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詩的平仄 (一) 四 聲 四聲,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他語言)的一個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gòu)成了漢語的四聲。它與調(diào)值有區(qū)別,拿調(diào)值去研究四聲是行不通的。古代漢語的四聲為: 1.平聲。今天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今天有一部分變?yōu)槿ヂ暋?/div> 3.去聲。至今無變化。 4.入聲。這個聲調(diào)在今天的普通話中已被肢解,有的變?yōu)殛幤?,有的變?yōu)樯下?,有的變?yōu)槿ヂ?。沒有變的有些新韻書劃作了陽平?!毒胖萃崱繁A粼肼暋?/div> 唐宋以后的詩詞是講究聲調(diào)的。在用韻時,平聲不和上聲、去聲、入聲押韻;上聲、去聲也不和入聲押韻。有些詞牌押入聲韻的就只能用入聲做韻腳,押仄聲韻的,只能是上聲和去聲做韻腳。 什么字屬什么聲調(diào)、屬哪個韻部,在韻書里是很清楚的。特別是《九州通韻》,它用漢語拼音注音,使多音字更好區(qū)分。 (二)平 仄 “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shù)語。古代詩人音韻家把四聲分為兩大類,“平”指平聲;“仄”指的是上聲、去聲、入聲。所謂“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在詩詞的音調(diào)安排上,讓平仄兩類互相交錯,讀起來就能使聲調(diào)變化,抑揚頓挫、瑯瑯上口,而不至于單調(diào),因而構(gòu)成了詩詞節(jié)奏的美。平仄規(guī)則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沒有平仄就沒有詩詞格律。 在今天普通話里,入聲消失了,轉(zhuǎn)入了其它四聲,這給我們欣賞創(chuàng)作詩詞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記住一些古代常用的入聲字?!毒胖萃崱酚姓鹿?jié)專門討論入聲與陽平的區(qū)別。相信經(jīng)過長期仔細分辨學習,說普通話的朋友真正辨別入聲字也是沒問題的。 (三)今體詩的平仄規(guī)則 平仄,是今體詩中最重要的因素。平仄規(guī)則(指的是句子的平仄格式),一直應用到后代的詞曲。我們講詩詞格律,主要是講平仄。 1.七言律詩的平仄規(guī)則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押韻方式有二種:一是第一、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個字押韻;一是二、四、六、八的最后一字押韻。必須用平聲押韻,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 其基本句式有四種: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種句式第二字是平,末字是仄,叫平起仄收式;最后兩個字是平仄,叫平仄腳。 第二種句式第二字是仄,末字是平,叫仄起平收式;最后兩字是仄平,叫仄平腳。 第三種句式第二字是仄,末字是仄,叫仄起仄收式;最后兩字是仄仄,叫仄仄腳。 第四種句式第二字是平,末字是平,叫平起平收式;最后兩字是平平,叫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七言律詩平大格式變化的基礎(chǔ)。用這四種句式分別作為第一句,來組織律詩的基本格式,可以得出四種形式: 第一種以“平平仄仄平平仄”為首句來組織,叫平起仄收式,全詩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表示應該平也可仄,(仄)表示應該仄也可平,【】表示韻腳。我們可以看出,七律的第一個字平仄可以不計較,第三個字平仄大部分也可替換,這就是俗稱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便是用的這種格式: 巴山楚水凄涼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棄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懷)舊空吟聞笛賦,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側(cè)畔千山過,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聽君歌一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暫)憑(杯)酒長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還有杜甫的《客至》也是這種格式: (舍)南舍北皆春水, (平)平仄仄平平仄 但見群鷗日日來。 仄仄平平仄仄【平】 (花)徑(不)曾緣客掃, (仄)仄(平)平平仄仄 蓬門(今)始為君開。 平平(仄)仄仄平【平】 盤飧市遠無兼味, 平平仄仄平平仄 (樽)酒家貧只舊醅。 (仄)仄平平仄仄【平】 肯與鄰翁相對飲, 仄仄平平平仄仄 (隔)籬(呼)取盡余杯。 (平)平(仄)仄仄平【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