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 入經(jīng)絡(luò):足厥陰肝經(jīng) 主治: 1、可深入血脈神經(jīng)、鉆入頭腦深處,作為風痛止痛劑。勾陳可以使心情很好。 2、平肝止暈 藥性: 味甘微溫 引述: 《別錄》:"主小兒寒熱,驚癇。" 《藥性論》:"主小兒驚啼,瘈疭熱壅。" 《日華子本草》:"治客忤胎風。" 《綱目》:"大人頭旋目眩,平肝風,除心熱,小兒內(nèi)釣腹痛,發(fā)斑疹。" 《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氣寬中." 《本草述》:"治中風癱瘓,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節(jié)攣急。又治遠年痛風癱瘓,筋脈拘急作痛不已者。" 《黃元御》:"味甘,微溫,入足厥陰肝經(jīng)。瀉濕清風,止驚安悸,治木郁筋惕、驚悸、瘈瘲。" 應(yīng)用與比較: 1、勾陳也是可以止頭痛,還可以讓一個人情緒會比較好,不要那么煩躁。 2、面部中風:桂枝加葛根湯,如有頭痛,加川芎、勾陳。 3、夜晚啼哭的嬰兒用蟬蛻散(勾陳,蟬蛻、通草、防風、僵蠶、荊芥或加全蝎、支子),消風 散或貼臍方即可迅速痊愈,而夜晚不再啼哭,年輕的父母,晚上亦可安心睡覺。 4、偏頭痛為少陽頭痛,即膽經(jīng)痛:川芎3錢,勾陳3錢,白附子3錢,僵蠶 –> 風痛止痛劑;白附子專治風吹就痛的頭痛,勾陳鉆入頭腦深處。頭病必用川芎,川芎專走血管,并合用白附及勾陳去頭痛且活血。 5、腦部瘀血用藏紅花。腦部瘀血,可以用大黃牡丹皮湯“上病治下”,大黃用酒泡一下。 頭部瘀血:川芎三錢,丹皮三錢,勾陳三錢,白附子三錢,紅花一錢。這些藥入頭部,故可以將補腎的藥(如益智仁)帶到頭部。 6、白附子三錢,僵蠶二錢-->去風痛,勾陳三錢,川芎三錢-->頭痛要藥(劑量太小,難以速效) 7、最常用的方劑是羚羊角散:羚羊角、獨活當歸各一錢,川芎、茯神、防風、炙甘草各七分,鉤藤三錢、人參八分、桑寄生二錢、姜五分,棗二枚,水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