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美者, 招搖之桂。 久陰初晴。說著桂花,南窗下的丹桂,以及洗馬河棧道邊的四季桂,約好似的都綻放了。 南宋紹興人蘇泂,想必也是一位愛桂之人。他有一句詠桂的詩,寫得十分到位:“遠于沉水淡于云,一段秋清孰可分?!?/span> 遠于沉水,大抵是說丹桂、金桂。 南窗下的西洋站地鐵口邊上,便有幾株移植而來的丹桂,這幾年都沒開花。丹桂綻放,“一朵才開,人家十里須知”,香氣遠勝“眾香之首”的沉水之香。 淡于云,應該是指四季桂,就像秋云一樣淡然。 明明它的花香無處不在,細嗅之下又無跡可尋。就像這下了雨之后的秋意,在你看不見的角落,將觸角慢慢伸長,又細又長地探到生活的各處。 桂花開了,寂寥的秋天為之動蕩。 01 江南人也常稱桂花為木樨。 中國典籍上說的“桂”,實際上,是包含樟科桂和木犀科桂的。樟科桂,如月桂、肉桂樹,屬于喬木,樹干、枝葉都有香。木犀科桂,即通常所說的桂花,大部分屬于灌木,樹干枝葉無香。 江南人為什么稱桂花樹為木樨呢? 因為桂花樹的木質(zhì)紋理似犀角,所以許它“木樨”之名。木犀科植物是個龐大的家族。城市路邊的很多樹,都屬于木犀科,丁香、迎春、桂花、茉莉、連翹、女貞,等等。 大部分木犀科植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優(yōu)點:那就是香。各種各樣的香。 但同是木犀科,桂花的香氣與丁香、女貞不同。 北宋《墨莊漫錄》說桂花的香氣:“清芬漚郁,余花所不及也”。榨干后的汁液香氣,仍不減弱,因此常被宋人用來做合香。宋代山僧常用半開桂花與女貞樹子混合制香。 一直覺得,桂花,是一個很適合于“偶遇”的花種。 宋詞里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將這句用在桂花身上,也是恰好。 桂花的香氣,有別于蘭的幽香、梅的淡香、水仙的清香、荷的微香,清濃兩兼。丹桂、金桂自不必說,即使是幽香的四季桂,看似若有若無,卻也傳的很遠。 不知桂花開于何時,也不必太刻意桂花開于何時。 忽然某一天,在略帶秋涼的向晚,路邊的風一吹,衣袖間就蕩滿了飄逸的花香。你猛然發(fā)現(xiàn),濃密墨綠的葉間,細細碎碎的桂花,已文文靜靜的,悄然綻放了。 桂花是秋天的善意。 這樣一場撞個滿懷的邂逅,讓一個平凡的黃昏,一下就變得生動,變得溫婉。沒有比這樣的偶遇,更讓人驚喜,更讓人感覺到大自然友好的善意的了。 02 古人寫秋天:物華隨節(jié)換,人間與秋清。 到底是桂花香潤染了這清秋,還是這秋清美了一樹桂花,誰也說不清道不明。我想,這個清字,一定是物與時光,一起化醇與圓融的結(jié)果吧。 桂花是順應時令守信的花兒,它一般在秋分前后、農(nóng)歷八月中這段時間綻放。 《提要錄》便將農(nóng)歷的八月,命名為“桂月”,秋天,也因此有了“桂秋”的別稱。而“桂月”也是月亮的別稱?!霸轮杏泄饦洹?,是漢代的《淮南子》說的。 到了唐代的《酉陽雜俎》,又多了一個砍樹的吳剛?!芭f言月中有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span> 吳剛“學仙有過”,跟誰學的仙,所犯是何過,為什么又被謫令伐樹呢? 都被《酉陽雜俎》一略而過,沒人說得清楚。 但《山海經(jīng)》上倒有一個傳說,說吳剛出外學仙三年,炎帝之孫伯陵,趁吳剛離家,與其妻私通。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 炎帝公權(quán)私用,將吳剛發(fā)配到月宮,謫令伐樹。 那桂樹,也是成了精的桂樹,砍了又長,長了又砍,根本就不會有停歇的那一刻。炎帝就是想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懲罰吳剛。 唐代韋琮的《月明星稀賦》中有一句:“的的悠悠,蟾孤桂秋”。說臨近中秋的這段時間,月光明亮、深邃,卻充滿孤單和憂傷。 那月亮女神常娥本就倒霉。 只是因為好奇,偷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藥,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后來又多了一個吳剛。果真倒霉蛋都是成雙成對的。 蟾孤桂秋,是說嫦娥,還是說吳剛呢? 03 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一個專屬的味道。 明朝袁宏道《瓶史》說,“秋為木樨”。這木樨,指的就是桂花。桂秋的味道,就是桂花的味道。宋代才女朱淑真也說,“十分秋色為伊忙”,這個“伊”,說的也是桂花。 江南有諺,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 《清嘉錄》也說:“俗呼巖桂為木犀……將花之時,必有數(shù)日鏖熱如溽暑,謂之'木犀蒸’,言蒸郁而始花也?!?/span> 木犀蒸,蒸去了心頭的郁結(jié)與煩燥,將一個清涼而純粹的清秋,留給了人間。 桂花入詩多,入畫少。入畫少的原因,是因為桂樹葉茂干粗,但花型小而細碎,難以畫得傳神,翰墨中的桂花,多以枝葉相襯,才能耐得品嚼。詩文寫桂花,則多描述其香氣。 古人說,潭冷薜蘿晚,寒香松桂秋。 桂花的香氣,不濃不淡,不濁不沉。濃郁的時候,有一種華麗的惆悵,淡雅的時候,又不大容易覺察到它,帶著一種飄渺的仙氣。 這種清冽、又不易捕捉的香氣,古人稱之為寒香。這種清逸絕塵的寒香,與秋色所散發(fā)出的獨特氣質(zhì),簡直就是絕配。 桂花是極好的制香花材。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林洪《山家清供》教的那種熏香:“采花略蒸、曝干作香者,吟邊酒里,以古鼎燃之,尤有清意?!?/span> 更講究些的,是用桂花加蜂蜜制作。陳敬《陳氏香譜》有“木犀香”方子: “采木犀未開者,以生蜜拌勻(不可蜜多),實捺入磁器中,入地埋蔭,愈久愈奇。取出卻入乳缽研勻,拍成餅子,油紙褁收,逐旋取燒。采花時不可犯手,剪之為妙。” 宋人還用蒸餾法制作“木犀沉”、木樨香水,明人將桂花入茶,清人將桂花制作成“木樨清露”,入湯代茶、入酒增味。一縷寒香,被古人百般借用。 04 福州街頭的桂花,多半是四季桂。 四季桂的花香,在桂花中算是最清淡的了,但貴在干凈,也貴在持久。其他的桂花品種一年只開花一次,四季桂一年可綻花四次,通常每季花期,約有二十多天。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的詩中,寫的是不是四季桂呢? 花開花落,都屬于天籟之音,唯有心靜下來,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聽到桂花落地的聲音,體會到它的幽若。桂花文字,這個“閑”字,用得最好。 南國的桂花,比江南的似乎都要更晚一些綻放,而今年比往年來得還要更遲一些。 寫桂花,印象深刻的還有這個“遲”字。 在郁達夫的小說《遲桂花》里,在老家養(yǎng)病的翁則生結(jié)婚,好友老郁受邀參加婚禮,從上海來到則生的老家,杭州翁家山。 婚禮當天,老郁借則生的話送上了祝?!?/span> “則生前天對我說,桂花開得愈遲愈好,因為開得遲,所以經(jīng)得日子久?,F(xiàn)在兩位的結(jié)婚,比較起平常的結(jié)婚年齡來,似乎是覺得大一點了,但結(jié)婚結(jié)得遲,日子也一定經(jīng)得久?!?/span> 晚開的花,雖近遲暮,卻有一種悠然自得的驚艷。 著什么急,怕什么晚呢?不要再去牽掛今年的桂花開得遲不遲,但愿我們都是遲桂花,開得愈遲,香氣愈濃,經(jīng)得日子。遲開的花,也一定經(jīng)得更久一些。 (圖片丨蟄伏的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