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安 甘草中醫(yī) 吳茱萸湯出自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方含吳茱萸(洗)一升,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摘錄吳茱萸湯條文于下: 本方以吳茱萸命名,且用量不小,自然是此方的君藥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吳茱萸“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fēng)邪,開湊”,由此可知吳茱萸功善散寒之痛,降逆止嘔;生姜為嘔家圣藥,重要六兩,善能溫中止嘔;人參與大棗甘溫健脾,起到甘緩的作用。 從條文可知,臨床使用吳茱萸湯時,以嘔吐、納差、手足冷、頭痛、煩躁為主癥,常用于治療頑固性頭痛、高血壓病等疾病。摘錄國醫(yī)大師劉渡舟、胡希恕、李克紹等人醫(yī)案于此,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克紹醫(yī)案 一男性,壯年,每日只能勉強進食一二兩,不食亦不饑,在牟平縣龍泉公社醫(yī)院住院近1個月,多方治療,與健脾、消導(dǎo)等藥,俱不見效。適值余暑假回家,因求我診視?;颊卟粐啔猓粐I吐,形體不消瘦,言語行動,亦如常人。自訴稍覺滿悶,按其脈象,稍覺弦遲,舌質(zhì)正常,舌苔薄白,但顯得非常黏膩,因考慮:弦主飲,遲主寒,舌苔黏膩,當(dāng)是胃寒挾濁。因與吳茱萸湯加神曲試治,吳茱萸15克,次日,患者來述,服后食欲大振。令其再服1劑,以鞏固療效。事后考慮,患者稍覺滿悶,實即《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篇》中吳茱萸湯證“嘔而胸滿”之輕者。 劉渡舟醫(yī)案 閻某某,男,37歲,患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已1年有余,某醫(yī)院外科建議手術(shù)治療,其病發(fā)作,常于每夜12時左右,見左下腹脹痛,嘔吐反酸,周身寒戰(zhàn),頭目眩暈,察脈弦緩,舌質(zhì)淡嫩,苔白而潤。此證從舌脈看,反映了肝胃寒邪上逆之象。子夜而陰盛,故病發(fā)脹痛嘔吐,而陰來搏陽,故見寒戰(zhàn),為疏吳茱萸湯,吳茱萸12克,生姜12克,黨參9克,大棗12克,服2劑,諸癥皆減,唯大便發(fā)干,原方加當(dāng)歸9克,共服12劑,得病愈。 胡希恕醫(yī)案 患者,男,58歲,鞋匠,1993年春初診。平時體健,近1個月經(jīng)常頭痛,不自主地頻吐口水,有時心里很煩,服感冒藥、去痛片無效,飲食二便正常,脈沉苔白,血壓正常,予吳茱萸湯。方用:吳茱萸10g,紅人參10g(打碎),生姜18g,大棗8枚(劈)。3劑,水煎服。藥后病除,下午到醫(yī)院當(dāng)面致謝,驚嘆如此小方,效果神奇,并表演了一段豫劇。 需要注意的是,方中吳茱萸有消毒,重用一升的話劑量很大,原文中要求水洗七遍才能去其毒性。李可老先生稱臨床吳茱萸10g以下效果不佳,15g左右才能顯效,30g左右效果明顯,但使用前需將吳茱萸先煎沸2-3分鐘后,換水重煎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