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大腸濕熱、肝膽濕熱、膀胱濕熱、濕熱痹癥,中醫(yī)辨證:濕熱的5大證型及對應癥狀表現(xiàn),對癥自測,看看你是哪一種? 1.濕熱痹癥 【病因】:多由人體機表、經(jīng)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病癥。 【常表現(xiàn)為】:肢體關節(jié)及肌肉酸痛、痛無定處、肢體麻木、沉重、不能屈伸、關節(jié)灼熱紅腫、渾身發(fā)熱、口渴。 舌像:舌質紅、舌苔黃。 【治宜】: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用藥】:知母、炙石膏、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姜。 2.大腸濕熱 【病因】:多由飲食無節(jié)制、不忌口、損傷了腸胃,以致濕熱之邪侵襲大腸所表現(xiàn)出的證候。 【常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如水、糞便呈黃褐色、臭味大、便后仍不舒服、大便帶膿血、肛M灼熱、胸口悶脹、肢體沉重、厭食惡心、尿頻、尿急、尿痛。 舌像:舌苔黃膩 【治宜】:清熱,利濕,解毒,調氣,行血。 【用藥】:芍藥、黃芩、黃連、大黃、銀花、檳榔、當歸、甘草、木香、荊芥、防風、羌活。 3.脾胃濕熱 【病因】:多由飲食不規(guī)律,喜食肥甘厚膩,釀成濕熱,濕熱積聚于脾胃而引起,也可因感受外來濕熱而阻滯于中焦致病。 【常表現(xiàn)為】:腹部脹滿、渾身困倦、尿少色黃、大便糖稀、便后仍不舒服、厭食、吃的少、惡心嘔吐、臉色或皮膚、眼睛共模發(fā)黃、皮膚瘙癢、渾身發(fā)熱、出汗后熱度仍然不降。 舌像:舌質紅、舌苔黃膩。 【治宜】:清利濕熱 【用藥】:黃連、黃芩、梔子、茵陳、豬苓、茯苓、澤瀉、車前草、滑石、通草、薏苡仁。 4.膀胱濕熱 【病因】:常因喜食肥甘辛熱之品,或嗜酒,導致濕熱內生,或濕熱穢濁之邪外侵,濕熱下注膀胱,膀胱失去制約而致。 【常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道澀痛、尿黃或尿液渾濁、尿后淋漓不盡、小腹悶脹、渾身發(fā)熱、腰痛、或有血尿、尿中有砂石。 舌像:舌質紅、舌苔黃膩。 【治宜】:清熱利濕,通淋。 【用藥】:木通、車前子、扁蓄、瞿麥、桅子、黃柏、忍冬藤、滑石、甘草、大黃。 5.肝膽濕熱 【病因】:多由感受濕熱之邪或脾虛水濕內停,日久化熱所致,或長期食用肥甘厚膩生濕助熱之物,影響肝膽功能所致 【常表現(xiàn)為】:脅肋灼痛、脹痛、脅下有腫塊、按之疼痛、眼睛黃、尿黃、皮膚黃、發(fā)熱、口苦、厭食、惡心嘔吐、腹脹、便秘或干燥、陰N潮濕、局部脹痛、熱痛、瘙癢。 舌像:舌質紅、舌苔黃膩, 【治宜】:瀉肝膽實火,清下焦?jié)駸帷?br> 【用藥】:龍膽草、梔子、黃芩、柴胡、木通、車前草、澤瀉、生地、當歸、甘草。 提醒:如果你也有濕熱癥狀,久治不好,可以辯證。#健康明星計劃# #健康2022# |
|
來自: 昵稱1901406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