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guān)己,莫閑管。]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闭f話的目的是讓別人聽清楚。要讓別人聽清楚,就要吐字輕重分明,不疾不徐,不快不慢,掌握好節(jié)奏和韻律。如果吐字不分四聲,說得太快,別人聽不清,就會鬧出笑話或誤了大事。網(wǎng)絡(luò)上有個段子,說是一個地方發(fā)生地震,死了九個人。地方官員上報情況時十分著急?!皥蟾嫔霞?,我們這里發(fā)生地震,死了九個人?!睂Ψ絾枺骸皫讉€?”回答:“是九個?!庇捎谕伦植磺?,對方聽成十九個。再問:“是幾個?”回答:“是,是九個。”該停頓的沒停頓,對方聽成了四十九個。對方再問:“到底多少個?”這里更急了,回答:“就是九個?!睂Ψ揭宦?,死了九十九個人,這還了得,馬上上報,某地昨晚地震,已死亡九十九人。因此,把話說得清楚明白是十分重要的事。從孩子做起,就要培養(yǎng)良好的表達習慣。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guān)己,勿閑管?!比饲澳膫€無人說,人后誰人不說人。人生在世,總免不了被人評論,也免不了要評論別人。如何正確地對待日常生活中的說長道短,閑言碎語?《弟子規(guī)》告訴我們,與自己無關(guān)的,閑事勿管。這里的“勿閑管”是有前提的,就是對那些說長論短的閑言碎語,要持不予理睬的態(tài)度。流言蜚語本就是無根據(jù),虛假不實的東西,你不理睬,它自然也就失去了活動的市場。如果你把它當回事了,今天想搞清流言的源頭,明天又要爭執(zhí)個誰是誰非。你越較真,流言就越猖獗。無形中你自己倒成了流言盛行的推動者。因此,我們要牢記:“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和“是非日日有,不聽自然無”的古訓。 對待流言蜚語,一是根本不聽,嘴長在別人身上,怎么說是別人的自由;耳朵長在自己身上,想不想聽那是自己的事情。有這樣一個童話故事。為一群小青蛙安排了一場攀登高塔的比賽。比賽開始了,觀眾都說,塔太高了,路太難走了,小青蛙永遠走不到塔頂。聽到這些話,部分小青蛙喪失了信心,退出了比賽。人們還是不停地議論,太難了,不會有成功的。更多的小青蛙也放棄了比賽。最后,只有一只小青蛙到達了塔頂。當人們詢問他是依靠什么力量達到目標時,這才發(fā)現(xiàn)他竟是個聾子。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不要活在別人的嘴上,而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些流言蜚語好比你身后的陷阱,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它就無法傷害到你。 二是即使聽到了也不在乎。被人背后議論無人可以例外,因此,對別人的議論要心平氣和。如果傳言是假的,“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時間會幫我們證明清白。如果傳言有那么一點是真的,那就反省自己,對的就堅持,錯了就糾正,沒有什么了不起。對傳言,一是不要解釋,因為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須你的解釋。沉默是對誹謗的最好回答。被別人議論也并非全是壞事,有時恰恰說明你是個受人關(guān)注、故事多多、地位舉足輕重的人。 三是嚴以修身,以正氣阻止流言。邪不壓正,烏云遮不住太陽,只要我們心胸坦蕩,光明磊落,行得端,坐得正,流言蜚語就會不攻自破。宋朝時,呂蒙正入朝為官,剛到朝中,就有人指著他議論“此子也得參政乎?”呂蒙正裝著沒聽見,從容地走了過去。他的隨從憤憤不平,定要追問那人的姓名,呂蒙正卻淡淡地說:“不可,不可!若知姓名,便終身不忘,還是不知為好。”后來,呂蒙正官至宰相,當朝一品,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能力。 從前,有位修行很深的禪師叫白隱,無論別人怎么評價他,他都會淡淡說一句:“就是這樣嗎?”在白隱禪師所住的寺院旁,有一對夫婦開了一家小店,家里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夫婦倆發(fā)現(xiàn)尚未出嫁的女兒竟然懷孕了。在父母的一再逼問下,女兒吞吞吐吐說出了“白隱”二字。這對夫婦怒不可遏地找白隱理論,但這位大師不置可否,只若無其事地答道:“是這樣嗎?”孩子生下來后,他們把孩子送給了白隱。此時,社會上議論紛紛,對白隱禪師的指責、謾罵到處可聞。當白隱抱著嬰兒乞求人們給嬰兒一口奶水、一點用品時,橫遭人們的白眼甚至唾棄。但白隱禪師總是泰然處之,仿佛是受委托撫養(yǎng)別人的孩子一樣。一年后,這位未婚先孕的女子經(jīng)不住良心的自責,說出了孩子的生父名字。真相大白后,人們更加佩服、敬重白隱禪師的德性。 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是自己的,如果一味地在乎別人的說法,那就會失去自我。流言蜚語就像一塊石頭,有的人會被石頭絆倒,磕得頭破血流;有的人卻把石頭當墊腳石,一步步登上成功的頂端。 作 者 簡 介 作者簡介:焦愛民,筆名:艾子.河南靈寶市人,研究生學歷,歷任教師、公務員。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成熟做人 相約成功》、《秋天里》等八部作品集和回憶錄。人生信條: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公公道道處世。 |
|
來自: 新用戶6981V1c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