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原名"臨江",土名"拉哈蘇蘇",赫哲語,"廢墟"或"老屋"之意。在西周時代屬肅慎部內(nèi)陸,秦漢時稱挹婁,南北朝又稱勿吉,隋唐時代勿吉一名消失,演變?yōu)楹谒柯洹9?26年,唐在黑水部落設(shè)立了黑水州都督府,后經(jīng)過遼金時代和元明的統(tǒng)治。因其"瀕臨松花江南岸,北即黑河口,實為扼要咽喉",1906年2月15日(清光緒32年正月22日)吉林將軍奏準,于"富克錦東北之拉哈蘇蘇"(今同江市政府駐地)設(shè)置臨江州,隸屬依蘭府。知州吳士澄于同年9月18日(農(nóng)歷8月1日)啟用關(guān)防"視事"。
1909年6月2日(清宣統(tǒng)元年4月15日)奏準升改臨江府,隸屬東北路道。中華民國成立后,1913年3月,改臨江府為臨江縣。1914年2月,因與奉天省臨江縣重名,奉令改為同江縣。同年6月,隸屬依蘭道(由東北路道改稱)。1929年2月,撤銷道制,改由吉林省直轄,時為三等縣。東北淪陷后,初隸吉林省,1934年12月,劃歸三江省管轄。
黑龍江、松花江兩江流到同江形成三汊口,人們習(xí)慣稱"三江口",河段長度為102公里,水面寬度1200米,水位差22.3米,最大流量16.600立方米。兩江匯合后水勢驟增,江面開闊,放眼望去,水天一色,浪濤光涌,氣象萬千。三江口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中國的赫哲族、滿漢軍民曾多次在此痛擊沙俄的侵略,故有"古戰(zhàn)場"之稱。
這是中國最長的一條公路--同三(同江到三亞)公路起點處。白色凸起為沿線串聯(lián)起的省會城市。
通往三江口景區(qū)的馬路筆直寬闊,直對廣場,穿過廣場正對著江面。江面二水交匯分明,清者黑龍江、濁者松花江,裹挾之下奔涌成混同江。三江口由此得名。
開車的都知道,動力給足,車子會依慣性行駛一段距離。渤海盛世也是基于這個道理。經(jīng)過第十代宣王大仁秀,和第十一代王大彝震,共計41年的振興,渤海國在良性軌道上運行著。第十二代王大虔晃是大彝震的弟弟,公元857年至871年在位,凡14年。公元859年,大虔晃向日本遣使通報自己即位情況,表達繼續(xù)交好愿望。公元861年以李居正(網(wǎng)上資料說烏孝慎)為大使,吊唁日本文德天皇駕崩。李居正將唐《長慶宣明歷》和梵文《尊圣咒》傳到日本。史書對大虔晃記載僅此而已。到了后三代渤海王,史書記載更是少到極致,連他們的世系都缺失。只能從散落的零星記載拾掇出若干信息。第十三代王大玄錫(871--894)只見于日本文獻渤海使楊成規(guī)遞交的國書中“玄錫繼先祖之遺烈......”
史學(xué)家把渤海國第十代王到第十三代王統(tǒng)治時期定為渤海國全盛時期。后兩代王,第十四代王大瑋瑎(音衛(wèi)皆)(894-906),在《唐會要》書中提到“乾寧二年(895年)十月,賜渤海王大瑋瑎敕書......”渤海國第十五代王即末代王大諲譔(907--926),見于遼史中,公元926年正月,契丹攻陷渤海國上京城,大諲譔素服,擎素幡,牽白羊,率群臣三百余人投降。渤海國至后二王統(tǒng)治時期進入徹底衰落期。
渤海國第十二代王大彝震有兒子,史書記載公元839年,大彝震遣王子大延廣朝唐,同年派使臣到登州做熟銅等渤海國地方物產(chǎn)的買賣。為何傳位與弟弟,聯(lián)系前幾代王的兄弟相承,在大唐嫡子傳承影響下仍有僭越,頗為費解。我以為渤海國的王子常年作質(zhì)子在大唐,與渤海國內(nèi)的政壇遠離。而王子的叔伯們一直在朝出仕,大權(quán)在手,實權(quán)在握。即便王子回國繼位,也會被架空。博弈的結(jié)果也只能是叔伯一方全勝。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何渤海國王位承襲多以旁系,族弟交替出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