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叛遼東 公孫淵反叛。明帝從長安召回司馬懿,命他率軍四萬人平叛遼東。 司馬懿計劃進軍一百天,作戰(zhàn)一百天,返回一百天,休息六十天,總共一年的時間來完成。 此時,公孫淵棄城逃走是上策,據(jù)守遼東是中策,死守襄平是下策。 一,避實就虛 司馬懿大軍到達遼東,公孫淵命大將軍卑衍率軍駐扎在遼隧,在城外挖了長達二十余里的壕溝。 魏軍將領(lǐng)們想要攻城,被司馬懿否決。 他判斷敵人不肯決戰(zhàn),是打算拖死我軍,現(xiàn)在攻擊就正好中計。然而敵人主力駐扎在此,他們的老巢襄平必定空虛。不如避實就虛,直擊襄平。 于是,司馬懿假裝要向南方移動,卑衍也隨之向南。司馬懿卻暗中渡過遼河,向北挺進,直撲襄平。卑衍急忙撤回,被司馬懿擊敗。 襄平被司馬懿的大軍團團包圍。 二,不動如山 正值七月,連降大雨,遼河暴漲,平地水深數(shù)尺。魏軍恐懼,打算移營退軍。司馬懿嚴(yán)令固守,不準(zhǔn)移動,并斬首了違令的都督令史張靜,穩(wěn)定了軍心。 司馬懿對比這次征討與之前攻打上庸的不同: 1,緩急 從前攻打上庸時,八支部隊同時出發(fā),日夜不停地進軍,只用十六天就攻下上庸,斬殺了孟達。 這次遠(yuǎn)征公孫瓚,我軍不求速戰(zhàn)速決,連外出打獵放牧的敵軍都不去驚擾和襲擊,就是怕包圍沒有完成前,敵人被逼而逃走。 2,存糧與兵力 孟達的兵少,但存糧可支撐一年。我軍將士四倍于孟達,但糧食不能支持一個月,所以必須不顧傷亡地強攻。 如今敵眾我寡,敵饑我飽,何況又遇到大雨,所以不擔(dān)心敵人進攻,只怕敵人逃走。 三,軍事五大要 大雨停后,司馬懿合攏包圍圈,開始日夜攻城。公孫淵的糧食已盡,部下只得互相殺害作為食物。城內(nèi)死者極多,部將楊祚等投降。 公孫淵派使者向司馬懿投降,卻既不肯捆綁自己出降,又不送人質(zhì)表示誠意。 司馬懿認(rèn)為軍事大要有五條,即戰(zhàn)、守、走、降、死。 能戰(zhàn)則戰(zhàn),不能戰(zhàn)就堅守,不能堅守就逃走。剩下的兩條路,就只有投降和死了?,F(xiàn)在公孫淵的做法就是決心去死。 最后,襄平城破,公孫淵突圍時被殺。遼東、帶方、樂浪、玄菟四郡全部平定。 誅殺曹爽 大將軍曹爽驕奢無度,飲食衣服都與皇帝一樣,還私自用明帝的女官做歌妓。 曹爽兄弟經(jīng)常一起出城游玩。司農(nóng)桓范勸他防備有人關(guān)閉城門,對付他們。曹爽根本不予理睬。 一,忍耐 曹爽彈劾孫禮對朝廷心懷不滿,改任他為并州刺史。 孫禮去看望太傅司馬懿時,面露忿然之色,卻不說話。司馬懿安慰他,不要悲痛,要學(xué)會忍耐。 二,示之不能 河南令尹李勝出任荊州刺史,到太傅司馬懿家去辭行。 司馬懿由兩個婢女 伺候著出來接見,自己已經(jīng)拿不穩(wěn)衣服,端不動碗,吃的粥也從嘴邊流到胸前。 李勝還以為是司馬懿的中風(fēng)病復(fù)發(fā),驚嘆他的身體變得這樣糟。 司馬懿故意聽錯李勝任職地為并州,還氣喘噓噓地自稱不久就要死了。 李勝向曹爽稟報了所見的情況。曹爽認(rèn)為司馬懿離死不遠(yuǎn),就不再對他加以戒備。 三,把握時機 太傅司馬懿暗地里和他的兒子中護軍司馬師、散騎常侍司馬昭密謀誅殺曹爽。 魏帝祭掃高平陵時,大將軍曹爽和他的弟弟曹羲等都隨行。 太傅司馬懿以皇太后名義下令,關(guān)閉了各個城門,占據(jù)了武庫,并派兵出城據(jù)守洛水浮橋,向魏帝稟奏曹爽的種種罪惡。 司馬懿派人勸說曹爽盡早認(rèn)罪投降,聲稱只是免去他的官職而已。 智囊桓范建議曹爽兄弟把天子挾持到許昌,然后調(diào)集四方兵力對抗司馬懿。他自己還隨身帶了大司農(nóng)的印章,可以征調(diào)糧食。 曹爽一直猶豫不決,直到把刀扔在地上,表示只想做一個有錢人就心滿意足?;阜锻聪Р茏拥み@樣有才能的人,卻生下這群蠢貨,自己也要受累滅族。 曹爽向魏帝通報了司馬懿的奏章,請求免除自己的官職。曹爽兄弟回家以后,司馬懿派兵包圍了曹府,并在四角的高樓上監(jiān)視曹爽兄弟的舉動。 最后,曹爽以謀反罪被滅了三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