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鏑鳴空射天狼, 凌云刀筆挾風(fēng)霜。 蛾眉笑愛文章好, 惆悵奸雄失棟梁。 夜讀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見武則天讀駱賓王《討武曌檄》,和曹操讀陳琳《為袁紹檄豫州》,頗為相似。 如此看來,寫文章要才氣,讀文章不獨要眼光,還要有胸襟、情懷。 一 【原文】 《酉陽雜俎》載:駱賓王為徐敬業(yè)作檄,極疏大周過惡。 則天覽及“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 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悅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二 古代檄文眾多,駱賓王《討武曌檄》筆力雄健,氣勢磅礴,才驚女帝,堪稱千古第一檄。 684年,武則天廢中宗李顯,另立李旦為帝,自己臨朝稱制,準(zhǔn)備登位稱帝。 徐敬業(yè)在揚州起兵反對武氏,駱賓王作《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申明大義,歷數(shù)其罪而討之。 【摘要】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班聲動而北風(fēng)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fēng)云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先帝方死,新墳未干,托孤幼主又在何方?】 ?試看今日之域中, 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代吳楚材、吳調(diào)侯《古文觀止》評曰:起寫武氏之罪不容誅,次寫起兵之事不可緩,末則示之以大義,動之以刑賞。雄文勁采,足以壯軍聲,而作義勇,宜則天見檄而嘆其才也。 三 據(jù)說,武則天讀此文,也很吃驚。 《新唐書》載:徐敬業(yè)亂,署賓王為府屬,為敬業(yè)傳檄天下,斥武后罪。 后讀,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矍然曰:"誰為之?" 或以賓王對,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敬業(yè)敗,賓王亡命,不知所之。中宗時,詔求其文,得數(shù)百篇。 四 東漢建安四年(199年),袁紹統(tǒng)領(lǐng)十余萬進攻曹操。 起兵時,陳琳起草《為袁紹檄豫州》,聲討曹操,曉諭豫州刺史劉備,希望他起兵聯(lián)合反曹。 【原文摘要】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yǎng),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quán)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曹操贅閹遺丑,本無懿德,嫖狡鋒協(xié),好亂樂禍…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曰:陳琳之檄豫州,壯有骨鯁,雖奸閹攜養(yǎng),章密太甚,發(fā)丘摸金,誣過其虐;然抗辭書釁,皦然露骨,敢矣攖曹公之鋒,幸哉免袁黨之戮也。 五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引《典略》曰:陳琳作諸書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頭風(fēng),是日疾發(fā),臥讀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曹操頭痛病正犯,侍從送來了討伐檄文。曹操越讀越興奮,連頭卻不再感到痛了。得知檄文是陳琳寫的,覺得如此大才,不能為己所用,十分可惜。 官渡之戰(zhàn)后,陳琳被俘。 操問曰:“汝前為本初作檄,但罪狀孤可也;何乃辱及祖耶?” 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耳?!?br> 左右勸操殺之;操憐其才,乃赦之,命為從事。 六 “傳檄而千里可定”。 檄文是古代戰(zhàn)書,乃曉諭民眾、征召四方、聲討叛敵的"精兵利器",搶占輿論先機,借"師出有名",企望“得民心者得天下”。 《文心雕龍·檄移》曰:凡檄之大體,或述此休明,或敘彼苛虐。 指天時,審人事,算強弱,角權(quán)勢,標(biāo)蓍龜于前驗,懸聚鑒于已然,雖本國信,實參兵詐;譎詭以馳旨,煒曄以騰說。 故其植義揚辭,務(wù)在剛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辭緩;露板以宣眾,不可使義隱;必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此其要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