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區(qū)春季短,大約只有從立春至清明這段時間,總體偏溫偏濕,養(yǎng)生大原則以養(yǎng)肝順肝養(yǎng)脾為主,注意此時溫燥邪氣多。 春屬木,與肝相應,味屬酸,在整個春季里,食養(yǎng)原則是減酸益甘而養(yǎng)脾氣。因為酸味是肝之本味,助長肝氣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疾病,而甘是脾的本味,增加甘味以增強脾氣,可以此加強機體的防御能力。 此季節(jié)人體內(nèi)的“肝氣”隨之升發(fā),因肝氣喜條達,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 chunji食養(yǎng)的食品宜選用平熄肝風的天麻、杭菊,柔肝和脾的谷芽,疏理肝氣的陳皮,同時可選用益氣化濕的五指毛桃,健脾祛濕的云苓、薏米、砂仁等,都是合時宜的食養(yǎng)食品。 正因為此時脾胃容易受損,因此應注意少進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如酒不宜過量,冷饌、粽子、粘冷肥膩之物均應嚴格控制,以免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 雖然是春天,但仍有寒氣在地,注意腳部及下肢保暖,運動以舒緩為主,如散步、慢跑等為主。 推薦三款祛濕養(yǎng)生湯 五指毛桃鮮雞湯 材料:五指毛桃根45~60克,光雞1只,豬瘦肉20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各材料洗凈,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3小時,調(diào)入適量鹽、油便可。 功效:健運脾胃,祛濕解困,舒筋活絡。 宜忌:尤其適用于氣虛質(zhì)、陽虛質(zhì)之人。 云苓黨參扇骨燉龜湯 材料:云苓30克,黨參、扁豆各20克,當歸6克,豬扇骨600克,龜1只,生姜3片。 烹制方法:各藥材均洗凈,浸泡;豬扇骨洗凈,刀背敲裂;龜置盆中淋入熱水,使其排清尿液后洗凈,宰殺,去頭、爪和內(nèi)臟,要龜甲同用(或請市場售者處理干凈)。與生姜一起放進燉盅內(nèi),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蓋上蓋,隔水燉3小時,調(diào)入適量鹽、油便可。 功效:健脾袪濕,養(yǎng)陰生髓。 宜忌:尤其適用于痰濕質(zhì)、陰虛質(zhì)、氣虛質(zhì)之人。 芡實薏米燉雞腳 材料:芡實30克,薏米20克,雞腳500克,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芡實、薏米洗凈,稍浸泡;雞腳洗凈;豬瘦肉洗凈,不用刀切。然后一起放進大號燉盅,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蓋上盅蓋,隔水燉3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各湯料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功效:強筋健步,補脾祛濕。 宜忌:尤其適用于痰濕質(zhì)、氣虛質(zhì)之人。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3款祛濕養(yǎng)生湯,平日不妨喝一碗,有利于養(yǎng)肝護脾,趕緊分享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吧!■ |
|
來自: 文炳春秋 > 《養(yǎng)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