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7歲患者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2月余,加重2天”就診。 患者2月前在無明顯誘因下,突發(fā)腰部疼痛不適,伴有左下肢疼痛、麻木,休息后緩解。2天前上述癥狀加重,為求進一步治療,特至我科就診。 癥見:腰部酸痛重著及左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可放射至左臀部、左大腿后側(cè)和左小腿后側(cè),左下肢萎軟無力,行走不利,活動后疼痛、麻木癥狀加重,休息后方可緩解,偶有頭暈,周身沉重,聲音低沉, 得溫痛減,受寒加重,納可,眠欠佳,大便不暢,小便可,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 腰椎核磁共振成像(MRI)示:腰椎退行性變;腰4-5椎間盤突出(正中型);椎管及雙側(cè)隱窩狹窄; 腰1-2、腰2-3、腰3-4、腰5-骶1椎間盤膨出。 中醫(yī)診斷:腰痛病,寒濕痹阻證。 治療過程 治療原則: 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 初診:經(jīng)過中醫(yī)辨證,可予以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之湯藥口服治療。方藥如下:制附子、桂枝、牛膝、茯苓、獨活、蠶沙、白術(shù)、秦艽、全蝎、澤蘭、威靈仙、甘草、干姜、黃柏、赤芍。14付,水煎400 m L,每日1劑,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 復(fù)診:服用前方14劑后,患者訴腰痛癥狀較前減輕,腰腿部仍酸痛無力,左下肢麻木,尤以左足背為著,頭暈、乏力癥狀較前減輕,納可,睡眠欠佳,便溏,舌胖苔白,脈弦滑。上方有效,故下一步仍守上方加減,方藥如下:制附子、牛膝、茯苓、獨活、白術(shù)、秦艽、澤蘭、威靈仙、甘草、干姜、黃柏、赤芍、肉桂、酸棗仁、川芎。14付,水煎400 m L,每日1劑,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 三診:患者訴患者自訴腰痛及下肢麻木等癥狀較前減輕明顯,無沉重感,睡眠可,便溏,舌胖脈滑。上方有效,故下一步仍守上方維持治療,以鞏固療效。方藥如下:制附子、牛膝、茯苓、獨活、白術(shù)、秦艽、澤蘭、威靈仙、甘草、干姜、黃柏、赤芍、肉桂、酸棗仁、川芎六神、炒谷芽10 g、薏苡仁。14付,水煎400 m L,每日1劑,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后患者門診隨訪半年,患者訴腰痛及下肢麻木等癥狀未再發(fā)作。 治療效果 本病例患者腰部酸痛重著及左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可放射至左臀部、左大腿后側(cè)和左小腿后側(cè),左下肢萎軟無力,行走不利,活動后疼痛、麻木癥狀加重,休息后方可緩解,偶有頭暈,周身沉重,聲音低沉, 得溫痛減,受寒加重,納可,眠欠佳,大便不暢,小便可,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證屬寒濕痹阻證。故可予以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之湯藥口服治療。后患者門診隨訪半年,患者訴腰痛及下肢麻木等癥狀未再發(fā)作。 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項 囑患者囑患者適當進行“游泳”等鍛煉以減輕腰椎負荷,同時適當進行功能鍛煉,增強腰背肌肉力量,避免生活勞累和續(xù)感風寒。 研究表明,正氣不足、外傷、勞損和風寒濕邪的侵襲為膨隆型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病因。,外感風寒濕之邪痹阻經(jīng)絡(luò),三焦“相火”不歸本位,終致肝脾腎“相火衰微”,陽氣生發(fā)受限無以為用,五臟六腑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不足,筋骨失養(yǎng),不榮則痛。治療則以引火歸元、補益“相火”為原則,升陽散寒,溫經(jīng)通絡(luò),祛風除濕,老年人則應(yīng)補益脾氣。本例在溫經(jīng)通絡(luò)的基礎(chǔ)上又加以赤芍、六神、黃柏清涼散熱,以防外邪郁久化熱。諸藥合用標本兼治,共奏理氣活血、祛風除濕、化瘀通絡(luò)之效。 因為每個人形成腰間盤突出的誘因不同,故用藥劑量也不同,所以方中并未體現(xiàn)劑量,望大家諒解。如果有相同的困擾,可以留言給我,看到后會回復(fù)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