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里一二三 一一讀朿寶榮《穿過季節(jié)那條河》有感
朿寶榮先生散文集《穿過季節(jié)那條河》出版了,可喜可賀!我與朿寶榮先生是在市曲藝家協(xié)會成立時認識的。他任創(chuàng)研部主任,我任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半月前,我們一起參加曲協(xié)活動,他送我這本書,我如獲至寶。本擬于2021年11月6號我們讀書會閱讀分享該著,因疫情停止線下活動,我就在每周讀書會線上活動時間寫下這些文字,不不妥或錯誤之處,懇望寶榮老師及書友多加包涵與斧正。我喜歡詩歌,從毛詩(《詩經(jīng)》)到毛(澤東)詩詞,詩歌歷史長河(各朝代)的詩,收藏了十幾冊,都有瀏覽,但未細讀一本。好在是讀書會會員部副部長季宏先生出版《詩經(jīng)》大、小雅(中小學生讀本),在讀書會分享時,我做了些功課,學的認真,分享了自己的認識與體會。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細想了一下,從先秦《詩徑》到當代我最喜歡的毛主席詩詞,熟讀(理解與背誦)可能不足300首,我自嘲到:“葉公好龍”見不得真龍;趙功好詩,既不會作也不會吟。尤其是散文詩這個文體,我更是陌生,還是在讀書會閱讀分享紫陽縣陳平軍先生《心語風影》時才有了了解,爾后他又出版了《紫陽書》送了我一冊,連同朿先生這本,我初讀過三本散文詩集。這篇文章命題為《散文詩里一二三》,其一、我對散文詩只了解皮毛,略知一二三(有些大言不慚);其二、在這本散文集百余篇文章里,我僅選三篇談點個人看法,學習欣賞散文詩寫作,把時間與篇章留給散文詩大家及其他書友;其三、出于個人關(guān)系及對讀書會參與分享之責,大膽與朿老師談散文詩。朿寶榮先生早年間就是中國散文詩研究會理事,現(xiàn)為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漢濱區(qū)作協(xié)副主席。他從1986年開始發(fā)表散文詩,勤奮耕耘近四十年,這本詩集是他集幾十年的精品結(jié)晶,也是杰作!不僅是他個人創(chuàng)作史、奮斗史:更是對漢江流域、陜南故土、安康本土文化發(fā)展史寫照。正如姚維榮先生《序言》所言:作者出生、成長在漢水邊古老的安康城,所以他的散文詩寫得最多最好的便是漢江及其與之有關(guān)的人和事。我細讀分享的文章一是《陜南一月》,二是《秋天二篇》,三是《金州三章》,恰好一二三。我認為:散文詩是一種現(xiàn)代文體,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xiàn)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歸為三項:其一、從本質(zhì)上講,散文詩既屬于詩,也屬于散文,介于兩者之間,有詩的情緒和幻想,有散文的外觀和內(nèi)涵,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其二、內(nèi)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jié);其三、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有內(nèi)在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換種說法:散文詩不是一種大文體,作為一種短小精萃,以心靈抒寫為核心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樣式,它不能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那樣的娛樂性藝術(shù),但可以詩配畫,音畫時尚,提升了散文詩的審美品位。卻很難與小說那樣產(chǎn)生很大影響,像小家碧玉式。在當代詩歌領(lǐng)域,因而致力于散文詩創(chuàng)作的人范圍很小,在安康像朿寶榮先生幾十年執(zhí)著這種文體的廖廖無幾,而且樂此不彼。近年來,我略有了解喜歡這種文體的人越來越多,有了《星星●散文詩》《散文詩》《散文詩世界》等雜志發(fā)表園地,一些北京等各大師范院校對散文詩研究團體,對其屬性研討有了定論,散文詩是一種獨立文體,并且被大眾所接受。朿先生這本書,他的散文詩涉獵面很廣,既有山水,也有城鎮(zhèn),既有安康本土風物民俗,也有外域風惰,既有著眼自然風光為主的,也有偏重抒發(fā)個人情感的,林林總總,蔚為大觀(節(jié)選姚教授序語)。我選賞《陜南一月》,是為敘述起見,農(nóng)歷年末歲首,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即將來到,作者寫到:一月,咀嚼著濃濃的年味,多么耐品,寫在大地上的文字,在跳躍、奔跑、激蕩……詩意的陜南,是一幅民俗畫,嵌進記憶的,是故鄉(xiāng)的一抹炊煙,寫著淡淡的鄉(xiāng)愁,在呼喚著遠在他鄉(xiāng)打工的游子。多美的文字,多高的意境。具有散文語言無法比擬的彈性美,豐富性和地域民俗風情的再現(xiàn),情感含量和審美元素較大。散文詩為詩,語言要求濃縮、跳躍,具有完整性、特殊牲、獨立性文體形式。且看《秋天二篇》:這秋天的雨,是如此揪心,如此綿軟,像斷魂草一樣,碾碎了世俗的眼光,一次一次,被信念壘起堅硬的墻,就這樣蕩然無存。我回味著,幾多歡樂,幾多憂愁,幾多悲傷,故土塵封的往事,是一杯陳年的老酒,時光發(fā)黃……我曾寫下土地與主人動人的篇章,唱不完的,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我知道,在水一方,越河而過,根脈相連,牢牢的。一棵樹,一棵秋天里即將老死的樹,發(fā)黃的落葉擁抱著大地,這是秋天一幅最凄美的風景。秋天,請將我隨同這最后一枚落葉埋葬在這個季節(jié),與大地融為一體,化作春天的泥土。諸如此類的詩句,是一種鄉(xiāng)愁,一種對家的思念和回歸,文字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同時也是對故土的眷戀,一種思鄉(xiāng)的情懷,人生有許多路要走,無論千萬里。遠走它鄉(xiāng),但終究走不出故鄉(xiāng)母親的目光。可以說:閱讀學習朿老師的散文詩的語言,是一種美的享受,讓人回味無窮!朿先生的散文詩常常是外物與心靈的偶然碰撞,或巧妙遇合而形成,是物、情、意的有機融合,呈現(xiàn)出抒情與哲理的有機統(tǒng)一(節(jié)選姚教授序語)那座山從我的眸子矗起,沉甸甸的,是一堵無法被風雨剝蝕的音壁。那座山褐色的皮膚上,縱橫的脈絡(luò)間膨脹著火一樣的欲望,讓陽光把自己雕飾成一座圖騰的形象。哦,無論我翱翔在哪里,我的根呀,深深地扎在這里,銜著父輩的祈禱,凝成一條龍的身姿……金州牛走過了創(chuàng)世紀的曙光,沐浴著金色的陽光,把皮毛涂抹的鮮亮……于是,想起金州,想起金州牛,和想起那些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金州人。用目光撫摸一下那尊鍍金之軀,用手拍擊一下那咋響的肚皮……用生命的力量繃緊殷紅殷紅的血脈,凝成金州人的縮影。這樣的文字富有張力,穿透力,在作者的筆下分明歌唱和贊美勤勞善良的安康人民,以百折不撓丶吃苦耐勞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建設(shè)美麗的新安康。于是,我讀朿寶榮先生散文詩,水平有限,言不盡意,忽然想到有了作首打油詩:本文圖片來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趙功籌 筆名:趙瞾,網(wǎng)名:紫陽趙。陜西安康市紫陽縣人。從事農(nóng)村金融工作40年。退休后,熱衷文化公益,任安康人周末讀書會會員部長、安康市曲藝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安康市趙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愛好寫作,曾出版三本書,為三個社會文化團體寫了不少文章、詩歌。三秦宗旨:營造一片文學愛好者的樂土,共創(chuàng)文學夢想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