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半斤(24g) 甘草二兩,炙(6g) 黃芩三兩(9g) 黃連三兩(9g)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本來是桂枝湯證,用了下法就會導(dǎo)致拉肚子,表邪還沒有解,仍然有喘和汗出。 比如說感覺有點感冒了,還喝了很多冰水或者吃西瓜這些,導(dǎo)致開始拉肚子。又或者是在空調(diào)房,感覺到空調(diào)吹后腦勺,后背越來越?jīng)?,最后感覺肚子怪怪的,然后去廁所拉肚子,這些狀態(tài)下差不多是這個病的感覺。 生病的原理: 本來腎陽把身體的無形水氣蒸動了,順著太陽經(jīng),從后背、后腦勺上到頭頂下來,滋潤我們的五臟六腑。 但是如果后腦勺進(jìn)入了冷氣,會使這個蒸動的水氣上不到頭頂,沒有過脖子就被打下來了,這樣的熱水氣被打下來就會倒灌,導(dǎo)致小腸不會吸水,熱水就會流到大腸。 所以這個拉肚子是有溫度,大便是臭的,燙的。 協(xié)熱利: 這種特殊的表邪還存在,又有里熱下利,太陽經(jīng)的熱水掉下來的下利有一個專屬名字,叫“協(xié)熱利”。 而且本證表邪少而里熱多,可以說是三分表證,七分里證。 和葛根湯證下利鑒別: 葛根湯的下利是不燙的,葛根湯證是因為兩經(jīng)合病,正氣能量不足,抽調(diào)了消化道能量,下利是沒有這么高的熱度的。 和黃芩湯證鑒別: 黃芩湯治療的是少陽和陽明合病的下利,會臭,會燙,但是有肚子絞痛,這是少陽病證的特點。 如果拉肚子很厲害的話,還可以合并五苓散來幫忙胃腸道吸水,會加速藥的作用。 和麻杏石甘湯證、桂枝加厚樸杏仁湯證鑒別: 雖然都有喘而汗出的外感病證及肺部不適,但是本證明顯是以下利為主證的。 臨床應(yīng)用: 急性腸炎、痢疾初起、高血壓、失眠、婦科病證等。 其他用法: 葛根芩連湯也可以解酒,去濕去熱,喝酒后吃一點,不容易宿醉,經(jīng)常喝酒的人發(fā)熱汗出而喘就可以用這個方。 但是話說回來,解酒還是不要經(jīng)常用,最好不要多喝。 黃芩藥性: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黃芩,味苦,平。主治諸熱,黃疸,腸辟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以下內(nèi)容,請于知識星球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