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邢臺位于西依太行、東濱大陸(澤)、南北鎖鑰、畿南重鎮(zhèn)的地理位置,歷史上自古為兵家爭奪的重要戰(zhàn)略城池,所以,秦漢之先的戰(zhàn)國時期,邢臺就曾一度作為襄子趙國的國都。 清·林春溥《戰(zhàn)國紀年》載:趙地昂、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朱誥康熙《邢臺縣志》卷之十二“事記志”載:“趙簡子立無恤為后,是為襄子治襄國”。《史記》載“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為獻侯?!I侯少即位,治中牟?!睆摹凹庠唬黑w獻侯自耿(耿即邢,耿、邢古音同,故通用)徙此”可知,邢臺是趙國趙襄子與其子獻候自耿(邢臺)遷于中牟這一時期之國都。 至戰(zhàn)國及秦漢之際,邢臺亦曾幾度作為趙國之國都 一、為趙歇之趙國都。秦三年正月,張耳等立趙家之后趙歇為趙王。王信都,即邢臺。 二、為楚張耳之常山國都。 漢高帝元年乙未,楚項羽徙趙王歇為代王,立耳為常山王,治襄國,即邢臺。襄國,項羽由信都改曰襄國,以趙襄子采地得名也。(《漢書》卷三十二張耳陳馀傳第二·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十第四部分)。《元和志》今州理龍崗城是也。 三、(漢)二年冬十月,陳余打敗張耳,迎代王歇還趙,歇立余為代王。 (《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張耳陳馀傳第二》·《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十)此為趙歇二次在襄國即邢臺復位趙國趙王。 四、為漢張耳、張敖之趙國都。漢四年十一月,漢立張耳為趙王。王襄國,即邢臺。漢五年秋,耳薨,即張耳死后,張耳子敖嗣立為趙王。漢十年春正月,廢趙王敖為宣平侯。(《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與《張耳陳馀傳第二》《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五、為廣漢之廣平國都。乾隆《順德府志》建置·府署“順德府”曰:漢置巨鹿、常山二郡及趙、廣平二國。光緒《邢臺縣志》沿革“州郡”曰:漢,冀州廣平國。景帝置郡。武帝征和二年改置平干國。宣帝五鳳二年復故。哀帝建平三年更為國。顏師古注《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載:建平三年春正月,立廣德夷王弟廣漢為廣平王。(即如杜佑《通典》州郡一所說:百三十九國知土地所在,三十一國不知其處也。故及其他史料暫缺。) 即龍崗城曾三度為趙國國都,一度為常山國都、一度為廣平國都。 西漢高帝九年 (前 198) 廢張氏,徙代王劉如意為趙王,都邯鄲縣 (今河北邯鄲市西南),兼有秦云中、雁門、代郡三郡。 自此,趙國國都由邢臺遷至邯鄲。 |
|
來自: 新用戶2825oM4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