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十五歲而治于學??鬃拥饺畾q這一年,孔子自己表述叫“三十而立”。為什么是在他三十歲左右?季孫氏的家長當時叫季平子,認為孔子還有點小能耐,于是把孔子引為他的家臣。孔子最初給季平子做委吏,相當于一個管庫房的小官,以后做乘田,也就是管牲口,相當于弼馬溫。再后來做過小司空,也就是管季家的工程。最終在不長時間里他就跟季平子失和,于是辭職,周游列國浪跡齊、宋、陳、蔡等國,最終返回魯國。這是孔子第一次周游列國。 孔子最初被承認算得一個非凡的人才,是我們前面講到三桓之一的孟孫氏,這時候出來了一個人物,叫孟僖子,民國時候有個著名學者叫閆若璩考證,這個孟僖子就是亞圣孟子的高祖,孟僖子就給他的兒子講,說孔子這個人出身高貴,他一定不是平凡之輩。說我死了以后,你們一定要拜孔子為師。于是孟僖子的小兒子叫南宮敬叔,有學者認為他可能就是孔子七十二賢人的那個叫南宮容的弟子。 于是南宮敬叔就拜孔子為師,由于他出身高貴,于是引薦孔子跟當時的魯國國君魯昭公相識,并且建議魯昭公由于孔子好周禮文化,建議魯昭公派孔子到東周首都洛邑去考察禮文化。 于是魯昭公給孔子賜一乘車,兩匹馬和一個駕車奴,由南宮敬叔陪伴在孔子三十四歲這一年來到洛邑,這就是《史記·老子傳》中記錄“孔子適周,問禮于老聃,學樂于萇弘?!边@段經(jīng)歷。據(jù)考察孔子當年從老子的洛邑那個地方,老子作為周王室圖書館資料管理員,獲得詩、書,也就《詩經(jīng)》、《尚書》和《禮經(jīng)》這些文獻作為他后來研究和教學的基本素材。 孔子被魯昭公聘請,開始進入政界,他早期實際上是做祭司,也就是禮官和學官。所謂禮官,就是為魯國國君操持禮儀活動。所謂學官就是要給魯國國君宗室子弟辦學。由于他的這個特殊的官方身份,因此他才能夠整理典籍,研究魯史,傳習禮教,聚徒講學,由此開始了他的講學生涯。 所以大家注意,孔子的講學生涯不是無端發(fā)生的。孔子三十五歲時魯國發(fā)生內(nèi)亂,也就是季平子和魯昭公因為斗雞的原因而發(fā)生爭執(zhí)。于是魯昭公派軍隊攻打季孫氏,于是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桓聯(lián)合起來,把魯昭公打得大敗,魯昭公只好逃亡齊國??鬃雍髞砭妥冯S魯昭公來到齊國,這是孔子第二次流亡。 孔子來到齊國,本來有被齊景公重用的可能,結(jié)果齊景公看上他,最終沒有實現(xiàn)。魯昭公最終死在齊國??鬃铀氖畾q左右泱泱然返回魯國,這個時候他已經(jīng)沒有官方身份,但是卻有了聚徒講學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于是開始辦學。這個時候他辦學的方式叫“有教無類”,也就不僅是對貴族魯國國君宗室辦學,而且是對整個社會平民也辦學,由此興起孔子辦學的格局。直到孔子五十到五十一歲期間,孔子被魯定公重用,這就是孔子一生僅有的五年左右的為官過程的開始。 孔子給魯定公請出來做官,是因為孔子辦學形成了強大的勢力。魯昭公已經(jīng)被三桓架空,希望借助孔子的學團力量,來平衡三桓對他的權(quán)力架空。而三桓這個時候又被他的家臣架空,也需要孔子的這股社會力量來平衡自己的權(quán)力??鬃佑纱俗呷媵攪賵?。 據(jù)《史記》記載,孔子在魯國為官,有記載的做了三件大事。第一叫“夾谷之會”,也就是齊國有一次和魯國開盟會,齊國遠比魯國強大。齊君打算在這一次開盟會的時候,通過一個外族叫萊族小國的野蠻人,綁架魯國國君。 孔子發(fā)現(xiàn)以后就據(jù)理力爭,他說你們齊國曾經(jīng)出過管仲,主張尊王攘夷,你今天反而用夷人來綁架魯國國君,你也未免太丟你們齊國人了。然后孔子在外交上最終跟齊國國君達成,你不要綁架魯君,我們魯國愿意附屬于你齊國。如果你齊國將來派兵打仗,我們出兵三百乘追隨。但有一個條件,得換回齊國曾經(jīng)占據(jù)魯國的一部分土地。這就是著名的“汶陽三田”。這是第一次事件。從這件事情里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外交能力十分之強。 第二件事情叫“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大家知道,少正卯這個人是魯國貴族出身,也在魯國做官。這個人能言會道,具有極高的感召力。然后也在外面辦學,據(jù)說他辦學的規(guī)模不亞于孔子,曾經(jīng)導致孔門三盈三虛,就是曾經(jīng)把孔子的學生三次吸引得、跑得精光。孔子借故在他做宰相的時候殺掉了少正卯,我們現(xiàn)在不知道情況是怎么回事。有學者認為,孔子公報私仇,殺掉少正卯,減低自己的教學競爭力量。 第三,叫“毀三都”。什么意思呢?就是當年的三桓,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城垣。按照周禮規(guī)定,大夫這一級他們的城墻不能超過三十雉,也就是他的城墻是非常小的??墒嵌Y制早已紊亂,三桓建立的城池遠比禮制規(guī)定的要高得多。于是孔子就要拆毀這個違反禮制的三桓之城池。他這樣做為什么不被三桓所阻擋?是因為三桓里有兩桓——季孫氏和叔孫氏的城垣已經(jīng)被他們的家臣所占據(jù),因此得到三桓中兩桓的支持。 于是孔子就和三桓的家臣展開了一場破城的戰(zhàn)爭。這個戰(zhàn)爭曾經(jīng)危及到魯國國君魯定公的安危,多虧孔子鎮(zhèn)靜指揮,調(diào)度有方,最終打敗了家臣的反叛隊伍。最終打贏了這一仗,保住了魯定公的安全。但是他的毀三都的事情沒有完成。因為孟孫氏沒有家臣占據(jù)城垣的這件事情,因此這件事情半途而廢,但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指揮戰(zhàn)爭的能力也相當杰出。 大家注意,從孔子的這些事來看,孔子這個人實際政治操作能力極強。中國古代文人特別看重你的實操能力,而不完全看重你的學術(shù)能力。要知道孔子在社會政治實務上的能力遠高于中國后來的著名文人,比如王陽明,比如清代的曾國藩,這兩個人都只有打仗很英明的特征和故事。而孔子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處處表達出長處。所以大家注意,孔子在政治實務上是一個高手,這是孔子后來被中國文人士大夫奉為導師的重要原因。 孔子后來威望日高,震動四方,以至于齊國有不安全感。于是齊國就收買魯定公,給魯定公送美女八十,駿馬一百二十匹,要求魯定公辭退孔子,再加上孔子對魯定公也管理極嚴。大家知道孔子有四句話很有名,叫“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备愕敏敹ü笥也皇娣T偌由线@個時候三桓的家臣已經(jīng)被平定,三桓也已經(jīng)不需要孔子的這股政治勢力,于是孔子在政壇上失勢。 孔子當年進入魯國政壇,都不得不巴結(jié)三桓,比如他把自己著名弟子子路派到季孫氏家里做家臣,結(jié)果到這個時候,也就是魯定公十二年魯國舉行春社大祭,這是國家大事。大家知道《左傳》上記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就是國家最大的事只有兩件,一個是祭祀,這叫意識形態(tài)活動;一個就是軍事,這叫戎。春社大祭這樣的祭祀活動,意識形態(tài)活動不邀請孔子,春社大祭以后,大家要分掉這個祭祀供奉的胙肉也不分給孔子。 孔子很知趣,知道他已經(jīng)不被當權(quán)者所欣賞,于是辭官,從此帶領(lǐng)他最著名的弟子顏回、子路、子貢、冉有、子由等,開始周游列國十三年。由于孔子這個時候已經(jīng)威名天下,因此孔子是希望借助他的這個名聲去說服各諸侯國君,實現(xiàn)他自己的政治抱負,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周游列國十三年以后,孔子大約已經(jīng)六十八歲,才被請回魯國。這個時候,魯國的主政者,是季孫氏家族后面繼承者季康子。季康子最初并不敢請孔子回來,因為擔心孔子威望太高,有礙于他實施國政。 首先把孔子的兩個弟子,一個叫冉求,一個叫樊須請回魯國。結(jié)果這個時候齊國進攻魯國,在冉求、樊須的幫助下,魯國打敗齊國,而冉求反復請求季康子請回孔子。說孔子是我的老師,你如果欣賞我的才能,那你就更應該知道我老師的才能遠在我之上。季康子不得不以國師身份把孔子請回魯國??鬃踊氐紧攪院螅捎谒膶W生冉求跟季康子沆瀣一氣,想要提高民間稅賦的這個稅賦量,被孔子反對。 結(jié)果冉求就來說服孔子,孔子原話叫“周公之典在,若欲茍而行,又何問焉!”就是周公的禮制在,你要增加稅賦,你看周禮制就行,何必跑來問我?然后他給他的弟子講,他說“非吾徒也”,他說冉求已經(jīng)不是我的弟子了?!靶∽峪Q鼓而攻之可也”,說大家可以敲著鼓攻擊他,因為他已經(jīng)敗壞了我的思想。 隨后在魯哀公十四年到十五年之間,孔子的弟子顏回、宰我、子路以及孔子的兒子孔鯉相繼逝世,這給孔子造成嚴重的損害。孔子隨后一年在魯哀公十六年,七十二三歲左右逝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