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相比于明清戰(zhàn)爭的各種亂象,明朝末年的輿論戰(zhàn)爭也十分精彩。 國本之爭始末大家經(jīng)常聽到一句話叫“明亡于萬歷”,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萬歷忤逆文官集團的意愿引發(fā)了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圍繞太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產(chǎn)生了兩個陣營,分別是太子黨與福王黨。值得一提的是,太子黨核心的支持者就是咱們熟悉的東林黨人,當(dāng)然也有其他派系的人;至于福王黨勢力則較為分散,總體上比太子黨弱。 話說萬歷皇帝因為寵幸鄭貴妃而一直想冊封她為皇后,并且立她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是東林黨為首的大臣們立馬不同意了,因為朱常洛是(未夭折的)皇長子,自古廢長立幼有違禮制,且容易出亂子。 豈料萬歷皇帝十分叛逆且執(zhí)拗,硬要跟大臣們對著干。但是不管萬歷跟鄭貴妃怎么做,都找不出朱常洛及其生母王氏的把柄,只能一次接著一次失望。 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皇宮失火,乾清宮、坤寧宮被毀。萬歷皇帝與王皇后(朱常洛生母)移居啟祥宮。不過萬歷皇帝因為國本之爭的事情,十分討厭王皇后,很不待見。即便是住在同一座宮殿,也很少見面。反倒是鄭貴妃的翊坤宮經(jīng)常去光顧,形成鮮明對比。 太子黨的支持者們看不下去了,于是放出了謠言,說萬歷皇帝虐待王皇后,給她的侍衛(wèi)很少,飲食起居都很虧待,王皇后因此抑郁成疾。有不怕死的言官甚至直接質(zhì)問萬歷皇帝,是不是想氣死王皇后,然后名正言順地冊封鄭貴妃為新的皇后? 類似的輿論斗爭,在太子黨與福王黨身上經(jīng)常產(chǎn)生??上攵?,萬歷皇帝肯定是沒少受氣,因此貶官、杖打官員無數(shù)。 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太子之位擱置了15年之久,萬歷皇帝終于熬不住了,只好屈服文官們,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結(jié)束這場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萬歷皇帝深感心累,導(dǎo)致28年不上朝,使得黨爭問題逐漸養(yǎng)成。 就藩輿論戰(zhàn)插曲但是即便立了朱常洛為太子,萬歷皇帝與鄭貴妃仍留了小尾巴,一直拖著,就是不讓朱常洵就藩——這無疑讓太子黨支持者們很是頭疼。主要朱常洵一天不就藩,朱常洛就有一定概率不安全,被廢掉改立朱常洵為太子。 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太子黨又出招了,直接告鄭貴妃與福王朱常洵想謀害太子朱常洛。當(dāng)然了,這只是輿論戰(zhàn)而已,沒有實憑的證據(jù),萬歷皇帝與鄭貴妃、福王朱常洵又是一頓氣。無奈之下,萬歷皇帝只好忍痛讓福王朱常洛到河南洛陽就藩。 明太祖朱元璋祖訓(xùn)規(guī)定,藩王就藩之后,不可以隨便離開封地,沒有征召不可以私自來京。這意味著福王朱常洵從此之后就很難見到父母了,你說萬歷皇帝與鄭貴妃怎能不傷心?所以鄭貴妃便動用了福王黨的關(guān)系進行阻止,可惜勢力太單薄,第二年朱常洵還是不得不就藩去了。 遺詔風(fēng)波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萬歷皇帝的身體狀況開始出現(xiàn)問題,之后兩年內(nèi)逐漸惡化。 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大明薩爾滸之戰(zhàn)慘敗,這無疑對萬歷皇帝又是一次重大打擊,病情雪上加霜。 萬歷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終于把王皇后熬死了,鄭貴妃與病重的萬歷皇帝不禁眼前一亮,開始了小動作。 第一個小動作就是不給辦皇后葬禮(延后),也不上謚號。第二個小動作就是萬歷皇帝病危到時候給太子朱常洛留下遺詔,要他尊鄭貴妃為皇太后(實際是進封萬歷的皇后)。 很顯然,這是萬歷皇帝對最寵幸的鄭貴妃最后一次愛的保障。但是鄭貴妃可是朱常洛的第一號仇人,用遺詔逼他尊仇人為皇太后,這是多么難堪的事情啊! 不過很快此前的太子黨,便開始著手幫剛繼位的朱常洛解決了這一難題。 東林黨人出奇招禮部左侍郎孫如游首先發(fā)難反對,甚至不客氣地說遵從萬歷皇帝遺詔進封鄭貴妃成為皇太后,是大大的不孝。這個孫如游可能算是浙黨的,是言官之后,本身也是很敢說話的文官。不過貌似他說的話分量不夠,或者語氣有點重了,朱常洛沒有直接回應(yīng)。 之所以提這個小插曲,是想給大家一個反差感。 東林黨人要比其他派系更懂得怎么打輿論戰(zhàn),直接采取了迂回戰(zhàn)術(shù)。以楊漣為首的東林黨人直接對鄭貴妃的侄兒鄭養(yǎng)性威逼利誘,讓他上疏朱常洛,反對鄭貴妃的冊封。 這一招簡直不要太絕,鄭貴妃直接被氣個半死,朱常洛也暗自偷著樂。不過朱常洛還是裝模作樣地思考了很久,才批準(zhǔn)了鄭養(yǎng)性的建議。 鄭貴妃忙活了半天,皇(太)后夢最終還是落空了。 可惜的是,朱常洛繼位不到一個月就駕崩了。但東林黨人對鄭貴妃的清算還在繼續(xù),楊漣、左光斗、周嘉謨故技重施,再次讓鄭養(yǎng)性去勸他姑姑移宮,估計鄭貴妃又要一陣郁悶了。 結(jié)語在萬歷皇帝中后期黨爭問題逐漸形成,形成東林黨、浙黨、楚黨、齊黨、宣黨、昆黨等派系。但很奇怪的是,大部分人只記得一個東林黨。要深究原因,除了他們在天啟、崇禎以及南明時期出名外,很重要一點就是早在萬歷年間,太子黨與福王黨數(shù)次輿論戰(zhàn)爭交鋒中,東林黨始終是帝位最有力的支持者,沖在最前頭,也最為積極。 他們善于利用流言,利用其他派系的言官的力量,本身也十分善于進諫,還懂得挖敵人的墻角,明顯比其他派系高出好幾個段位。 在遺詔風(fēng)波中,東林黨首領(lǐng)楊漣曾拉著浙黨的方從哲一起跟鄭貴妃對著干,但方從哲始終畏首畏尾,表現(xiàn)遠不如楊漣。難怪昌泰帝(朱常洛)在臨終的時候,繞開了內(nèi)閣首輔方從哲,直接指定楊漣為顧命大臣。 楊漣為首的東林黨人在皇位繼承者面前表現(xiàn)出積極維護他們的忠誠的一面,難怪會受到重用。這說明東林黨的地位上升不是沒有原因的,是他們努力爭取來的。 前期這些東林黨人站位始終如一,信念十分堅定,不怕死,也很懂得怎么打輿論戰(zhàn),是中后期的東林黨人所不能比擬的。 當(dāng)然了東林黨的敵人遠不止鄭貴妃以及失勢重組的福王黨,在一月天子朱常洛駕崩后,馬上他們就迎來了一場新的輿論戰(zhàn),而且還有一股隱藏的勢力跟著這場輿論戰(zhàn)崛起了。隨著輿論戰(zhàn)爭的深入,各個派系的矛盾也在逐漸深化。 我是東海尋人,喜歡的小伙伴可以點個關(guān)注,下一篇文章將詳細分析這場新的輿論戰(zh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