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應用文稿的主要構成是什么? 應用文稿的構成通常有兩大類,一類是公文,一類是事務性應用文。公文包括命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等十五類,但除此之外之外,還有應用文的寫作,比如工作總結、調(diào)查報告、經(jīng)驗交流材料等,數(shù)量最大、最難搞定的當屬講話稿。講話稿之所以難寫,是因為種類多、靈活性強,還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講話稿的起草就是練毛筆字,而各種公文起草就像練鋼筆字,毛筆字寫得好,鋼筆字一定寫得好,但鋼筆字寫得好,不一定毛筆字寫得好;你能游刃有余地寫出大講話稿來,其他公文就一定能夠“通吃”;你能擬好“通知”這類公文,說不定你講話稿還沒有入門。 2. 為什么應用文稿寫作是一項有挫敗感的工作? 很多文筆好的人,寫散文、寫詩歌都不錯,但是一寫機關文稿就抓瞎了。文學寫作相對自由度高,是“我手寫我心”,更感性、更唯美。而應用文稿寫作是受命寫作,針對性和操作性要求極高,更多體現(xiàn)理性、邏輯性,好壞誰來評價?是由布置任務的人來判斷材料的水準,這就是受命寫作的特點 3. 為什么寫材料的人才很難選? 寫材料人才難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寫好材料要有理論功底,沒有理論基本功不行,拎不出線條;一個是寫好材料要有實踐經(jīng)驗,要對實際情況有很深的認知,寫出的講話材料才能接地氣。以這兩個要求判別能不能寫好材料,需要實踐經(jīng)驗和理論水平都可以的人,選擇起來真的很難 4. 當前文稿寫作有哪些不適應? 最突出的有三大“不適應”: 一是形勢發(fā)展快,對轉(zhuǎn)思路的不適應。各個方面的理論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思想和思維稍有停頓,就跟不上新時代的節(jié)奏,而寫材料則永遠需要走在思想的前沿上,如果對形勢變化和理論創(chuàng)新跟得不緊,可能會被批評:“你這個材料沒有幾句新話?!边@個批評實質(zhì)并不是單純?yōu)榱酥v新話,而是材料的思路要緊密結合大局,來凸顯要點和特色。 二是領導要求高,對轉(zhuǎn)文風的不適應。大家都在感嘆現(xiàn)在的領導水平越來越高,跟進領導的思想和文風,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什么原因?關鍵是信息不對稱,領導處于決策層面,接觸群體廣,吸納信息量大,假如你服務的領導特別愛學習,就更難適應了。 三是群眾有公論,對轉(zhuǎn)作風的不適應。近幾年對領導講話精彩程度有一個評價標準,叫“全程無尿點”,意思是上廁所的人少。試想,講話稿不解決問題,讓聽的人沒有危機感,能有這樣的效果嗎?讓人醍醐灌頂,讓人茅塞頓開,沒有真材實料是不行的。如果只是抄來抄去,不是群眾關心的事情,不是解決群眾關心的事情,不是促進解決好群眾關心的事情,肯定是無法吸引聽眾的。要達到這個要求,只有面對問題、面向基層,腦子動起來、身子沉下去,才有可能寫出好稿子 5. 寫材料有哪三大痼疾? 寫材料的三大痼疾是: 一是不交流,自以為是。有句話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說明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標準不像武力值那樣明顯,但有不少寫材料的人覺得“文章是自己的好”,沒有必要聽別人講什么,甚至有些年紀大的、有資歷的同志,你要改他的文章,他就覺得肉痛。自以為是是個大敵,不管年齡大小,一定要注意交流,汲取別人的東西。 二是不出門,視野狹窄。有一些人覺得坐在辦公室寫就可以了,安靜無人打擾,容易出活。這是錯誤的,很難想像不出門,不去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僅憑上報來的材料做素材,怎么能寫出好材料?想到的與看到的,文字的感受與現(xiàn)實的感觸,絕對是不一樣的。雖然寫材料大都是間接經(jīng)驗,但是去現(xiàn)場體驗一番、振奮一下,會增加材料的真情實感,一定能開眼界、升境界。 三是不專一,瞻前顧后。寫材料的心態(tài)一定是寧靜的,某種程度是調(diào)心的過程。一些人把寫材料當成過渡性的工作階段來應付,寫材料是為將來不寫材料做跳板。實話說,這是人之常情。但帶著這樣一種想法,與寫材料這樣一個以浮躁為大敵的工作來講,就很難出精品了 6. 文稿寫作需要哪方面的溝通能力? 文稿寫作需要具備以下三方面的溝通能力: 一個是提升向上溝通的能力。向上溝通不暢,寫材料的方向就要出問題。如果某個材料,因為領導工作忙碌,暫時沒有時間詳細說這個材料怎么寫,這個時候怎么向上溝通呢?去猜心,肯定是不行的。思路猜錯了,材料寫得越快,重寫得就越快。向上溝通并不是說沒有技巧,至少要拿出一個提綱再去溝通,如果有兩種以上思路最好,A、B選項提綱給領導選擇。這樣的溝通方式是建立在對寫作方向做足功課的基礎上,溝通起來才有底蘊。否則,頭腦空空去找領導尋問這個材料怎么寫,溝通效果是要打折扣的。 一個是提升平行溝通的能力。有的年輕人問別的部門要材料,其實就是寫作素材,打了一圈電話回來,什么也沒有要著,或者要來的材料文不對題。這就要求文稿撰寫人要對材料所涉及的領域提前做好功課,有所了解,才能快速高效的搜集到有用的寫作素材。 一個是提升向下溝通的能力。寫材料需要一個好的團隊,要很好地整合集體的力量,牽頭搞材料的人,一定要多費心思,不能把任務派下去就了事,如果材料被打回去了,不要先把下面批評一通,以證明自己的高明,這是牽頭搞材料人的大忌。要認真反思自己組織材料中的問題,先說這是我的錯,再找別人的錯。 7. 怎樣看待文稿寫作這項工作? 材料是有乘數(shù)效應的。文件的傳播、政策的傳播、思路的傳播,是不斷向各個領域各個層次衍化的,是諸多人被告知、被受益、被教化,一定要用正能量看待材料起草的樂趣。寫材料雖然沒有直接的利益和得失,如果竭盡全力了,每一次超越自我了,哪怕這個材料能夠推動解決一個問題,或者說是這個材料當中把一個問題研究透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個材料寫完之后既如釋重負,也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成就感,雖然不可與人言,因為寫材料的人在幕后、是奉獻者,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但快樂一定是有的。 8. 怎樣增強學習汲取別人的能力? 汲取也有三法: 第一,善讀。有人說“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要輕易否認這個觀點,但是這個抄不要是生吞活剝,而是借鑒的功力,每一個材料,都是花了心血的作品,為什么不好好讀,為什么不去借鑒。構架、說理,包括譴詞用句,都可以積極汲取,這就是善讀。對經(jīng)典的材料,要反復去讀,讀出材料的結構、創(chuàng)意,、導向。善讀,還需要讀各個方面,經(jīng)濟、社會、政治、人文,甚至宗教、軍事的東西都要看一看,平時就要往腦子里面裝。讀得時候就是在腦子里存貨,用得時候就能拿出來。 第二,兼聽。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個人不可能事事親力而為,但多聽聽別人的見解是可以的,在自己是間接經(jīng)驗,在別人就是直接經(jīng)驗了。部門的、專家的、群眾的意見都得多聽一聽,材料好壞的差別在于聽進多少。閉門造車是讀什么,開門調(diào)研是聽什么,這一閉一開,理論和實踐的功力就會見長的。 第三,會意。這更是講悟性。怎么能把汲取的東西融會貫通,需要好好領悟。領導講了那么多,哪個點是最重要的,剖析下去是最有份量的,就會變成以后材料中精彩的部分。要培養(yǎng)自己的全局思維、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底線思維等能力,這樣才能拓展材料構架的廣度和深度。 9. 寫材料的篇幅為什么按時間劃分? 舉個例子,2000字講話稿是什么時間概念?就是正常語速下10分鐘左右講話。要根據(jù)會議的不同的時間,來形成邏輯、組合素材。同一主題,如果講十分鐘,那就概略性、全面性地談一談,不要細枝末節(jié);如果講半個小時,對工作的推進程度就要回顧和總結一下;如果講一個小時以上,對工作的前后根源,重點措施、組織保障,要面面俱到,非常系統(tǒng)地講到位 10. 交稿后為什么要去現(xiàn)場聽一聽? 聽領導念稿學問也不少。即使領導大多數(shù)時間是照著稿子念,他有幾個字下意識念得不一樣,就說明這地方你沒按他習慣用語寫。如果材料把領導興奮點調(diào)動了,他可能在那個地方多發(fā)揮點。如果很多段他跳著念了,又不是時間關系,那這稿子就很成問題了。最害怕是這樣一種情況,領導現(xiàn)場一點沒用你的稿子,脫了稿子講起來。這就表示他雖然不滿意稿子質(zhì)量,也知道你起草這個材料辛苦,就采用即興講的辦法。所以,去現(xiàn)場聽一聽,才知道成稿之后,仍然不代表領導對稿子有很高的認同度 11. 講話稿的三要素是什么? 講話稿的三要素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或者是為什么?怎么辦?誰來辦?再或者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事情怎么辦?這并不是在寫八股文,其實是寫作的必然要素,起草講話稿繞不開的地方。講話稿一般只寫三個問題,每個問題再講三點足夠了,不要再多了,再多大家就記不住。哪怕講得再精彩,剛開始聽起來新奇和興奮,當聽眾接收程度飽和了,就會不自覺地拒絕和抵御入耳入心,講話的效果自然不理想 12. 寫材料有沒有境界高下之分? 寫材料尤其是講話稿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有高中低不同層次。 第一個階段是寫字階段。此階段重于應對,目的在于將要講的事情表達出來。常用手法為原始材料的堆砌,在粘貼、挪移中借鑒同類材料內(nèi)容,缺乏思想性和針對性,在文法上常常欠缺層次和邏輯。就是把一篇稿子弄完整,達此階段最高層次非2至3年不能成。為啥叫寫字階段,因為借用別人的太多,還不能獨立成章。 第二個階段是成章階段。第二階段較第一階段在技巧和深度上有所提升,可以結合具體的事情追蹤上層觀點,關照基層實踐,并能加以借用融合,有較為明確的講話主線和輔線,不僅是把要講的事情寫順而且是寫透。雖較第一階段為高,但仍具匠氣,未臻自然質(zhì)樸,尤其缺乏對受眾的關照,是寫領導要講的話,而非聽眾想聽的話,此為大多數(shù)人寫材料的人所處階段,我自己也在這個階段,仰望第三階段。到達這一階段,我覺得沒有五年左右時間的都不行,有的人可能還需一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到這個階段的高層次。 第三個階段是謀篇階段。跟成章的區(qū)別在于思路和創(chuàng)意很獨到,從借鑒模仿中升華,鞭辟入里,獨成一家。對各方材料思想觀點雖有借用,但能融匯吸收而變成獨特風格的語言。同時對要講的事情如號脈般把握分寸,如太極拳式收放自如,任何場景均能駕輕就熟、提綱挈領、扣合貼切,講高深大道則系統(tǒng)縝密,講貼近實際則深入淺出,總能起到指點迷津、提振士氣的作用。到這個階段是一輩子的功夫。 第四個階段是立言階段。古人講立功立德立言,這個立言階段可遇而不可求,是一個比較高的境界。思想文法融于一爐,不分彼此,卻能達到自然圓融之境,因其皆是規(guī)律性而兼具歷史性,不因階段性局限而褪其光芒,十年后再讀這樣的文章仍是好文,仍有啟發(fā),無論是知識精英還是販夫走卒,都能從中見仁見智,汲取營養(yǎng),成為思想武器,成為精神動力。達此境界,非窮一生而不能至。必須要成為思想上的大家,業(yè)務上的專家,溝通上的雜家,才能大氣干練,筑牢根基,豐厚底蘊 13. 一篇好的材料應注意什么? 一篇好的材料應具備以下幾點: 一個要有經(jīng)緯線。就是橫向要全,縱向要深。橫向指講話包括的領域或要素,縱向就是指與過去相比,講話程度上要遞進,上次同類會講了什么,解決什么問題,這一次要講什么,解決什么新問題。即使重復也要有新的側(cè)重點。 一個要有關節(jié)點。哪個是出彩點,哪個是精華處,都要有考慮,最好是每一部分有一至二處吸引人的東西,或者勝在例證,或者勝在說理。一開始的導言都不能忽視,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什么,雖然只有幾句話,都要高度凝練。每一段的導言也很重要,不能說偏了,也不能說過頭了,讓大家沒法接受。下圍棋講究“入界宜緩”,就是開始不要張大勢子,強制性灌給別人,娓娓道來的效果最好。 一個要有好細節(jié)。材料要有新意,必須是在規(guī)范基礎上的求新,包括一些專用術語及簡稱都要搞準確,尤其是很多數(shù)據(jù)性的東西,必須是反復驗證過的真實數(shù)字,數(shù)據(jù)時限是什么,小數(shù)點后面保留幾位數(shù)等細節(jié),都要精益求精。 注:文章來源“安康政研” |
|