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張鋒林工作室 第059篇文章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只知道What是不夠的,你必須同時理解Why和How。 在溝通中也同樣,你一定要搞清楚對方想聽的是What、Why還是How,而自己所表達的是What、Why還是How。當你所表達的和對方想聽的相匹配,你們的溝通才是有效的。只有真正理解了What、Why、How,你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愿我們都能知道很多道理,也能過好自己的一生。 關(guān)于幽默,學術(shù)界主流的理論大概有三種:優(yōu)越感理論、錯愕感理論和釋放感理論。 不管你要給人制造的是“優(yōu)越感”“錯愕感”還是“釋放感”,都需要一種稀缺的能力,甚至是天賦,那就是智慧。只有當你的智慧多到溢出時,才有幽默感。幽默,是溢出的智慧。 解決一個問題的辦法有1000種,但最有效的一定是洞察本質(zhì)的那一個。 如何打好比方,需要三步: 第一步,洞察復雜、陌生事物的本質(zhì); 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 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釋陌生的。 打比方這個能力,是一種非常高級的能力。因為會打比方,說明你能同時理解兩種事物(復雜、陌生的事物和熟悉的事物)的本質(zhì)。只有這樣,你打的比方才能讓人拍案叫絕。 邊界感的本質(zhì),是對所有權(quán)的認知。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你在你的范圍內(nèi)做事,他在他的范圍內(nèi)做事,如果要跨越邊界,就需要先征求對方的同意。 大家一般都分得清楚物品的所有權(quán),但是,時間、隱私、權(quán)利……這些無形東西的所有權(quán),很多人卻分不清楚。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邊界感都非常重要。很多讓人不舒服的舉動,通常都是因為對方越了界。所以,我們要時刻訓練自己的邊界感,注意不要侵犯別人的邊界。這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基本修養(yǎng)。 否則,沒有邊界感的人,即便長大了,也會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巨嬰”。 巴胺和動機有關(guān),內(nèi)啡肽、血清素和快樂有關(guān)。而這些的背后,是一張“獎勵機制表”。這張表告訴我們,做什么事情,就會獲得什么化學物質(zhì)的獎勵。 商業(yè)中也有這樣的獎勵機制,許多商家已經(jīng)從“獎勵機制表”中看到了用戶的需求,他們運用“獎勵機制表”讓用戶獲得了更多快樂。 ■ END ■ 關(guān)于我 張鋒林,筆記愛好者,思維導圖達人 專注于全生命周期風險規(guī)劃的保險經(jīng)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