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 “與其朋友圈字斟句酌,不如現(xiàn)實中好好生活。” 如今,我們很少發(fā)朋友圈,更多的是看朋友圈。 成年人的社交規(guī)則是,沉默了、安靜了、寡言了。 別去打擾一個裝睡的人 朋友梅子說過自己的經(jīng)歷。 她熱愛社交,為了把大學好友聚在一起,建了一個五人閨蜜群。 梅子幾乎每天在群里聊天,分享八卦新聞,看起來關系很融洽。 后來,她發(fā)現(xiàn)其他人很少說話,永遠都是她主動發(fā)消息。 有一次節(jié)日,梅子發(fā)了一個紅包,到了第二天早上都沒有人領,也沒有人回復。 那一刻,她感覺心都涼了。 她問我:“為什么大家都不回我的消息,我要提醒一下她們嗎?” 我說:“其實,她們沒有回復,就是不想回復了。你何必刨根問底呢?!?/span> 網(wǎng)絡上有一個段子: 你一發(fā)消息,她就要洗澡了; 你一打電話,她手機就沒電了; 你一談事情,她就說正在忙; 所有巧合背后,都是“不想理你”的借口。 俗話說,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千萬不要用熱情,去貼冷屁股,最后傷害的是你自己。 作家亦舒說:“何必勉強與道不同者做朋友,陽關道,獨木橋,陌路相逢,客客氣氣已經(jīng)足夠。” 忘了的關系,就放手;散了的情分,就釋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冷漠也好,孤獨也罷,別往心里去就好。 太過熱情,是一場災難 作家祝小兔說,她最害怕熱情的人。 一是,害怕要回報對方相同的熱情,讓人感覺很辛苦; 二是,擔心熱情總是快速褪去,反而會更加落寞。 這讓我想起綜藝節(jié)目《半熟戀人》: 里面有一位女嘉賓叫羅拉,她性格十分開朗,甚至擔任起主持人的角色。 在飯桌上,羅拉是講話最多的,不停的講笑話,惹得每個人哈哈大笑。 男嘉賓說:“羅拉真的很熱情,感覺有用不完的能量?!?/span> 當大家都覺得羅拉很受歡迎時,結(jié)果在投票環(huán)節(jié),沒有任何男生約她。 太過熱情,是一場災難。 你以為的關心,在別人眼里是打擾。 你以為的活潑,在別人心里是聒噪。 聽過一句話,成年人的關系都是循序漸進的,永遠不要急于把感情升溫。 美食家蔡瀾說: “吃不飽的飯,最妙。飯菜的溫度,應該和人體溫度一樣,過熱和過冷都不合格?!?/span> 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就像品嘗美食一樣,淺嘗即止是最好的狀態(tài)。 在任何場合中,做自己就好,別為了討好他人而故意去夸張、搞笑。 不想開口就保持沉默,沒有必要活成一個開心果。 只有當你覺得舒服了,別人才能感受到你原本的魅力。 余生,每一頓飯,慢慢的吃;每一段關系,淡淡的處。 好的關系,需要距離感 我有一位朋友,我們倆認識9年了,說不上閨蜜,但卻總有默契。 我們平時很少聯(lián)系,節(jié)假日根本不發(fā)祝福。 我看到喜歡的文章、圖片,會轉(zhuǎn)發(fā)給她。 然后說一句,這個感覺不錯。 她會問我最近怎么樣,有時候閑聊兩句,有時候就發(fā)個表情包。 沒有勉強,無需回應,卻讓人感覺十分舒服。 好的關系,需要空間,更需要距離感。 不去打擾,不去緊逼,一切自然細水長流。 脫口秀演員思文說,社交中最忌諱“交淺言深”。 她以前是個喜歡掏心窩子的人。 比如,剛認識一個朋友不到三天,思文就會把心底的秘密全說給對方聽。 結(jié)果,這樣給對方帶來很大的壓力。 因為你分享了自己的秘密,就好像在說“你看我都說了這么多,你應該講講你的吧”。 古話有云:“見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span> 朋友之間,就像兩個刺猬,彼此身上都帶有刺,靠得太近,會扎傷彼此。 不遠不近的關懷,不濃不淡的傾聽,比起熱烈,我們更喜歡無聲陪伴。 無論什么關系,請把握分寸感,留有邊界線。 太宰治 《人間失格》中有一句話: “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傷感,但卻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保護。 一段感情中,用力過度,關系會斷;用情至深,彼此會受傷。 真正好的朋友,不需要費力維系。 人生路上,圈子簡單,語速緩慢,內(nèi)心純粹,想要的生活就會慢慢到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