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襄祖師 四兩撥千斤怎么“撥”? 一一武禹襄《十三勢說略》集解(九) 李新方 【原文】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松開。猶須貫串一氣,不外起承轉(zhuǎn)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zhuǎn)接要一線串成。 氣宜鼓蕩,神宜內(nèi)斂。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凹凸處,勿使有斷續(xù)處。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后,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將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 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有此一虛實。周身節(jié)節(jié)貫穿,勿令絲毫間斷。 李亦畬書武禹襄《十三勢說略》 【解曰】前面講過,十三勢“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是以掤曰引進落空,捋曰勁由內(nèi)換,擠曰占勢奪位,按曰即化即打,採曰意在人先,挒曰諸勁相錯,肘曰不動而動,靠曰以身接敵,進曰所向無敵,退曰退亦為進,顧曰知己知彼,盼曰預知勝負,定曰先勝后戰(zhàn),故能形人而己無形,知人而不為人知,制人而不為人制,而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亦當然之事也,但四兩撥千斤怎么“撥”這個關鍵細節(jié),也不可不知,接著,祖師就向我們傳授了這個秘中之秘、訣中之訣:“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將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這個“寓”字非常重要,“寓,寄也”(《說文解字》),本義為坐落在山角里的房屋,引為隱蔽于山野中的寄居屋舍,后泛指一切居所,《禮記·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又,《左傳·成公二年》:“ 綦毋張喪車,從韓厥曰,請寓乘” ;《孟子·離婁章句下》:“無寓人于我室,毀傷其薪木”。又為鳥名,《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陽多玉,其陰多鐵。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獸多橐駝,其鳥多寓,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山海經(jīng)》 這里是承接上文而言,十三勢的意都是全方位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故能使對方無論怎么變化,都不能得機得勢,有如被吞掉的感覺,而上下兩個方位是最關鍵的,故曰“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 技擊離不開人體的接觸點和力量的作用點(或稱力點、發(fā)落點),外家拳以擊打為主,故接觸點與作用點一般在同一位置,而太極拳是曲中求直,所追求的技擊效果是擲人于丈外,而且要用最小的力量達到最大的效果,發(fā)勁就必須對準對方的重心,在靜態(tài)直立的條件下,人體的重心一般在下丹田位置,但在實戰(zhàn)中重心位置是變化的,或上或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而不論怎么變化,人體總重心的垂直線離不開實腿的腳根,故在實戰(zhàn)中,既要挨何處(接觸點)意要用在何處,更要發(fā)勁對準對方的重心,而擲人丈外是將對方向空中拋出去的,要有向上之意,但如果只有向上之意,大多只能將對方擊倒,還要有隱蔽的向下之意,才能使對方的實腿腳根拔起而被拋擲出去,這個“寓”字用得極為高妙,是說這個向下之意是隱蔽的,又如《山海經(jīng)》中“可以御兵”的寓這種鳥,極為輕靈。 《山海經(jīng)》中的寓 “若物將掀起”,有些版本作“若將物掀起”,是早期傳抄過程中的筆誤,或傳抄者未能正確理解而臆改的。如果是“若將物掀起”,把對方像重物一樣由下向上掀起來,需要用很大的力量,那就不是四兩撥千斤了,況且如果是已經(jīng)把他掀起來了,其根已斷,又何須“加以挫之之力”呢?可知以“若物將掀起”為是,指的是對方已經(jīng)被引進落空,而對方也是高手,察知處于背勢,急欲變化而尚未完成變化之際,或自己發(fā)勁后,對方未被擊倒但已失去中正之位,此時仍是四兩撥千斤最有利的時間節(jié)點。 “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挫,本義為折斷、毀折,“挫,摧也”(《說文解字》),《國語·吳語》:“而未嘗有所挫也”。又,《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其用戰(zhàn)也勝,久則鈍兵挫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這里是說,當對方已被引進落空,或自己發(fā)勁后雖未將其擊倒而其已失勢,尚處于能夠勉強維持病態(tài)平衡的態(tài)勢,只要加以向下摧毀對方勁根的力量,就會使對方全身的勁根完全折斷,就再也站不住了。 這里的“加以”二字尤為精到,說明這種“挫之之力”并不是從身體某個部位直接發(fā)出來的,而是用意加上去的。而“挫”為四兩撥千斤之“撥”的高級用法,“撥,治也”(《說文解字》),本義為治理,《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引為撥動,撥開,分撥,唐代白居易《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重題》:“香爐風雪撥簾看”,向?qū)Ψ綄嵧饶_根“加以挫之之力”的力量,是從向?qū)Ψ浇鑱淼牧α恐蟹謸艹鰜淼?。交?zhàn)時雙方的接觸點一般在手臂,當攻入對方的里圈,或把對方放進自己的里圈,手也只能互相按到胸腹等部位,再向下就有可能自身失去中正之位,而要把“挫之之力”加到對方的實腿腳根,只能是用意,意到氣到,自然力到,使對方全身拔根離地而被拋出。用挫勁打人還可以配合上步進身和套腿、插襠等管腿技法,但高手用意即可以管腿,并不需要有外形動作,只要與對方手臂接觸,對方兩腳就會拔根。相反,對于能夠用意打人的高手,使用套腿、插襠等管腿技法是管不住的,你管我腿就等于我管住你腿。 跤術(shù)中也有許多與管腿類似或相通的跤絆,如別子、纏腿翻、耙拿、勾踢等,都是直接進攻對方全身的勁根,但與太極拳的管腿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管腿是用意,至少也是以用意為主,而跤絆是用著、用形,而且在使用跤絆的同時往往自己先失去中正之位,故真正懂太極拳的人在實戰(zhàn)中是根本不需要使用跤絆的。 霍夢魁師祖嘗設場于沈陽火神廟 但跤術(shù)作為專習摔法的功夫,的確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沈陽,就有一位身高力大的跤術(shù)高手張某,獲遼寧省摔跤冠軍后,又去找各拳派名家“切磋”,許多武術(shù)名家都被他摔倒。后來有人說:“你別總欺負我們了,你要是贏了霍老師,我們就不練武術(shù)了,都跟你改學摔跤”。張某來到沈陽火神廟大殿,與霍夢魁師祖相見,師祖身高未及其肩,而且?guī)熥嬉涯杲呤?,張某只有三十出頭。張某抓把后迅即發(fā)招,師祖沒有任何外形動作,而張某當即兩腿拔根,如被輕輕提起,隨即順勢借力,將張某擲出數(shù)丈之外,背撞對面板墻……一連數(shù)次都是如此,而且每次都打在板墻的同一位置。這道板墻,是師祖專用來打人的,為了防止被打的人飛出去跌傷。張某心悅誠服:“師父真是打人如投籃”,當即拜師求學,在他的影響下,許多跤術(shù)名人也都跟師祖學太極拳了。 “乃壞之速而無疑”,壞,本義為建筑物倒塌,“壞,敗也”(《說文解字》);“壞,毀也”(《爾雅·釋詁》)?!俄n非子·說難》:“天雨墻壞”。引為破壞,《左傳·成公十年》“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這里是說,用“挫之之力”折斷對方全身的勁根后,對方的平衡就會被快速破壞,這是毫無疑問的。 講到這里,也許有的朋友會問:“平衡就那么重要嗎”?是的,任何武術(shù)實戰(zhàn)都離不開用自己的平衡破壞對方的平衡,在失去平衡的情況下,是有多大勁也使不出來的,就像一位大力士,不論力氣有多大,也沒有辦法薅著自己的頭發(fā)把自己拎起來,騰空動作的發(fā)勁也是借助騰空前的蹬地發(fā)出來的,就是地功拳法,也只有在身體某個部位接觸地面的情況下才能發(fā)出勁來,太極拳中的擺腳跌叉也是一種地功拳法,而擊地捶、進步栽捶、踐步打捶等則是對地功拳的打法,但在通常情況下,只要倒地就已經(jīng)輸了,故地功拳法只有在拼命時才可能有用,而且只有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才可能奏效,故傳統(tǒng)的地功拳派也同樣注重樁功,同樣注重用自己的平衡破壞對方的平衡,而太極拳的技擊戰(zhàn)略為四兩撥千斤,不僅要贏人,而且要贏得輕松,贏得漂亮,贏得讓對方心服口服,故將平衡問題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懂勁先要懂得平衡原理。平衡的狀態(tài),分為穩(wěn)定平衡和不穩(wěn)定平衡兩種,人們當然要追求穩(wěn)定平衡了,但講平衡狀態(tài)離不開平衡的方式。平衡方式分為靜態(tài)平衡、動態(tài)平衡和隨遇平衡三種。 一是靜態(tài)平衡。一般認為,樁功是訓練靜態(tài)平衡最為簡單有效的方式,而提高平衡穩(wěn)定性的辦法,一般認為是降低重心和加大底盤,故馬步樁是大多拳派最常用的靜態(tài)平衡訓練方法。但武術(shù)實戰(zhàn)是用自己的平衡破壞對方的平衡,要破壞對方的平衡,自己的平衡就有可能被對方破壞,故樁功只是初級階段的功夫,只練樁功不練走架是不可取的。同時,馬步樁的雙重問題也是最為明顯的,而雙重之病是達到隨遇平衡的最大障礙,故太極拳等內(nèi)家拳派多以虛步樁為主。 二是動態(tài)平衡。武術(shù)實戰(zhàn)中的動態(tài)平衡,主要有進退平衡、碰撞平衡和借力平衡等。在進退中只要能夠做到上下相隨,就處于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交戰(zhàn)時,如果雙方以對沖方式開始,或一方進攻,另一方采取守勢,雙方接觸部位都可能會發(fā)生碰撞,是一種不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但平衡能力較好的一方會占有明顯優(yōu)勢,也可能在雙方碰撞的瞬間,有一方已被擊倒或擊出。也有人在站立不穩(wěn)時,借碰撞對方的反作用力以恢復平衡,但這種作法不利于平衡能力的提高。借力平衡常見于有一方是習短打類的,交戰(zhàn)時就可能進入接手狀態(tài),跤術(shù)、擒拿術(shù)等也屬于短打類;如果雙方都是習短打類的,還可能用搭手(搭把)方式交戰(zhàn),接手或搭手后都有可能處于借力平衡狀態(tài),這也是一種不穩(wěn)定平衡。此時,如果有一方平衡能力較好,則借力平衡的持續(xù)時間很短,也許瞬間就會將另一方擊倒、擊出或制服。只有在雙方平衡能力相當,而且都處于較低層次,才會持續(xù)較長時間,雙方都處于偏倚狀態(tài),互相借力以維持這種病態(tài)平衡,故又稱依托平衡,俗稱“支黃瓜架”。此時,只要有一方放松,另一方就可能倒地,所以很多人經(jīng)常講放松,但就是放松不了,因為平時走架時就處于偏倚狀態(tài),交戰(zhàn)時在有外力相加的情況下,又怎么能松得下來呢? 借力打人時的自身平衡 高手在借力打人的瞬間也是一種借力平衡狀態(tài),但這種借力平衡,并不是借對方之力以維持自身的平衡,而是指在向?qū)Ψ浇枇Φ乃查g自身的平衡狀態(tài),這種平衡狀態(tài)是極穩(wěn)定的,在與對方身體接觸之際,形隨人動,而勢由我主,機由己發(fā),乃能力從人借,借來了之后還要還給對方,整個過程始終不失中正安舒之后,所以是極穩(wěn)定的,實際上是隨遇平衡在實戰(zhàn)中的一種表現(xiàn),而相對于對方來說是不穩(wěn)定平衡。 三是隨遇平衡。如表面均勻的球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外力作用,不論位置發(fā)生什么變化,而重心的高度始終不會改變,是最穩(wěn)定的動態(tài)平衡,故隨遇平衡是各家武術(shù)到了高級境界的共同追求,但隨遇平衡又是最難做到的,而實際上三種平衡又不能截然分開。武術(shù)動作中只有搶背最接近于球形,有抱頭、縮項、團身之秘訣,是作為倒地法在跌倒時為避免或減少傷害使用的。 太極拳中的低架、半馬步、大弓步、川字步等,既是為了降低重心,加大底盤,同時也是為了接近球形,但低架也決定了雙重問題在所難免,做不到“觸之則旋轉(zhuǎn)自如,無不得力”(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而且接手后很難動步,故只能部分達到隨遇平衡,而更多的屬于靜態(tài)平衡狀態(tài),《亂環(huán)訣》中的“手腳齊到橫豎找”,就是針對這種狀態(tài)講的,故又有“得橫即得勢,得實即得機”之秘訣,因為這種降低重心只是形沉,重心即發(fā)落點仍在下丹田位置,只要得到對方的橫面即為得勢,而對方可以走化的范圍是很有限的,只要再得到對方的實點可以四兩撥千斤,并不需要“加以挫之之力”。 因此,要想通過用形以接近球體,而達到隨遇平衡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真正達到了隨遇平衡的技擊高手都是高架、小步。因為只有高架、小步才能做到全部身法要求,才能完全徹底地克服雙重之病,才能達到氣勢圓滿,無有缺陷。高架看似重心一定很高,實則只有高架才能氣沉于腳底,能氣沉于腳底就能重心降到實腿腳底,故最高就是最低;小步看似底盤太小,實則只有小步才能八面支撐,手不可超過重心控制范圍,腳也不可超過重心控制范圍,故最小就是最大。太極拳實現(xiàn)隨遇平衡的球體是無形的,十三勢就是由十三種意為支撐構(gòu)成的強大氣勢,這個氣勢就是一個無形的大球,當習練者達到氣勢圓滿,無有缺陷之時,“如置球于平坦,人莫可攀躋,強臨其上,向前用力后跌,向后用力前跌”(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對于這樣的技擊高手,很明顯,《亂環(huán)訣》中的“手腳齊到橫豎找”就不適用了,挨何處何處靈活,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橫面、實點,你哪里去找?只有實腿的腳根是不能離地的,遇到這樣的高手只有“加以挫之之力”,才能夠破壞他的平衡。但由于高架、小步,外形不動,用意就能夠變換虛實,只有比他更高的高手才能夠?qū)λ凹右源熘Α钡模运嚐o止境,懂勁還有懂得多少的問題,懂勁之后還有神明階段,下面,祖師就帶你走進技擊的神明之府。(待續(xù)) 武禹襄故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