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位于亞洲中部,這個概念是歐洲地理學家于19世紀中期提出,當時的中亞范圍指沙俄控制下,位于亞洲中部的非斯拉夫人聚居區(qū)。而現(xiàn)在的中亞范圍,指的是中亞五個國家的范圍。 和現(xiàn)在相比,19世紀中期的中亞范圍比較小,并不包括哈薩克斯坦北部的廣闊土地。現(xiàn)在包括哈薩克斯坦首都在內的廣闊北部地區(qū),當時還是沙俄的直屬土地。而當時的中亞,并不是沙俄直屬領土,而是沙俄控制下的總督區(qū),由沙俄派駐總督管轄。所以當時中亞的具體地位相當于沙俄殖民地,和英國的各個殖民地類似,都是由殖民地總督管轄。 后來到了蘇聯(lián)時期,為了加強對中亞地區(qū)的控制,蘇聯(lián)按照不同的民族,把中亞分成了不同的加盟共和國。從1924年開始,到1936年,中亞地區(qū)基本劃界完畢,形成了后來中亞各國邊界線的雛形。 為了加強對中亞的控制,蘇聯(lián)實行了兩方面的策略。第一,互相掣肘。指的是讓各個加盟共和國互相掣肘,具體的操作方案是,把中亞的重點地區(qū)劃分給多個加盟國。比如中亞的費爾干納盆地,是中亞主要的宜居地區(qū)之一,這片土地水源充足,在錫爾河,索赫河的沖積下,形成了連綿不斷珍貴的綠洲,聚集了中亞的大量人口。 由于過于珍貴,蘇聯(lián)將其劃分給了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個加盟國。三國的邊界在費爾干納盆地犬牙交錯,非常曲折。不僅如此,三國在對方內部還都有飛地,比如塔吉克斯坦在吉爾吉斯斯坦有兩塊飛地,在烏茲別克斯坦有一塊飛地,烏茲別克斯坦在吉爾吉斯斯坦中有四塊飛地。 這些飛地形成的原因,也是因為當?shù)厥遣煌褡宓木劬訁^(qū),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四塊飛地,歷來屬于烏茲別克人的聚居區(qū),蘇聯(lián)并沒有將他們遷徙,而是直接將其劃給了烏茲別克斯坦。因此中亞各國的國界線不僅非常曲折,而且是你中有我,我只有你,達到了互相掣肘的效果。但其實中亞也存在直線邊界,并非都是曲折的國界線。 在中亞的西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交界地區(qū),存在著中亞少數(shù)直線邊界。世界上的直線邊界,大多出現(xiàn)在非洲和美洲,比如非洲的埃及,和鄰國的邊界基本是直線,還有美國和加拿大的邊界,美國內部各州的邊界,也基本都是直線。而中亞的國境線大多曲折,直線邊界,似乎和蘇聯(lián)互相掣肘的策略相悖,那么中亞為何會存在直線邊界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地理原因。蘇聯(lián)雖然實行了互相掣肘的策略,但只是針對重要的宜居地區(qū),也就是人口聚居區(qū),而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交界地區(qū),并非人口聚居區(qū),而是大片的沙漠。所以1925年劃界時,蘇聯(lián)便采用直線,確定了哈薩克和土庫曼的邊界。 第二,除了互相掣肘的策略之外,蘇聯(lián)還采用了贈送土地的方式,加強對中亞的控制。比如現(xiàn)在哈薩克斯坦北部,最初屬于俄羅斯聯(lián)邦,蘇聯(lián)為了降低哈薩克境內哈薩克人的比例,將原屬于俄羅斯聯(lián)邦的大片土地劃給了哈薩克。這樣一來,這些土地上的俄羅斯人就被劃入了哈薩克境內,從而降低了哈薩克人的比例。后來蘇聯(lián)解體,哈薩克斯坦為了加強對北部俄羅斯人聚居區(qū)的控制,便把首都從阿拉木圖遷到了北部。 同樣的道理,在1936年,蘇聯(lián)為了降低哈薩克境內哈薩克人的比例,以及降低烏茲別克境內烏茲別克人的比例,還把本屬于哈薩克加盟國的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州劃給了烏茲別克斯坦??ɡ柵量俗灾沃菝娣e約為16.49萬平方公里,范圍相當于咸海的東南和西南部,在1925年劃界時,本屬于哈薩克加盟國。 由于當時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州西部和北部的邊界并非加盟國邊界,而是自治州邊界,再加上地處沙漠地帶,蘇聯(lián)為了省事,便把東經56度線,以及到咸海的延長線,定為了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州的西部邊界。但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州主要以哈薩克人為主,到了1936年,蘇聯(lián)又將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州劃給了烏茲別克斯坦。由于邊界早已確定,這段直線邊界便成了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的國界。所以在國境線大多曲折的中亞,出現(xiàn)了少數(shù)直線邊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