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想要菜好吃,調味品是必不可少的,因而鹽、味精、醬油、醋、蠔油……都是家中必備。 現(xiàn)如今,調味品品類五花八門,吃法也各有講究,關于它們的傳言更是層出不窮,但事實究竟如何?今天可可就和大家好好探討一下~ 吃低鈉鹽更健康? 很多人為了控制血壓,保護血管,會盡可能的選擇低鈉鹽。 一般低鈉鹽中的鈉只有普通食鹽的60%~70%,且一般會添加10%-35%的氯化鉀。鈉少了、鉀多了,很多人覺得就等于能降壓了,還保護心血管。 的確,對于鈉鹽攝入過多人群,低鈉鹽對于控制血壓或者預防高血壓,是有一定好處的——鈉和鉀都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鈉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而鉀能夠促進鈉的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對維持心血管功能有著重要作用。 另外,BMJ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如果在中國使用含25%氯化鉀的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將能每年減少45萬例心血管死亡,相當于減少了11%。 但腎功能受損的人,本就不能及時將鉀有效排出體外,易造成高血鉀,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心律異常、心衰竭等情況。所以相對來說選擇普通鹽更好。 味精會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而有傳言稱:“谷氨酸鈉加熱到120度時,會產生焦谷氨酸鈉,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但實際上,焦谷氨酸鈉只會讓味精失去鮮味,且目前并沒有證據證明其致癌性,也不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的四類致癌物名單中。 至于雞精,其實是味精的升級版——在味精的基礎上添加了鹽、糖、淀粉、糊精等成分,或者雞肉粉、雞骨粉、雞蛋提取物等。 因此,雞精和味精沒有孰優(yōu)孰劣的區(qū)別,選擇食用哪一種,看個人需求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做菜時若同時放入食鹽、味精等調味料,很容易導致鈉含量超標。因而平時添加味精后要減少食鹽的用量。 另外,雞精中含有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攝入。 吃醬油會使皮膚變黑? 皮膚的顏色取決于家族的遺傳或是黑色素決定的,身體里黑色素越多,人的皮膚就會越黑。 醬油盡管呈褐色,但是進入人體腸道后經過消化,會形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無機鹽、水等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而且,醬油中的色素物質不會直接轉移到皮膚中,醬油也不具備增加光敏感的功能,對黑色素細胞的合成也不起任何作用。 因此,吃醬油并不會使皮膚變黑。 多喝醋能軟化血管? 釀造陳醋,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里面含有礦物質元素、維生素等;而從養(yǎng)生角度來說,又有以下三個優(yōu)點: ①食醋具有抑制有害菌的作用。研究證明:食醋對常見的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②食醋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烹飪時加點醋,可以抑制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對減肥人士也非常有益; ③食醋有保持營養(yǎng)的作用。比如:做土豆絲時加點食醋,可以盡量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吃醋有一定的好處,但沒有強大到能軟化血管。而且若吃太多,還會對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可能得不償失。 多吃大蒜能防癌? 在一些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中表明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和含硒化合物對防癌有一定的積極效果,尤其是一些胃腸道惡性腫瘤,比如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等。因而很多人不僅做菜吃,還經常生吃。 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反駁這些觀點,認為上述實驗存在漏洞。且有專家指出,有防癌成分并不代表可以直接預防癌癥。 而且蒜里面活躍的成分可能會隨著時間和處理方法失效。所以并不建議大家通過大量食用大蒜來預防癌癥。 注意:很多人做菜時,有用大蒜熗鍋的習慣,但此過程容易會產生丙烯酰胺(2A類致癌物),對身體有害,所以最好盡量避免。 調料放灶臺邊,隨取隨用更方便? 不少人喜歡把調料放在灶臺邊,做菜時能隨手取用比較方便。 但你可知,做菜時,長時間開火,爐灶邊的溫度很高,若是調料放在旁邊,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脂質過氧化產生一些有害物質,甚至發(fā)生霉變和褐變反應。 調料怕熱、怕光、怕氧氣,因此,理想的儲存條件應滿足密封、陰涼、干燥的要求。尤其是以下三類調料,儲存時要格外注意: ①干貨調料,像花椒、八角、桂皮、茴香等,分開儲存。最好用密封容器盛裝,并放置在干燥、陰涼的櫥柜中。 ②醬類調料,如番茄醬、豆豉、辣椒醬、腐乳、黃豆醬等,一旦打開就得放冰箱冷藏,以免滋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 ③含油脂的調味品,像大豆油、菜籽油、橄欖油、芝麻油等,要遠離灶臺、陽光、水。并且最好用深色玻璃或者陶瓷器皿儲存,不用的時候蓋緊蓋子。 打開食品外包裝后,食品的保質期將大大縮短,而若是不注意貯藏條件,則會加速變質。出現(xiàn)以下情況的調味品最好不要再食用: ①固態(tài)調味品,若吸潮結塊、聞起來有一股哈喇味或其它異味、顏色變化、口感變化(如原來咸的變苦,甜的變酸)等問題,則很可能已變質。 ②液態(tài)調味品,若液態(tài)混濁,有沉淀物、出現(xiàn)不良氣味、口感異常則很可能已經變質了。 ③半液態(tài)調味品,若是有酸腐味、上層變稀,或者下層有明顯的沉淀物,則不能再食用了。 |
|
來自: 笛韻悠然 > 《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