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有云: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則不遜遠則怨。我覺得應該這句經(jīng)典不僅僅是在女子和小人里頭,對于孩子,對于小學的師生關系也是如此。師生關系是指及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是教育活動中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發(fā)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帶拉近了師生心理的距離,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使教師工作動機由職業(yè)需要上升為職責需要。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充分說明了師生關系和諧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基礎階段,是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重要時期,小學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育教學任務是非常繁重和艱辛的。 關鍵詞平等 換位 細節(jié)一、師生關系的影響(一)影響教學效果“對于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yè)生活的最基本的構成,它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yè)的感受與態(tài)度和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和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睅熒P系對教學質(zhì)量有直接影響。 眾所周知,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師生間只有建立在和諧關系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教師應該做學習者的幫肋者,師生關系已不是某種單一的關系形式,而是一個由多層面關系所構成的體系。教師方面看,如果一個教師得到學生的尊敬,作為教師,他會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改進教學方法,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否則如果一個教師得不到學生的尊敬,那么他會喪失一部分自信心,甚至懷疑自己能否勝任教師這一職業(yè),從而工作沒有熱情,講課時沒有激情,不愿主動與學生交流,對學生比較冷淡,使師生關系陷入僵局,這樣教師教不好,教學質(zhì)量肯定不高。 (二)影響兒童心理發(fā)展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人與人之間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通過交往互動而形成的、對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的特殊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師生之間加深理解,減少摩擦,增強師生之間的心理凝聚力,為雙方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 通過調(diào)查分析,得出結論:師生關系對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特別是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學校和老師是學生所處的最主要環(huán)境,學生總是力求適應,被老師接受、喜歡和欣賞。當處于和教師良好的關系之中時,他們會感到對外部環(huán)境的勝任,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有足夠的自尊和自信,從而以積極的態(tài)度學習。反之,學生心理處于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自卑、消極,無疑會降低學生的知識加工能力,造成學習成績低下。另外,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處于安全環(huán)境下,能夠踏實地將注意力專注于學習,提高學習效率。而不良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總是提心吊膽于老師的出現(xiàn),隨時準備應對教師的“威脅”,注意力會分散,不能專心學習。 二、中外的師生關系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中外教育的差異已經(jīng)不是一點點了,我們必須要認清現(xiàn)實,取長補短,以夷制夷。 在中國,師道尊嚴,有從師如從父之說,先生之妻亦稱為師母。在注重人倫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師生倫理關系倍受重視,體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人倫精神,即“天地君親師”之說。師,能與天地、君親并稱,可見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師的地位之高,同時也表明尊師重道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觀念。 國外師生關系講究平等,西方不少國家的教師觀極為相似。在這些國家,老師僅僅是眾多普通職業(yè)的一種,他們的收入來自納稅人,因此更像是公仆,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因此與中國大相徑庭。 在美國,師生亦師亦友,師生在學業(yè)上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而在社會關系上往往是朋友關系。美國學生對導師往往直呼其名,有很多學生叫導師的昵稱,顯得很親切。中國的學生,把幫助老師(諸如擦黑板之類)當做自己的義務。而在美國,老師是為學生服務的。老師不僅要自己擦黑板,還常常試著降低自己的地位,嘗試著與學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在法國,師生關系很平等,老師為學生服務的觀念非常強。法國學生很尊重老師,但也認為老師并非圣賢,所以即便老師出錯也可以理解。如果老師有不懂的事情,也會和學生探討,不會有什么難為情。學生提問時,老師多以平等的口氣問學生:“你的意見是什么?”而不是“你來回答”。學生對老師教學方法的挑剔、批評,在法國屬于很平常的現(xiàn)象,老師也不會為此而惱怒。 在英國的課堂上,老師不會隨意對學生的思想、想法加以肯定或否定,老師永遠是鼓勵學生的。老師的問題剛提出,就會有學生立刻搶著回答,雖然這樣的回答幾乎90%是錯誤的,但老師從不會對回答錯誤的同學出言譏諷。老師們認為很多問題的回答只有好和不好,沒有孰對孰錯。有時候即使老師不同意學生的意見,他們也會說OK。只是用其他方式暗示學生,你的想法還需要補充和完善。 三、師生關系的處理(一)平等交流自古以來我們信奉的都是“嚴師出高徒”“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老師具有“天地君親師”的榮耀地位。在家長眼里:越是嚴厲的老師就越是好老師。在學生眼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是 “針尖對麥芒”“老鼠遇見貓”。 因為在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中,師生的相處不是源于生活,而是源于一個變相的知識論框架,維系師生關系的是知識論框架中的符號而不是知識論框架外的真實生活。 良好的師生關系還必須是在交往中形成的,不深入到學生中間,不經(jīng)常與學生交往就無法產(chǎn)生師生間真正親密的情感。我們教師加強同學生的交往,既要有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正式交往,又要有在此之外的非正式交往,兩者結合,互相補充,可以起到加速、深化師生關系的作用。尤其是非正式交往,屬于師生間的私人交往,這種交往不具有強制性,是師生在思想、情感和志趣一致情況下的自然聯(lián)系。正常、健康、高尚的私人交往有利于師生感情的溝通和相互了解,能起到正式交往所起不到的獨特作用。同時,我們教師也要注意和學生的心理交往,多和學生談談心、討論一下問題,這樣才能溝通思想,了解真實情況。 蘇霍姆林斯基說:“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勞動,花費許多精力的。……建立跟兒童的友誼,這是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明智、我們的信念和我們的情操去鼓舞兒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事。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庇H其師,信其道,當我們教師“無視”自己的“權威”,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情感,與學生平等交流,學生才會將他們?nèi)康膼坌暮途匆夥瞰I給我們,這樣,我們便把自己人格的豐碑,鑄進了學生的心中。 (二)換位思考任何人都希望被理解。要想師生關系融洽,除其他因素外,雙方換位思考有重要意義。老師能從教的位置換到學的位置去思考;學生能從學的位置換到老師教的位置去思考,這種換位思考在雙方感情相靠的同時,既老師改善教學方法,又能使學生提高接受教學的自覺性。 要實現(xiàn)換位思考,我們必須人清楚師生關系,從不同方面考慮,師生關系又有所不同。師生在教育內(nèi)容的教學上構成授受關系;在人格上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相互促進的師生關系。在清楚了師生關系后,我們才能進行理智的換位思考,師生間的換位思考包括兩個方面: 所謂教師與學生的換位思考就是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想一想如果我是學生我會怎么想、怎么辦。我們所面對的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他們也有強烈的自尊心,有獨立的人格,有一定的辨別是非、分析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年齡的限制,他們的這些能力的發(fā)展是有限的,是不完善的。因此教師要想走入學生的心靈,就必須把自己的心理年齡降低,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處理問題。比如當一個學生偶然沒有完成作業(yè),這種行為肯定是不對的。但怎樣處理呢?你是大發(fā)雷霆當眾簡單粗暴地批評一下還是勒令他不用上課馬上補上或是罰他把作業(yè)重做若干遍呢?我覺得這幾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都是把學生推向老師的對立面。因為不論是什么樣的學生,都有自尊心,都不希望總被別人批評,如果是粗暴的對待他,他的自尊長期受損,會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影響他以后的發(fā)展。因此,你可以這樣說:“噢,象他這樣聰明活潑的同學怎么可能不完成作業(yè)呢,肯定是忘在家里了,對不對?下午記得把它捎來好嗎?一定要記住?!被蛘哒f:“他沒有完成作業(yè)一定是有原因的,否則他不會不做的,中午補上好嗎?”盡管他可能根本沒有做,但學生肯定對你是滿懷感激的,覺得你市如此的信任他,如此為他考慮在眾人面前保全了他的顏面,中午回家他一定會把作業(yè)補上并在今后會記得按時完成作業(yè)。這樣我們既達到了讓他復習功課的目的,同時,又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學生會感到你是一個真正理解、關心他的人,會從心底更加喜愛你,學習積極性自然會更高,從而提高了學習成績。 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換位思考。 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他們的能力與身體一樣正在成長。增加營養(yǎng)可以促進身體的成長,而能力的增長則需要為他們提供各種適宜的條件,需要老師的精心的培養(yǎng)。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理解應該是相互的,因此,在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時,還需要讓學生也設想一下如果我是老師我回怎么做,這樣才能更快地提高學生的心理年齡。比如可以組織主題班會:如果我是老師。設計幾種情境,讓學生當老師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各抒己見。在學生犯錯誤時不要急于批評,讓他想一下,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么處理這件事。這實際上是學生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卻是讓學生充分理解教師、深刻認識自己錯誤的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教育學生更是一項困難重重的工作。做為一個教師,我們要對學生做到有愛護之心、寬容之心,聆聽學生心靈的聲音,把我們的下一代培養(yǎng)成身、心健康的棟梁之才。 (三)注重細節(jié)注重孩子的細節(jié)問題,細節(jié)影響成敗,說不定你的一個小小的提醒就影響孩子的一生。教育,就是要從細節(jié)抓起。成功的教育往往是從教會兒童關注小事、關注細節(jié)開始的。對兒童來說,關注做人、做事、學習與生活中的細節(jié)尤其重要,做好每件小事、重視每件小事,比告訴兒童一個抽象的道理要重要得多。教育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有它的自然性、真實性,都透析出教師行為背后的教育觀念、教育思考和教育智慧。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如果都能樹立“兒童教育無小事,人人都是教育者;教師工作無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的觀念,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兒童,關注每個兒童的一切——兒童平時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情感、態(tài)度、習慣、心理變化等等,從方方面面去發(fā)現(xiàn)、去挖掘、去引導和培養(yǎng),那么教育的成功就在眼前。 教師應該從一日生活中的細節(jié)開始,教會他們正確處理每件小事,如教會他們整理書包、整理文具、學會自立……教會他們交往,主動溝通、友善待人、協(xié)商合作……教會他們做事,認真仔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教會他們學習、積極思考、認真傾聽、講求方法……總之,教師應幫助兒童學會從小注重細節(jié),為他們長大以后最終鑄就大業(yè)打下基礎,正如涓涓細流匯成江河。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是一門藝術,處理好不好,教育的效果和對兒童一生發(fā)展的影響大不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