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xué)東亞圖書館,前身為中文圖書館。110年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ué)開設(shè)中文系,即現(xiàn)在的東亞語言文化系,用一位中國仆人Ding Lung的名字開設(shè)中文講座教授職。Ding Lung的中文姓名和生平到底如何,幾乎無史料和文獻可考。所以只能以發(fā)音而稱其丁良或丁龍。丁良雖為仆傭,卻有文化巨人的遠大眼光和非凡魄力。1901年,他將畢生積存的巨款一萬兩千美元,寄給哥大校長,希望哥大開設(shè)中國語言文化課程,無任何附帶條件。這與10年以后在康乃爾大學(xué)求學(xué)的胡適希望康大最終建中文系如同一轍。只是胡適和中國同學(xué)捐的是跨洋負笈的中文典籍。丁氏代表的的孔孟美德讓其在美國西部淘金和開拓全美電報業(yè)中成為巨富的雇主、哥大校友卡本蒂爾(Horace Walpole Carpentier, 1824-1918)深為感動。次年向哥大慷慨捐贈10萬,后捐贈更多。卡氏的另一位中國仆人Mah Jim,姓名也不可考,只能是馬先生了,也捐贈一千美元,大致相當于那時普通勞工四五年的工資。美國駐華公使康格(Edwin H. Conger, 1843-1907)代表哥大向清政府求書,以建哥大中文圖書館。曾長期任中國海關(guān)官員的著名德國漢學(xué)家夏德(Frederick Hirth, 1845-1927)受聘任首任丁良講座教授職和中文圖書館館長。清廷向哥大賜贈《古今圖書集成》一套五千余冊,成開館之書。這樣,1902年,哥大中文圖書館(ChineseLibrary)與中文系(ChineseDepartment)一起正式開張成立。以“中文圖書館”直接命名,為北美第一家。二三十多年后哥大開始收藏日文和韓文書刊。1935年,三文種的館藏合并而成東亞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xué)中文圖書館”的館藏章一直用到上個世紀50年代。100多年來,這個主要由普通華人善舉而發(fā)起的圖書館與中國的命運、與中國現(xiàn)代史上很多政治領(lǐng)袖、文化名人和無數(shù)的普通留學(xué)生,都有重要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無數(shù)動人的故事。別的不說,抗戰(zhàn)時期,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袁同禮(1895-1965)和岳良木(1905-1994)等一起為這個圖書館的中文館藏發(fā)展出謀劃策、密切合作,在戰(zhàn)亂中的中國為哥大中文館搜求大量書刊,鮮為世人所知。 哥倫比亞大學(xué)圖書館下設(shè)23座分館,每個分館都各具特色,著名的有 Avery Architectural & Fine Arts Library, Butler Library、School of Social Work Library、Columbia Journalism School Library,其中東亞圖書館(East Asian Library)中有各樣的中文書籍,流行小說、古典文學(xué),甚至縣志都可以找到。總藏書量達870萬冊,并且收集有微縮膠片600萬套,2600萬種手稿,以及60萬冊善本書,10萬片VCD和DVD,20萬份官方文件,還有中國族譜、家譜、譜牒約950種,是中國的圖書館以外收集最豐富的圖書館。東亞圖書館的藏書僅次于哈佛大學(xué)的燕京圖書館,開設(shè)有丁龍講座(Dean Lung Professor),又設(shè)立中文圖書館,開始收藏中文數(shù)據(jù)。 東亞圖書館主要分中日文兩部分。20世紀70年代末收藏中文圖書(包括滿、蒙文)近20萬冊,僅次于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哈佛大學(xué)圖書館。其中包括《古今圖書集成》1套、地方志1650種、年譜500部、族譜1000部以及明清線裝小說、清初一些禁書、古代碑文和手抄本等。全校圖書館系統(tǒng)提供一般問訊服務(wù)、研究和情報服務(wù)、數(shù)據(jù)庫服務(wù)、圖書館利用指導(dǎo)、殘疾人服務(wù)、縮微復(fù)制和照相服務(wù)、打字服務(wù)、計算設(shè)施提供等。可在各館通過“哥倫比亞圖書館情報聯(lián)機”(CLIO)和卡片目錄檢索全校藏書目錄。每天約有 1.5萬人利用圖書館,流通各種資料100多萬冊。可通過館際互借從研究圖書館組織(RLG)和紐約州館際互借系統(tǒng)(NYSILL)借到該校未藏資料,也可從美國其他圖書館和英國外借圖書館得到復(fù)制品。該館參考咨詢工作較出色,著名參考館員 I.G.馬奇、C.M.溫切爾和E.-P.希伊所編《工具書指南》1986年已出版到第10版,是世界著名的工具書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