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的歷史與地位 張 掖 街 景 甘肅是古代甘州和肅州的合稱,管轄范圍覆蓋河西走廊,甘州即是今天之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中原通往西北的重要咽喉;肅州即酒泉,漢初霍去病打通西域,拿下酒泉,占據(jù)整個西北的主動控制權,漢武帝賜御酒四十壇,霍去病把酒倒入泉中,酒泉故而得名。西北三省青海、新疆和蒙古都在其輻射范圍之內,故而自古以來,一旦丟失肅州,西域就難保全了。甘肅還有南部一塊古稱“隴”的區(qū)域,隴地是絲綢之路必經(jīng)之地,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和軍事要沖,隴地是古絲路第一站,而肅州是漢族實際控制最后一站,中間有金城蘭州相連,形成完整的戰(zhàn)略輸送道路體系。 木 塔 寺 甘肅東臨寧夏,北靠蒙古,西接新疆,南對青藏,形狀像一只啞鈴,其東南部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山清水秀,而西北則是溫帶大陸氣候,荒山戈壁,中部是典型的黃土高原,生活于不同地帶的人,其文化方言和風俗習慣都截然不同。地理位置上的戰(zhàn)略價值使其成為地域制衡的一個典型,它是西北唯一非少數(shù)民族聚居之地,由此成為中原王朝控制西北的咽喉地帶,在古代,甘肅的存在確保了河西走廊的完整,加上狹長的行政區(qū)域劃分,使之無有腹地縱深,難以獨立,而中央依托中原腹地,通過控制甘肅,可對新、青、蒙做鉗制同時切斷蒙與青、藏之間的聯(lián)系,也切斷了新疆和寧夏之間的往來。所以,甘肅省的設置,并非按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來劃分,而是按戰(zhàn)略作出的劃分,體現(xiàn)在中國自古以來大一統(tǒng),防分裂的智慧。 木 塔 寺 張掖小駐游記 張 掖 街 景 張掖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是西北地區(qū)的桑麻之地、魚米之鄉(xiāng),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今轄甘州區(qū)、臨澤縣、高臺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縣區(qū)。 鎮(zhèn) 遠 樓 張掖是西北地區(qū)不錯的一座城市,自然風光優(yōu)美,走在城中,感覺就像身處江南的三線小城,類似安徽安慶、歙縣[2006]或浙江新昌[2017大佛寺]這類宜居小城,其悠久的歷史也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來寺、馬蹄寺、鎮(zhèn)遠樓、山西會館、民勤會館、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山 西 會 館 傍晚至張掖,只在這里短暫歇腳,次日一早便離開,因此趁天黑之前逛一逛,大佛寺已經(jīng)關門,發(fā)現(xiàn)邊上有山西會館,為清代建筑,又匆匆去了木塔寺和鎮(zhèn)遠樓。在木塔寺廣場見到對張掖的現(xiàn)代化解釋:張國臂掖寓意騰飛,造型為一展翅騰飛的雄鷹,象征張掖經(jīng)濟騰飛和對國家所做的貢獻。 大 佛 寺 回來的路上,在酒店門口的一家小吃店吃了牛奶雞蛋醪糟,第一次聽說,首次品嘗,口道很好。這座久負盛名卻安靜安詳?shù)奈鞅毙〕?,我愿意再來,在此浪費逝水流年,厭倦了繁華,這類偏遠地方是逃離最好去處,適合靜靜的安渡余生。 大 佛 寺 往 期 推 薦 MoreLinks 尋古|旅攝|詩書|江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