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玩圖文消息版權(quán)已交由版權(quán)機構(gòu)代理 善本碑帖精華系列新品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授權(quán)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又有兩種珍藏墨跡碑帖首次授權(quán)在中國高清出版,皆為顏真卿作品宋拓佳品——《顏真卿書大字麻姑仙壇記》為首次原大彩色影印發(fā)行,《宋拓顏魯公多寶塔碑》為首次原裝彩色影印發(fā)行。 ·《顏真卿書大字麻姑仙壇記》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麻姑仙壇記》流傳至今有大、中、小三種版本,以大字本最得顏書神韻。東博藏本為宋拓橫木刻本,901字足本,經(jīng)彭守約、何子京、何厚琦、顏韻伯等遞藏。此前僅有黑白印本,今首次全本原尺寸調(diào)頻網(wǎng)彩印。 ·《宋拓顏魯公多寶塔碑》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東博藏本為珍貴宋拓,與故宮博物院藏懋勤殿本相較難分伯仲,并為此碑傳世最佳拓本。前有錢大昕隸書題碑名,伊秉綬隸書“宋拓僅存”題扉,清初王澍題內(nèi)簽,另清代達官顯要、文人墨客題跋觀款累累。 這兩種東博珍藏碑帖,為西泠印社出版社“善本碑帖精華”系列新品,皆為國內(nèi)原大彩色影印單行本首發(fā)。每種碑帖均分為 [精裝四合函套本] 和 [普通側(cè)入函套本],供讀者選擇。 * 預(yù)售 預(yù)計2022年1月中上旬發(fā)貨 ?? 《麻姑仙壇記》流傳至今有大、中、小三種版本,以大字本最得顏書神韻。關(guān)于大字本原碑的流傳有多種說法,傳原石于宋末遭雷火焚毀,因此原碑尺寸、行次、形制已不詳;又傳宋時有原墨跡木刻本。據(jù)文獻所載,元代建昌知府梁伯達曾重建此碑,今也未見有確切拓片流傳,明清均有翻刻本。然今所存宋拓,僅見橫木刻本,所見有如下八種: 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張之洞本 二、上海圖書館藏趙之謙跋本 三、上海博物館藏戴熙跋本 四、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何紹基本 五、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彭守約本 六、日本書道博物館藏吳云本 七、端方本(上冊藏上海龍美術(shù)館,下冊二〇一六年法國蘇富比拍出) 八、私人藏羅振玉本 另見費念慈舊藏一開,與以上八種皆為同木刻版拓出。由此可見,宋時有原墨跡木刻一說更為可信。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大字麻姑山仙壇記》宋拓橫木刻本,九〇一字足本,為彭守約、何子京、何厚琦、顏韻伯等遞藏。此冊共四十一開,冊高四十厘米,寬二十一點三厘米,碑文三十開半,帖封缺失,帖首潘奕雋篆題“魯公真跡”四字,帖末有今頗跋、鴻仿跋(光緒己丑)、阮氏跋(光緒丙申)、潘奕雋跋(嘉慶丙寅)、何慶湘尺牘、彭祖賢跋(光緒庚辰)、何厚琦四跋(民國三、五年)、顏世清(韻伯)三跋(丁巳)。 此冊日本二玄社一九六三年“書跡名品叢刊”(四〇)膠印本、清雅堂一九九五年珂羅版曾輯入,均為黑白印本。今首次全本原尺寸調(diào)頻網(wǎng)彩印,最大程度還原宋拓面貌,為學習“顏體”書法再增范本。 ?? 實體書效果圖 ▲《顏真卿書大字麻姑仙壇記》四合函套本 ▲《顏真卿書大字麻姑仙壇記》普通函套本 內(nèi)頁實拍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yīng)碑》,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四月廿二日立,岑勛撰文,徐浩題額,顏真卿書丹,史華鐫刻。碑高二八五厘米,寬一〇二厘米,碑陽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額隸書二行八字,碑陰刻吳通微書《楚金禪師碑》,碑側(cè)有金蓮峰真逸題名、金明昌五年(1194)劉仲游詩。原碑立于唐長安城安定坊(今西安西關(guān))千福寺內(nèi),宋時移入文廟,現(xiàn)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第二展室。碑文記述楚金禪師的生平經(jīng)歷、建塔緣由及建塔前后出現(xiàn)的祥瑞事跡。 顏真卿家學淵源深厚,父早逝,由舅父殷踐猷傳授書法,后從張旭得筆法,創(chuàng)為“顏體”。其一生書風多次變化,一九四九年后陸續(xù)出土三通其早年書寫的墓志,其中《王琳墓志》《羅婉順墓志》分別寫于三十三歲和三十八歲,尚處于學習初唐虞、褚風格時期,而《郭虛己墓志》寫于四十一歲,步入中年,已初步展現(xiàn)出個人面目。《多寶塔碑》寫于四十四歲,時正壯年,精力充沛,寸楷千字,一氣貫之,毫無松懈,其用筆提按交代分明,結(jié)體雄渾,茂密中見娟秀挺拔,加之選石精良,鐫刻傳神,充分展現(xiàn)了顏真卿對傳統(tǒng)精髓的吸收與融匯。 此碑拓本早晚差距頗大,舊多以十五行“鑿井見泥”之“鑿”、第三十一行“歸我帝力”之“力”字不損作為宋拓本的依據(jù),實“力”字傳世本俱損,所謂不損也是描填所致。 張彥生《善本碑帖錄》云:“宋拓精本顏原書凡三點水多連絲筆細畫,或兩點間。拓本隨年代近,而多不顯連筆。宋拓字肥方,字口棱角鋒芒完好,其次字漸細瘦禿,全失原體,近拓更不足觀。”傳世宋拓佳本見于著錄以及影印出版的有八九件,其中最為知名、影響最廣的當數(shù)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汪稼門本。 此本錦面精裝,簽題“宋拓顏魯公多寶塔碑 乾隆戊申首夏沈初題”,挖鑲蝴蝶裝,冊高三九點二厘米,寬二三點七厘米。開本高大,共三十開。 拓本帖心每開十行,行十字,前有錢大昕隸書題碑名,伊秉綬隸書“宋拓僅存”題扉,清初王澍題內(nèi)簽,另清代達官顯要、文人墨客題跋觀款累累,僅題跋者就有汪志伊、程瑤田、姚鼐、沈初、王文治、陳鴻壽、吳賢湘、法良、鄭汝霖、郭麐、汪喜荀、曾燠、吳式芬、安樹森、徐德鑾等,留下觀款的則有湯貽汾、釋達受、顧千里、鈕樹玉等。而未見題跋觀款,但在冊中鈐有鑒藏印的清初名家有周漁璜、徐用錫、沈鳳。 據(jù)前后題跋,此拓原在京師,被一靈石人購去,質(zhì)于官庫典押四十千錢,期滿后由庫紀楊中孚攜回待價而售,未果。汪志伊(字稼門,號莘農(nóng),桐城人)補官靈石,乾隆四十七年(1782)以原值得于楊中孚。道光二十四年(1844),汪志伊孫汪元孝僑寓金陵,將之轉(zhuǎn)贈法良(號可庵,旗人)。其后流傳不詳,民國年間曾歸馬世杰,后入日本,今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汪稼門本為宋白麻紙,“鑿”字清晰完好,氈蠟精佳,牽絲分明,罕有填描,與故宮博物院藏懋勤殿本相較,難分伯仲,并為此碑傳世最佳拓本。 此本自二十世紀以來不斷影印出版,廣受藝林青睞。今以最新影像與先進印刷手段,使宋拓全本原貌得以巨細靡遺地呈現(xiàn)于讀者面前,為喜好顏書者帶來莫大福音。 ?? 實體書效果圖 ▲《宋拓顏魯公多寶塔碑》四合函套本 ▲《宋拓顏魯公多寶塔碑》普通函套本 內(nèi)頁實拍 * 預(yù)售 預(yù)計2022年1月中上旬發(fā)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