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慎點!普通女孩在感情中最容易陷入的騙局 作者:彬彬有理 一個讀者,突然評論了我很久以前的一條微博。 那條微博在講,人總是會忘不掉一個“差一點”得到的人,因為“差一點”的關系,最能召喚出人內心貪婪和妄念的魔鬼。 她評論說:其實沒有差一點,所有的“差一點”,實質上都是“差很多”,你以為“馬上就可以了”,其實中間還隔著千山萬水。 說實話,這條評論讓我醍醐灌頂了。 以前跟一個學霸討論考試。我說,每一次,我參加“通過性”的考試后,都會做噩夢,夢到“差一點就能過”,比如過線分是120分,我會夢到自己剛剛好考了118分、119分,這種恐懼像針一樣打進身體里,我甚至會被它驚醒。 學霸學歷比我高,他說,你應該這么去思考問題:比如,120分能及格,你卻差了一兩分,但你真的倒霉到——所有的都復習了,恰恰只有這兩分的知識點沒復習到——這樣的程度嗎? 肯定不是。 往往是,你有大概20個知識點沒復習到,而你差的兩分,就在這20個知識點里面,只是另外的知識點遺漏沒有體現(xiàn)在卷子上。 “這個差距,卷面上體現(xiàn)出來是兩分,實際上是十幾分,甚至幾十分。” 后來想想,這真的很像我們跟某些人親密關系的隱喻——看起來,我們天造地設,說遍情話,心知肚明,極盡試探,好像離“在一起”只剩一個步驟,就是誰把手多往對方的位置伸一伸就好。 但是你們之間,相差的,就僅僅是,一個伸出手的沖動,這樣一個小小的步驟嗎? 不是,你們之間差了特別多,特別多,這個“特別多”,一直被掩蓋著。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起一件小事。 我寫過很多次18歲曾經跟一個男孩告白,在告白的前一個多月,其實有這么一件事。 我們一起打車回學校,一起坐在后排。路上有些顛簸,我動了一點心機,我假裝快要睡著,腦袋隨著顛簸,一點一點往他的肩膀靠。 還沒有靠上去的時候,他轉過頭來看我,用手把我的頭直接摁在他的肩膀上,然后開心地笑了。 那個瞬間,我覺得自己好像越過了“在一起”那條線,就好像跟他肩膀的距離,那個幾厘米,就是無法反駁的佐證。 但后來并沒有,回校,告別,第二天我打開手機……沒有人提起什么,又變回不太敞亮的“普通朋友”。 其實那一段里類似的事情有很多,太多太多極其接近“喜歡”的片段,就像感情的贗品一樣欺騙著經驗不足的我。 后來我才知道,從來就沒有“差一點就能在一起”,明明就差很多。 因為他本來就還在喜歡著其他人,因為第一眼我不是他的印象深刻,也因為相處中我沒有給他更多驚喜,新鮮很快變成乏味,因為這樣那樣,他早早就在心里敲定: 她不會是the one,我也不會跟她在一起。 所以過程中,多么多么靠近,都是徒勞的。 “差一點在一起”是個偽命題,真正的實情往往是,至少有一方,從頭到尾都,并沒有真的想過要在一起。 “差一點”,是單方的幻覺。 再講個故事。 我本科一個朋友,忘了大二還是大三,交了一個普通大學的男朋友。 我們一開始都蠻驚訝……一方面是那個大學實在是離得非常非常遠,單程過去兩個半小時,都不像是同在上海市的距離。 另一方面大家都沒有說,不是歧視,但是讓人不解,為什么找了一個跟本校毫無關系的大學的學生,在她說之前,我們都從來沒聽過那所大學的名字。 但后來聽朋友跟他打電話什么的,完全是非常甜蜜的熱戀情侶,我們也就把一開始的驚訝收回肚子。 在一起時朋友經??渌?。幽默,細心,脾氣好。也不時看到朋友收他的禮物,實用的有,做作的也有,都很用心。 后來大家開始開她和男朋友的玩笑,問她男朋友哪里人,她說山東,我們就問那你以后有什么規(guī)劃嗎?朋友劃著手機淡然地講,就是戀愛啊,沒有規(guī)劃的。 果然不久后就分手了……我后來私下問她,是怎么提的分手,她想了想說,就很籠統(tǒng),說自己的未來不太確定,他的也是。 雖然他在盡力對自己好,但自己也總是覺得他并不能治愈自己對未來的焦慮,中間始終差了點什么…… 我說不是吧。你這些說辭,真的很像喝多了瞎編的你知道吧? 她說哦是嗎,可能我發(fā)過去的小作文他會再琢磨一段時間了。 但我說實話,我跟他在一起就是沒有想過以后的,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我肯定還會遇到更好的人,幾個月后我們一定一定要分手。 她給出的理由是“差一點”,但可能男孩永遠不會知道,那個“一點”,本來就是鴻溝。 我不想承認,但好像確實如此,決定兩個人是否能繼續(xù)在一起的,絕對不是一些莫名其妙細枝末節(jié)的“差一點”。 在很大的方面,如果有致命傷,那么“差一點”的朦朧,那些亂花迷人眼的情節(jié),深藏于心反反復復纏繞的情愫,就只是對這段關系絕對不會健康發(fā)育的掩蓋。 致命傷是無法克服的:沒眼緣。不太心動。錯誤的時機。無法接受的個人條件。 真的記住這句話:感情里面是沒有“差一點”的,差一點,就等于差非常多。 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看是清晰的,但處在那種關系中,人會很難跟那些擊中僥幸的暗示剝離開。 但不妨這么想一想,如果出現(xiàn)了這么一個人,你可以陪他玩,你可以不過心地回應他的殷勤,你甚至可以隨口講“我們以后怎樣怎樣”。 但讓你馬上做一個決定,要不要跟他在一起,你又覺得萬分勉強——那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答案很明顯對不對,他是一個你其實覺得“還不行”的人,你覺得他還不足夠讓你建立一段關系。 這個不足夠,是質的差別,而不是量的缺乏。 很殘酷的一件事情是,一個人做出“跟你在一起”這樣的決定,需要的往往是許許多多你無法改變的助推因素: 你的吸引力,你的條件,或者,他到底有沒有在你身上,找到點什么“非你不可”的東西。 他可以一直沒有找到,并且跟你保持曖昧,并且奇怪的是,行為舉止里好像也找得出些許真心。我都懂的,最抓心撓肺的,就是這樣稀稀拉拉真誠的好意。 可是,這并不影響你們離“在一起”這件事——盡管看起來只有一點點頭發(fā)絲的距離——依然是“千山萬水地遠”。 除非真的不幸遇到了無法克服的外力。 所有的“沒有”:沒有同意在一起,沒有結婚,沒有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都絕對不是只差一點的事情。 很殘酷的,朋友們。 這個世界上,沒有“我們差一點就在一起了”,只有“本來就不打算跟你在一起”。 很多單身的閨蜜認為,愛情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