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之孝 《孝經(jīng)》里面孔夫子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正因為曾子是一個孝子,所以這樣的“至德要道”講給他聽,他才能夠接受。所以,孔老夫子強調(diào)“孝”是德行的根本,是教育所產(chǎn)生的根源。 曾子是孔夫子道業(yè)的傳承者,曾子之所以能夠完全接受孔老夫子的教導(dǎo),也正是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有兩個關(guān)于曾子孝順的著名的典故。 有一次,曾子上山去砍柴,他的母親在家里,這天正好有一位遠(yuǎn)方朋友來探望曾子,曾母很和善,想到這個朋友大老遠(yuǎn)地來了,但是曾子卻不在,不能讓這個朋友白跑一趟。那怎么辦呢?怎么能夠讓曾子快點回來呢?她情急之下,想了一個辦法,她把自己的手指頭咬破了。曾子是一個大孝子,他心里時時刻刻都惦念著母親,當(dāng)母親把自己的手指咬破時,他突然感覺到一陣心痛,就知道是家里的母親一定有事。于是趕緊往回跑,回到家才知道,原來是家里來了朋友。 為什么曾子對母親的身體不適有如此強烈的感應(yīng)呢?因為母子連心,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和父母之間的感應(yīng)關(guān)系都是如此,和曾子沒有絲毫的差別。但是,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的母親即使把手指咬破了,我們都感受不到母親的痛苦呢?原因是我們的心已經(jīng)不在父母身上了,所以就沒有這種敏銳度,也感受不到父母的需要了。 還有一次,曾子和父親在瓜田除草,他一不小心卻把瓜苗給鋤掉了。父親很生氣,覺得他做事不專心,盛怒之下,就舉起鋤頭打了曾子,沒想到一下子就把他打昏了。曾父在盛怒之下把兒子給打昏了,他也很后悔、很不安。曾子醒來之后,為了讓父親安心,就特意“援琴而歌”。他開始彈琴,表示身體沒事,讓父親不用擔(dān)心。 后來,這件事傳到孔夫子那里,夫子聽了非常生氣,并對身邊的弟子說:“你們?nèi)υ诱f,他以后不是我的學(xué)生了,以后不要再見我了。”曾子很老實,即使孔子這樣地對他生氣,甚至都不愿意要他了,他仍然恭恭敬敬地來向老師請教。他說:“老師,我對父親如此恭敬,為什么您還對我不滿意,還說不要我這個學(xué)生了呢?”這時孔子就說:“如果你的父親在盛怒之下一下子把你給打死了,你就會陷你的父親于不義。大家都會責(zé)怪他,說他把自己的兒子都給打死了。你這樣做就會陷父母于不義之中,這不是真正的孝道?!痹泳o接著問:“那我應(yīng)該怎么做呢?”孔夫子教他說:“大杖則走,小杖則受?!比绻愕母赣H是拿著像鋤頭這樣很厲害的東西打你,你就趕緊跑,不要在那兒一直承受。如果拿的是像小柳條這些不是很重的東西打你,那你就可以接受。 曾子明白了,原來孝敬父母并不是要一味地順從,還要懂得變通,否則就會陷父母于不義之中。 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yōu)槿俗优?,不僅要孝順,而且要懂得正確地行孝。 周文王的孝道 文王做世子的時候,每一天都要三次到父王那里去問安,而且不是走形式,是確實看到父親到底需要什么,對他的飲食也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加以關(guān)心。 在《禮記》上有一篇“文王世子”,給我們講了周文王在做世子的時候,是如何照顧他父親的。 文王在做世子的時候,每一天都要三次去到父親那里去問安。早晨天剛剛亮,雞鳴頭遍,他就起床了,穿好了衣服,然后去到父母的房門之外,問侍奉父母的內(nèi)侍小臣,說:“父王今天的身體健康嗎?沒有什么問題吧?沒有什么毛病吧?他的起居動棲較之平常,沒有什么異常吧?”如果這個內(nèi)侍小臣回答說:“安”,就是他的父王一切安好,文王就會很高興。 到了中午的時候,周文王又來了;到了晚上的時候,他依然到父親這里問安。這種仔細(xì)的程度就和早晨是一模一樣,沒有絲毫的倦怠。如果父親有身體不適的地方,內(nèi)侍小臣就會如實地告訴文王,文王聽了之后臉上就會顯出憂愁的顏色,在走路的時候都“行不正履”,和平時都不一樣了。這是他憂慮父母非常的深切,所以表現(xiàn)出來在走路上,都和往常不同。而且親自伺候父親的飲食,等到他的父親王季身體恢復(fù)健康了,然后才命令這些小臣,再給父親進(jìn)食。 文王每天侍奉父母,每上一次飲食,他都會親自看一看,他的寒暖程度是怎么樣的,因為如果這個食物過冷或者過熱,都會傷及到人的身體;每當(dāng)吃完飯要撤下去這些食物的時候,他一定要問一問吃得多還是少,夠不夠,是不是太飽,等等;還要問一問父親喜歡吃的是什么,不喜歡吃的是什么;而且告訴廚房的廚師說,凡是已經(jīng)吃過的剩飯剩菜,就不能夠再進(jìn)奉給父王了。因為恐怕時間長了,味道變了,父親吃了有損健康。廚師們都答應(yīng)了,他才安心離去。 像文王這樣的人,雖然貴為世子,世子就是指當(dāng)時的國王、諸侯的嫡子,下面使喚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會盡心盡力地做好,但是他仍然親自去侍奉父母,從這可以看到,古代的這些圣王,他們都是率先垂范,從自身做起,給大眾做一個孝親的榜樣。 父母的十種恩德 我們從這十重恩就知道,父母的恩德確實是無以回報,就是這里邊所說的“有罔極之恩”。 在佛教的歷史上有一本經(jīng)書叫做《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這本經(jīng)專門給我們講了父母的恩德。經(jīng)的開頭就記載,佛陀帶著弟子到外面去出游,路上遇到了一堆白骨,佛陀就派弟子把白骨分成兩堆,然后還沖著白骨進(jìn)行禮拜。弟子們就覺得很奇怪,為什么要沖一堆枯骨禮拜呢?而且還要分成兩堆,一堆顏色比較白的,看起來比較重;另一堆顏色比較黑,重量也比較輕。佛陀就說:“比較輕的,顏色比較黑的骨頭,是女子的骨頭;而顏色比較白的,分量比較重的是男人的骨頭?!钡茏觽兟犃司透X得奇怪了,于是問到:“人在世的時候,男子和女人穿著打扮不一樣,從他們穿著打扮上能判別出是男是女,難道人過世之后,還能夠從他們的骨頭判斷出這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嗎?” 佛陀就告訴他們說:“因為女子有哺乳的義務(wù),在哺乳期,女子都要把自己身體的營養(yǎng)通過乳汁輸送給孩子。這樣長期地哺乳孩子,所以她們的骨頭就比較輕,顏色是黑的;而男子的骨頭就比較重,顏色是白的。所以憑借這一點就能判斷出這些骨頭是男人的還是女人的。”說完之后,佛陀又給弟子講了父母恩重難報的教誨,他說父母對我們有十重重大的恩德。 第一重恩,懷胎守護(hù)恩。兒女和父母都是有很深的緣分才成為母子。母親在懷孕的時候,懷胎一個月之后,兒女的五臟才生出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六竅就分開,但是這個時候,因為母親懷孕在身,行動非常地不便,身體重得就像山一樣,走路也顯得非常困難。為了養(yǎng)育兒女,好看的衣服,裝扮也顧不上去管了,梳妝鏡也都沾上了塵埃。 第二重恩,臨產(chǎn)受苦恩。十月懷胎就已經(jīng)很辛苦了,一朝分娩卻不知道生產(chǎn)是不是順利,如果遇上難產(chǎn),就基本上會要了母親的命?,F(xiàn)在很多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剖腹產(chǎn),相對順產(chǎn)這個痛苦就更加地嚴(yán)重了,每一天都像得了重病似的,昏昏沉沉。這個痛苦只有生過孩子的人才能夠有所體會。聽說,有的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能把床上的鋼管擰得像麻花一樣,可見生兒女時的痛苦。 第三重恩,生子忘憂恩。母親生了兒女之后,五臟張開,氣也很憋悶,血流得像屠羊一樣,非常地多,但是當(dāng)聽到這個孩子是健康的,她就忘記了自己的痛苦,非常地歡喜,但是歡喜一過,生兒的痛苦還是痛徹心腸。 第四重恩,咽苦吐甘恩。父母照顧兒女時寧愿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孩子溫飽得到滿足。我們聽說當(dāng)過母親的人,經(jīng)常半夜里醒來,專門看看孩子的被子是不是踢開了,特別是冬天的時候,自己經(jīng)常半夜多次起床照看兒女,如果兒女把褥子給尿濕了,她把兒女放在干的、溫暖的褥子上,自己躺在尿濕的地方。 第五重恩,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回干就濕恩。為了讓孩子睡得安穩(wěn),自己寧愿睡在尿濕的褥子上。 第六重恩,哺乳養(yǎng)育恩。父母養(yǎng)育兒女,不論是男孩是女孩,他們都會對孩子非常地關(guān)愛,每一天都對他照顧、愛護(hù)、叮嚀、囑咐,沒完沒了。 第七重恩,洗濯不凈恩。母親本來是天生麗質(zhì),非常地美貌,臉色很紅潤,精神也很好,手也非常地細(xì)膩,但是因為要經(jīng)常給兒女洗濯尿布,照顧孩子,結(jié)果自己很好的容貌,也就逐漸地改變了。一天一天地衰老,就是為了讓兒女們能夠漸漸成長,兒女能夠成才,自己就不惜勞苦。如果我們有時間和父母在一起,看看父母的雙手,我們就能夠感受到長期勞作的人和不怎么干家務(wù)的人的手是很有區(qū)別的。 第八重恩,遠(yuǎn)行憶念恩。兒女要遠(yuǎn)行了,父母的非常地牽掛,臨行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看兒女已經(jīng)走了很遠(yuǎn)了,父母還不愿意回家,在那遙遙地看著。 第九重恩,深加體恤恩。兒女有了苦,父母的心是什么樣的呢?父母的心就是去代兒女去受苦,特別是兒女有病的時候,父母非常地?fù)?dān)心,都希望這個得病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兒女,能夠代兒女去受苦。父母對兒女的體恤達(dá)到了這種程度,這可以說是一種忘我的境界。 第十重恩,究竟憐愍恩。這個“究竟憐愍恩”就講到“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這就是告訴我們,父母對兒女的牽掛無時無刻不在,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即使已經(jīng)活到一百歲的高齡了,還經(jīng)常放心不下,惦記著她那八十歲的兒子。 所以,我們從這十重恩就知道,父母的恩德確實是無以回報,就是這里邊所說的“有罔極之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