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棉媽 對于有娃一族的年輕夫妻來說,老人帶娃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 現(xiàn)在人的生活壓力普遍比較大,老人幫忙帶娃,夫妻倆都出去上班,可以減輕家里的壓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然而老人帶娃也出現(xiàn)很多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婆媳矛盾,主要是因為育兒觀念不同而造成的矛盾。 這類矛盾,總要有一方妥協(xié),否則就是無解,老人總是認為自己經(jīng)驗足,已經(jīng)生養(yǎng)過孩子了,在帶孩子方面沒有問題,而年輕的寶媽總是喜歡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更加崇尚科學(xué)育兒,于是雙方的矛盾就凸顯了。老人會覺得:年輕人出去上班,又不帶娃,還管這么多!而年輕人會覺得:老人帶娃總是憑經(jīng)驗,一點都不科學(xué)。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老人帶娃也會影響孩子與父母的親密度。尤其是那些老人白天晚上都帶娃的家庭,孩子會跟老人更親密。有個好友,寶寶8個月的時候重返職場,姥姥過來帶娃,孩子想睡覺的時候只認姥姥,只讓姥姥哄著睡,根本不找朋友,為此朋友常常感到苦惱:我總覺得虧欠孩子太多了,工作太忙,總是沒時間陪孩子。 而現(xiàn)在這個問題似乎已經(jīng)開始得到緩解,一種新型的帶娃模式已經(jīng)悄然流行,這種帶娃方式很多家庭都比較認可,老人帶娃時間不用太長, 前段時間空閑下來看看小視頻,刷到一個很有趣的視頻: 視頻中姥姥跟孩子說拜拜,并且幽默風(fēng)趣地說你:你爸爸媽媽回來了,姥姥下班了,拜拜,明天見! 原本以為只是視頻做的效果,后來才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家庭都是這種帶娃模式了,老人帶娃也開始實行“上班制”,就差刷卡了。 我們小區(qū)有個寶寶叫高興,他爸爸媽媽都上班,姥姥過來幫著帶娃,但姥姥不在這里住,也不住一個小區(qū),住在我們隔壁小區(qū),每天高興的爸爸媽媽上班前姥姥就準(zhǔn)時過來報到了,等高興的爸爸媽媽回來了,高興的姥姥就回家了,偶爾在小區(qū)遇到高興的姥姥,她總會很開心地跟我們打招呼:我下班兒了,去市場買點菜,明兒再上班! 這種帶娃方式的確有很多優(yōu)勢,老人不用白天晚上都在家里管孩子,年輕人下班后自動接替老人帶娃,年輕人也參與到帶娃當(dāng)中,讓年輕人能夠體會到老人帶娃的不容易,更加感恩老人的付出。而且這種帶娃方式老人參與少,對親子關(guān)系也是一種促進,孩子不會因為跟老人多就會對爸爸媽媽不親近。當(dāng)然了,老人也能得到足夠的休息和放松。 當(dāng)然了這種帶娃模式要求比較高,最起碼老人和年輕人都要有房住,不住在一起,這一點就是很多家庭滿足不了的。 其實對于很多寶媽來說,也希望自己能夠帶娃,也希望自己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長大,可放下工作養(yǎng)不起娃,拿起工作抱不了娃,現(xiàn)實就是這么無奈和殘酷。那么老人帶娃的家庭,如何才能做到相處融洽呢? 信任是第一法寶 小區(qū)有個寶媽,總是覺得婆婆帶娃觀念老,有一次早上寶媽去上班,婆婆跟孩子說:跟媽媽拜拜,媽媽去上班掙錢了!結(jié)果寶媽說:媽,你不要老跟孩子說我去上班掙錢了,這樣會讓孩子把錢看得太重,你要跟孩子說我出去上班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價值,是為了交朋友。 當(dāng)時她的婆婆跟我們講這件事的時候一臉無奈:真不明白這些年輕人呀,咱是不會帶娃了,思想跟不上了!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將來孩子大了,兒媳這樣說我們,我們也會覺得內(nèi)心委屈,所以其實我們這樣要求老人,老人也會心里不舒服。 家里是老人帶娃,年輕人要記住一點:不管是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這都是孩子的親姥姥、親奶奶,她們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孩子,更是為了孩子好。 所以一定要信任老人,假若跟老人的育兒觀念不一致,不要直接說,可以委婉說,或者挑老人高興的時候說,有時候同樣一件事,換個說話方式,效果就會不同。 你家是老人帶娃嗎?有哪些矛盾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