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邊陲,新疆喀什地區(qū)通往巴基斯坦中巴友誼公路,自古就是絲綢之路要道。中巴公路路邊有一個小鎮(zhèn)叫做奧依塔格,隸屬克州阿克陶縣管轄。小鎮(zhèn)的地界有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公園里有我國海拔最低的冰川,其海拔為2804米,冰川面積224.8平方公里。原來奧依塔格原始森林公園,不知什么時候改成了克州冰川國家森林公園,筆者去過好幾次,景色幽美,風光旖旎,是近距離觀雪崩的好去處。冰川公園以自然、生態(tài)景觀為主,擁有濃郁的柯爾克孜民俗風情。 小鎮(zhèn)美麗壯觀風景背景下,這里的柯爾克孜族居民還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筆者也是無意中翻閱了相關(guān)地方志資料,才得知小鎮(zhèn)的居民百年來居然被改過三次族別,但這三次族別劃分他們自己卻一直不予認可。 最早一次劃族別要追述到一九二幾年了,也就是楊增新統(tǒng)治新疆時期。新疆政府將小鎮(zhèn)居民族別劃分到柯爾克孜族(清代民國初稱布魯特人),他們不承認。他們認為無論從長相還是民族習俗、語言和柯爾克孜族有很多區(qū)別。由于那個時期新疆亂哄哄的,這個事情最后也就沒了下文,不了了之了。到一九四五年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又將小鎮(zhèn)居民族別又劃分到了維吾爾族,他們還是不認可,理由同上。新中國成立,一九五四年柯爾克孜自治州成立時又將他們劃回到柯爾克孜族,他們依然不承認,但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 那么小鎮(zhèn)居民究竟是什么人呢?相關(guān)地方志資料上記載,他們自稱是吐爾克曼人,先祖?zhèn)兇蠹s四百年前從土耳其的安卡拉沿絲綢之路遷徙到此地,他們自西向東翻過了烏孜別里山口,穿過木吉到達了布倫口,隊伍在這里不知什么原因分成兩支,一支向北遷徙到了阿克陶縣奧依塔克后,在此定居了下來,一支向南到了阿克陶縣庫斯拉甫鄉(xiāng)定居。 吐爾克曼人不遠萬里大遷徙的原因不得而知,既沒有口口相傳,也沒有找到相關(guān)文字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遷徙,算是史上絲綢之路上路程遠,規(guī)模比較大的時間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跨國民族大遷徙,里面有很多故事值得挖掘與研究。 按照他們自己所描述,吐爾克曼人應(yīng)該和現(xiàn)在的土耳其人同宗同源,同屬突厥人的后裔。 但近期有一件事,啪啪啪打了土耳其人的臉。據(jù)國外某機構(gòu)做的基因檢測報告,土耳其人大部和他們的宿敵希臘人屬同一祖先。這讓一直以突厥人后裔自居,到處散播泛突厥主義的土耳其人情何以堪?據(jù)說這份報告讓天天夢想恢復(fù)奧斯曼突厥帝國全盛時期的土耳其政府大為光火,堅決不予承認。也是,試想如果認可了這份基因檢測報告,曾經(jīng)被引以為榮耀的突厥帝國和還土耳其有毛上的關(guān)系?大肆宣揚的泛突厥主義也就成了個笑話,這個結(jié)果是土政府萬萬不能接受的。 這里再說說說柯爾克孜族。中國的柯爾克孜族與鄰國吉爾吉斯爾人同族同源,漢譯稱作吉爾吉斯族,民族語言為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匈語支克普恰克語組。 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等地,在黑龍江省富裕縣五家子屯也有數(shù)百人聚居,是18世紀從新疆遷去的。 柯爾克孜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祖先生活在蒙古高原,不同時期名稱也不同,今蒙古人民共和國以北的吉爾吉斯湖周圍,其活動地區(qū)為阿輔水(阿巴根河)與劍水(葉尼塞河)之間。不同時期名稱也不同,漢代被稱為“隔昆”,隋唐稱“"契骨”,后稱為“黠戛”,元代稱“吉利吉思”,清代稱“布魯特”。 17世紀初,在沙俄不斷襲擾下,柯爾克孜人聽從其厄魯特宗主的決定,在2500名厄魯特士兵帶領(lǐng)下,舉族越薩彥嶺,遷到額爾齊斯河東南草原。遷徙過程中,除少數(shù)留在薩彥嶺與唐努山之間的河谷中以外(今圖瓦一帶),大部分遷到了西部伊塞克湖地區(qū)、費爾干盆地極其附近山區(qū),另一部分遷到了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和喀喇昆侖山一帶及其附近地區(qū),與先期到達此地的同族匯合。 而之所以把吐爾克曼人歸為柯爾克孜族,我判斷原因無外乎是,一是族群人數(shù)太少,二是宗教信仰相同,三是百年來相互雜居通婚,語言習俗基本都相同了,四是解放后制定憲法劃分民族時,受制于當時經(jīng)濟條件和認知,不但將吐爾克曼人劃為了柯爾克孜人。同一時期,還有將圖瓦人劃到了蒙古族,喀納斯的圖瓦人與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同族,前蘇聯(lián)將唐努烏梁海(唐努圖瓦)和外蒙從中國版圖割裂了出去。史料上記載,圖瓦人的祖先出自斯基泰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塞人。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問題上,現(xiàn)代、當代多數(shù)學者認為蒙古族出自東胡。話題扯遠了,這里就不展開討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