接對話。 “我發(fā)現(xiàn)你學習的時候,容易(實事求是,描述看到的事實)” “我想知道,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有什么需要我?guī)兔Φ膯幔俊?/span> 也可以給孩子寫一封信。重點是表達感受、關心、愛以及主動提供幫助的意愿。 至于學習,可以先放一放。畢竟,只要孩子愿意學,總是可以追上來的。 但愿所有在網(wǎng)課里掙扎的親子關系,可以終結對立,重新?lián)肀П舜恕?/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