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和酒的緣分就從沒斷絕。在唐代,“詩仙”李白便曾寫道“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詩圣”杜甫也有詩句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詩魔”白居易更是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怡然情趣。 到了宋代,大文豪蘇軾有“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詞中之龍”辛棄疾則有“一飲動連宵,一醉長三日”;便是身為女子的李清照喝起酒來也是不遑多讓,也曾寫道“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所以對于文人墨客來說,酒真的是寫詩填詞最好的佐料,三杯兩盞淡酒入腹,化出的便是詩詞錦繡。而筆者本期要分享的正是一首飲酒詩,這首詩出自宋代詩人楊萬里。 說起“誠齋先生”楊萬里,大多數(shù)讀者印象中他的詩文都是恬淡自然為主,就像“兒童急走追蝴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樣,善于抓住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 但人類本就是復雜而多面的,楊萬里雖然看似云淡風輕,但是在酒后卻有著別樣的“瘋態(tài)”。知道楊萬里怎么寫飲酒詩嗎?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走進楊萬里這首堪稱宋代最“瘋”的飲酒詩。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萬花川谷月下傳觴 作者:楊萬里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領取青天并入來,和月和天都蘸濕。 天既愛酒自古傳,月不解飲真浪言。 舉杯將月一口吞,舉頭見月猶在天。 老夫大笑問客道:月是一團還兩團? 酒入詩腸風火發(fā),月入詩腸冰雪潑。 一杯未盡詩已成,誦詩向天天亦驚。 焉知萬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團月。 這首詩作于紹熙五年(1194年),當時詩人退休家居。陳衍《宋詩精華錄》稱楊萬里的詩為“白話詩”,這首詩文筆淺顯,正是楊萬里白話詩中的代表作。 詩歌從飲酒寫起,隨手拉入月亮,再把杯中月,連及杯中天,把人、酒、月、天出齊。由酒中月、天生發(fā)議論,馳騁想象,抒發(fā)感慨。 詩歌的大意是: 我老人家急著要喝上一杯酒,沒想到月亮比我還急,酒剛倒進杯中,月亮已經(jīng)搶先進入酒里。月亮帶著青天一起泛在酒中,月亮、青天都被酒漿沾濕。青天喜歡喝酒自古以來就有這個說法;月亮不知道酒的好處,這話說得真是太隨便。我舉起酒杯把月亮一口吞下,抬頭一望,月亮仍然掛在青天。 我呵呵大笑向客人詢問:月亮究竟是有一團還是兩團?酒飲入詩腸,激得我詩興大發(fā),月亮進入詩腸,仿佛把冰雪澆灌。一杯還沒喝完我的詩已經(jīng)完成,高聲對著青天朗誦,天也大吃一驚。我不管他人生短暫死后不過留下一具骸骨,斟滿了酒再吞下一輪明月。 這首詩開篇7字“老夫渴急月更急”便令人捧腹,忍不住笑了。詩人自己急著喝酒,還要說月亮比自己更急。在詩人的筆下,月亮和青天都被賦予了人的情感和愛好,讓人讀來覺得煞是有趣。 詩寫的只是酒、月、天和詩人自己,回環(huán)反復。第一聯(lián)承題,從飲酒起,隨手拉入月亮,以“月更急”這樣擬人化的比喻,把月與自己安排在對等的地位,為下文的奇思異想做準備。第二聯(lián)由杯中月,連及杯中天,把人、酒、月、天出齊。第三聯(lián)由酒中月、天生發(fā)議論,馳騁想象,擴大詩境。 第四聯(lián)“舉杯將月一口吞,舉頭見月猶在天”,寫飲酒,兼及月、天,抒發(fā)自己的豪情,同時以風趣幽默的筆調(diào),把詩趣推到極致。以下數(shù)聯(lián),把自己與酒、月、天連帶而說,由天上月、杯中月而引出月是一團還是二團的奇思,然后扯入酒意詩腸,故作達語,抒發(fā)感慨。最后以酒與月作雙結(jié),呼應起首。 整首詩歌,活潑跳動,寫的僅僅是月下飲酒,詩人卻句句設境,思潮坌涌,橫談豎說,一筆一變,如登泰山十八盤,層層轉(zhuǎn)折,步步有景,變幻無窮,這就是誠齋體所強調(diào)的“活法”的主要標志之一。誠齋體還強調(diào)新奇活潑、風趣幽默,這首詩也完全符合這一要求。 詩的設想出人意表,由酒杯中的月影,詩人竟然化虛為實,說月、天都被酒所沾濕,從而又要把月、天都吞入肚中,真是匪夷所思。
宋周必大《省齋文稿》卷十一《跋楊廷秀飲酒對月辭》說:“韓退之稱柳子厚云:'玉佩瓊琚,大放厥辭?!K子瞻答王庠書云:'辭至于達而止矣。’誠齋此詩,可謂樂斯二者?!敝鼙卮罂偨Y(jié)楊萬里這首詩汪洋恣肆與辭能達意相結(jié)合,精辟地說出了詩的好處。 楊萬里這首詩通篇寫得如夢如幻亦真亦假,癲狂得很,但這恰恰寫出了詩人的醉態(tài),在捧腹大笑之余也不由讓人感嘆這首詩的趣味性和高水平。 其實細細品讀這首詩,不難發(fā)現(xiàn)是化用了李白《月下獨酌》的片段,但楊萬里卻用平易淺近的筆觸寫出了自己的特色。 對于這首詩楊萬里自己也甚是得意,還曾自夸:“老夫此作,自謂仿佛李太白?!?/span>對于楊萬里的這首飲酒詩,大家有什么看法?覺得有李白的味道嗎?歡迎在評論區(qū)暢所欲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